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效思维方式8篇

时间:2023-06-05 08:42:43

高效思维方式

高效思维方式篇1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不等式教学 数学思维 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探究往往需要借助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分析或证明两式之间的对比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应用,切入角度的准确性,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对于整个不等式的有效分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数学不等式教学及实际应用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应当从分析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判断,从数学的思考角度找寻整个不等式的内涵与切入点,进而寻找正确的方式,确保不等式解答的高效率与准确性。因此,数学不等式教学中探究数学思维的有效应用对于整个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效果的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思维包含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函数方程、递推、化归等,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数学习题的解答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好数学思维对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类讨论等思维又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不等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知识点或者是相关的习题案例有效地融合入各类数学思维,进而指导学生在不等式学习过程中深入地理解各个知识点,并以数学思维进行习题的分析,以在数学知识应用之前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考方向、确定最佳的解题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数学思维与高中不等式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对于不等式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体现。

2.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及分类讨论等思维对于不等式的教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节及实际数学思维与不等式教学结合的探究分析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为现阶段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有效应用数学思维提供借鉴。

2.1数形结合数学思维对不等式标根法的重要指导

数学中数与形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被称为数形结合,其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或者数学指导思想往往对数学中某些概念的精确化或者是明确某些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标根法的解题方法往往需要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有效指导,标根法往往将不等式的解题分成三个步骤,即将不等式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最后再根据曲线显示出来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这种数学思维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不等式区间解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并得出正确的答案。

以x■+3x-4≥0这一不等式为例,首先整个不等式可以分解成为(x-1)(x+2)■≥0,然后根据这一分解式将根x=1和x=-2(重根)标注在函数图形上,这样整个不等式的解的区域就能够明显地被表示出来,为{x|x≥1或x=-2}。

2.2函数方程思维与不等式恒成立证明的相关关系探究

函数方程思维往往是借助函数的主要性质或者是函数的定义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而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求解或者证明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数学的函数思维进行不等式教学,并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分清此类数学思维与不等式结合的主要类型,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找到不等式解答的主要突破口,进而让学生在分析阶段找到有效运用解不等式的方法,在解题及知识点理解的过程中保障自身探究方向的准确性。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进而以求最值或者极值的方式确定相关参数的区间,以证明不等式的恒成立或者习题条件的完整化。虽然恒成立问题分析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对其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但函数方程思维在运算方面及避开作图难点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例如对于不等式x■-2mx+2m+1>0,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函数化解成为(x-m)■-m■+2m+1>0,进而将整个不等式右边化成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m的抛物线函数,在函数方程思维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免去画图的工作,直接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的性质判断m的范围,最终求出m>-1/2。

2.3分类讨论对含绝对值不等式解题的重要影响

分类讨论的思想对于高中数学综合知识的探究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而数学不等式知识的教学中,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同样可以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维进行密切的联系。如“分段讨论法”,通过各个集合上的讨论求出各种情况下不等式的答案,最后取解的并集,在这种方法下,不等式所包含的绝对值可以被准确地去除,整个习题的解答也会被简化。学生对于这一类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有了更好的切入角度,教学效果也更好地得以体现。

结语

以上在讨论了数学思维与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结合有效性的前提下,列举了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几类数学思维的实际应用。现阶段的不等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等式教学中的主要知识点及习题类型有效运用数学思维的指导作用,以数形结合数学思维强化不等式标根法的有效分析,以函数方程思维探究函数恒成立证明或解答的准确方向,以分类讨论的思维指导学生对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进行简化分析,进而借助数学思维的有效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不等式的理解程度,优化其对于习题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保障学生知识储备的拓展及考试竞争力的增强,最终突显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高效思维方式篇2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特点,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一些基本动作的要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思考和认识,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加强体育锻炼。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方式需要学生能全面的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应用到体育训练中,比如在体育篮球训练中,对于如何投篮或者是如何进攻和防守,都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训练不仅仅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一些创造性的能力应用到体育训练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

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对于提高当前的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训练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改变了原有的体育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乐趣的体育训练方式,这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

二、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创造性思维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创造性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随着教育的改革,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视不足

创造性思维方式主要是指发散性思维方式,但是由于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导致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重视不足。一方面体育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应用认识不足,导致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或者是并没有在教学中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由于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未能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也就难以积极培养学生这一思维的训练,未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不多,很多学生未能积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不多,导致学生在当前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中没有意识去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造性思维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但是当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视不足,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能真正发挥出有效地作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阳方式也过于单一,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效果的发挥。在当前的教学方式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但是这仅仅是局限在当前的大学教学课堂上,但是在大学体育训练中并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这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未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未能主动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对于问题的思考未能做到全面,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大学体育教学氛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比较舒适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但是当前的大学体育的教学氛围并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不理想。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效果,一些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体育理论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沉闷,体育训练的氛围相对比较轻松但是难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很好的训练,教师对于体育训练的课堂难以把握,导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难以实现。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该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十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

(一)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今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于创新性思维的认识。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提高可以树立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和训练活动中会逐渐引导学生去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另外学生也应该进一步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提高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创造性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一个相对舒适轻松的环境中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课堂中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有着亲和力的教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不能让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又不能无法控制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度。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情景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真是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种教学方式的设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中设置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需要设立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景教学环节,将学生进行分小组训练和学习,通过比赛让学生去解决“如何才能跑得更快的问题”。体育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于情景教学的设计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情景设置,学生不仅仅能够发现快速跑中的问题,同时更能通过实践解决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践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实践训练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体育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如何提高体育训练效果的探索,或者是如何解决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索,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

(五)注重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培养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在今后的大学体育的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加强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的鼓励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进而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对于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信心,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

四、结语

高效思维方式篇3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这个问题,并不象它看上去那么简单。比较各位大佬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说法,其中董明珠的说法离我心目中的正确答案最远。她在暗讽雷军只谈“线上买卖”时,用“提升企业效率”描述互联网。但这正好落到张瑞敏一个观点的陷阱里。张瑞敏认为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效率高而效能低,互联网提高的是效能(“打飞靶”)。德鲁克在《有效的主管》中也强调:“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可见,即使在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上,我们也可能把问题理解反。

只有充分考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创新这些背后的基本面因素,才能全面理解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技术特征

生产力对思维的影响,可以从技术角度观察。经验式思维是原材料驱动的自然式思维,理性思维是能源驱动的机器式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数据驱动的智慧式思维。因此我的第一个观点是,互联网思维是智慧思维。

什么是智慧式思维呢?智慧式思维从形式上,比较接近我们平常说的直觉、本质直观、悟、灵巧(SMART)等等。它既不是经验思维,也不是理性思维,而是不经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而直达解决问题的要害。论个体,六祖慧能(“顿悟”)和拿破仑(“穿透战争迷雾”)就是典型的智慧式思维;论群体,中国人(实事求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犹太人(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智慧式思维。智慧式思维是一种直接把握复杂性的思维(农业思维直接但把握不了复杂;工业思维复杂但不直接),是农业思维与工业思维两种相反属性的优点嫁接,嫁接成功的标志就是灵活(SMART)应变。因此互联网思维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灵活应变。它的反面是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

互联网思维作为智慧式思维不同以往智慧式思维之处在于,它有技术的支持,因此全社会中等智力的常人也可以稳定把握它。大数据支持下的思维,就是这样的智慧式思维。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美国白宫大数据定义中说的“洞察”。洞察就是越过经验和理性,直达真理。靠大数据帮助,普通人也可以达到慧能和拿破仑的思维水平,穿透不确定性的迷雾,达到“明”(自知之明或知人之明)这样一种意义澄明的状态。搞互联网的人也经常搞错这一点,以为大数据是一种数学计算,那就违背了图灵的本意,与工业时性思维半斤八两了。

互联网思维的社会特征

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思维,主要还不是一种个体水平的思维,而是社会思维。互联网思维在人际关系上反映出的特征是自组织、去中心、对等关系的思维,我的第二个观点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社会网络思维。

张瑞敏虽然不是搞互联网的,但他的管理思想体现的就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强调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复杂性,管理和经营不是降低复杂性,而是提高复杂性,不是降低差异性,而是提高差异性,“以变应变”。

传统管理思想强调以不变应万变,强调对复杂进行化简。主要是因为越复杂边际成本越高,因此要分层建立金字塔。但互联网思维却是反的,在人际关系上通过体现互联网特征的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自涌现、自生成等生物有机化的管理方法,实现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微信体现的人际关系,是去中心化有机联系的小世界网络关系。人们常见的SNS,也是一种这样的网络关系。

互联网思维的生产方式特征

有人讲互联网思维方式,提到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事。这是正确的。互联网方式就是互联网生产方式,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我的第三个观点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低成本差异化思维。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生产方式的映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例如小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小农式的经验思维方式;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理性的思维方式(例如过去我们讲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等,是由其从事大机器生产决定的)。同样,互联网思维不是偶然的点子,而是与小批量多品种的信息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在这里与工业化思维是正好相反的。互联网思维认为,越复杂(边际)成本越低;而工业化思维认为复杂不经济,越复杂(边际)成本越高。这正好是张瑞敏思维与董明珠思维的差异所在。董明珠的标准是效率,效率通常意味着复杂不经济,只有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才经济;而张瑞敏的经济标准是效能,效能是多样性与效率的统一。效能是效率的变化率,即目标变化多样情况下的效率。互联网思维就是张瑞敏这种思维。

许多人在经营上概括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实际是两种极端相反,而又统一在一起的状态,这就是极致的差异化(导致高品质、高附加值)与极致的低成本的对立统一。反映的就是这种生产方式。它是农业方式(差异化)与工业方式(低成本)杂交出的生产方式。互联网人这样思维,不是偶然的,是生产方式引导他们不得不这样想问题。我们常说转变观念,之所以转变不过来,是因为没有转变观念背后作为基础的观念的方式即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制度特征

许多人把免费当作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之一,这是好事。但没有说明为什么,好象免费只是人们头脑中“术”这个水平的“招”(招术)。其实,免费是互联网生产方式作用于制度,反过来所决定的思维。因此它对于互联网人来说,几乎是不由自主的,是制度决定的思维。我的第四个观点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分享的思维。

免费背后的制度是一种新产权制度,是分享型经济的产权制度。它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第一次将所有权分割为归属(支配权)与利用(使用权)两权,前者免费,后者收费(即按“使用”收费)。传统人士不理解免费,主要是没看出这一分割的门道,以为是前后都不要钱(那是共享而非分享)。

互联网人不是出于个人点子想免费,而是有一种制度压力要他必然免费,这种压力来自互联网生产力天然具有的复制特性。免费只不过是把复制用于资本(生产资料)的结果。互联网人在用脚改写《资本论》。

高效思维方式篇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思维训练方式作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有效思维训练方式,这种有效思维训练往往涉及到的是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住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多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应当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同时积极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一、有效思维训练方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全面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如在“He picked me up on my way home”中的“pick up”,按照上下文的具体情景,应为“顺便载我一程”的意思;而在“You speak English quite well.”“Oh,I just picked it up.”中,这两句对话中“pick up”应理解为“刚刚学上手”的意思。如果只孤立地认为“pick up”是“把……捡起来”,就无可避免地导致对整个句子的错误理解。

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文章的内容往往是以一种英语的文字符号为载体进行传递的,通过这种阅读方式的进行,将这些信息积极有效地传递给大脑。这样,就能够将英文的信息转化到大脑当中,同时经过学生的汉语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汉语的内容。这样的一种英语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的过程,就是目前学生所进行的一种阅读的形式,这种阅读的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体现出来,也不能达到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效果。英语阅读课堂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进行英语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英语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读出内容、抓住主旨大意,同时还能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猜测文章的涵义,不断地找出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隐藏的涵义,这种思维模式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同时促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英语过程中培养其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模式

(一)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思维方式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内容,需要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来进行英语问题的思考。作为学习第二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在自己的内心思维过程中主要的思维的方式还是以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的。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的模式发生改变,就只有在学生的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训练,让自己的汉语思维逐渐地转变成为英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将会大大提升其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地完善其学习英语的实际效果。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模式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问题的习惯一样,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这样就等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思考问题是一样的,可以发现没有积极的英语思维活动能力,就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英语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实际应用的意义所在。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

威廉斯给阅读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这里的关键词不是“看着”,而是“理解”二字。阅读的实质就是理解,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把握语言的本质,只有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才能加快阅读的速度,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并达到交际的目的。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学习往往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于语言的认知上面往往还没有能够成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力的训练,来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有效思维方式,这样的话,才能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如在“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utlines”一句中的“stand in the check-out lines”(在超级市场排队结帐付款)。对于英语整体内容的把握,是提升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最好办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中需要逐渐建立起的一种能力,就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要建立的概念的能力,这种概念的能力往往就是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讲那些直观的、抽象的思维和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结合到一起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那些感觉、知觉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思维模式,用这种概念来构成思想的形式,同时用这种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这是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重视学生心理年龄变化对思维习惯养成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4岁,正值初中阶段。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另一次是在17岁,正值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有效思维训练,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其英语学习能力,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地提升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学生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让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意境的选择来进行,初中学生有效思维训练方式的建立,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掌握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静.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高效思维方式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导图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7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各项改革和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的方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所谓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是指,教师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思维模式。一般来讲,学生的左右脑有不同的分工,左脑用于对语言逻辑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辨识,右脑则负责对视觉传达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辨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左右脑不能进行合理的协调性的合作,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积极地教学措施来加以改善。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帮助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引导和培养相对较弱。学生在缺乏自身参与的课堂教学秩序中不能实现自我学习主动性的激发的良好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效果,进而打破学生原本课堂学习中那种呆板、严肃的课堂氛围。

从人的发展心理来讲,在一个相对的空间内,周围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是轻松舒适的氛围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积极地学习心态,并以轻松的学习心情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相反,如果学生所处的环境是令人窒息的严肃和紧张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在事物的干扰方面,很难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所作所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大,也就很难实现自我学习的积极效果。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能够通过简单、系统的图像展现的教学方式,在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构建,可以说正是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动,引发了学生具体学习状态的转变。

其次,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教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以注重知识的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否和教师的教学获得同步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持久有效等一系列的教学问题都是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可能面对并应当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这种形象化思维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逻辑构造,从而建构完善的知识框架。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力”这一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对“力”这一单元的学习后,帮助学生完善“力”的知识体系,包括力的发生条件、力的速度方向的变化等情况等。

最后,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尽管在课堂之中的展现只是一小部分的图形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备课环节中,教师需要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进行彻头彻尾的认识和分析,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认识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准备时间。同时,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为恰当自如地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提高使用这一教学方式的相关技能,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思维导图加以呈现等。无论是从备课方面讲,还是从掌握相关技能方面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做“听课笔记”的方式实现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记笔记,具体来讲就是要学生能够有重点、有技巧的使用笔记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对“加速度”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学生可以简单地记一下学习内容的分支,对于复杂的描述性的语言则可以省略。物理是一门注重计算、注重公式的学科,思维导图的笔记方式符合物理知识学习的特点。

第二,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与学习。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探讨并做记录,在做记录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模式对课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进行解释和说明,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将进一步加深。

高效思维方式篇6

关键字:思维;教学模式;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的学习是递进性的,是更深层次的学习,它不仅加大了物理知识的深度,还拓宽了物理知识的宽度。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思维教学模式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利用科学的思维教学模式,就是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实事求是,把握教学客观性与规律性,使客观物质的本质与运动规律结合起来,以逻辑性的思维进行整理,从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 要有科学的物理学习意识

要想利用科学的思维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有科学的物理学习态度和观念。

1. 要具备质疑思维,进行客观求证

所谓科学的物理学习意识就是要给学生灌输科学的求知方法。严谨意识是科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严谨的、科学的工作态度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假说求证,不断地对现象进行观察,不断地探究新的规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得出最本质、最真挚的东西。一个科学的物理学习者,就应该拥有科学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想具备科学的物理学习意识,就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探求答案,并不断地验证,最终使高中物理知识能够得到更深一步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注重实事求是

具有科学的逻辑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借助各种已知概念、判断,进行有效推理,把事物的本质与事物的规律性联系起来,发散思维,从而实现物理学习的融会贯通。物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学习,虽然有各种实践性教学进行验证,也能求得知识点的真切、形象,但它仍需要在学习时发散思维。因此,在进行抽象性物理学习时,就需要不断地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从而不断增强高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二、 把科学的思维教学作用于实践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以及素质教育人的兴起,科学的教学模式要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所以,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透彻地学习物理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学到科学的探究方式,教师也必须能够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科学的思维教学作用于实践。

1.运用形象思维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

运用形象思维法,也就是要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注重实验求证的教学,这源于其知识学习的广泛性、深刻性,也因为其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旨在通过这种动手、动脑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趣味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法,有效地结合实验,就可以巧妙地把知识与趣味有机结合,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加强了学习乐趣,让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学习的快乐。然后,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图画表述,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形象化于纸上,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2.运用归纳思维法,加强学生解题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归纳思维法就是要求在解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归纳知识考点,找到解题策略,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归纳讲究的是思维能够对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能发挥思维的敏捷性,周密考虑,正确判断、迅速作答。利用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对高中物理知识加工、整理的有效方式。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对整体知识进行剖析,划分结构,把部分与整体进行综合学习,在解题过程中,一旦发现解题思路有误就进行重新剖析,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错题温习,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该做好错题记录,以避免遇见类似的题目,犯同样的错误。物理学习中的反复归纳、剖析,有利于实现高中物理学习的高效性。

3.运用发散思维法,实现物理学习多样性

发散思维就要求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以多样性的方式吸纳知识。本点不再赘述。

高效思维方式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护理药理学;护理研究生;专业学位;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33-02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认知工具,它通过运用了关键词、分支、颜色、图标、代码等元素来进行记笔记;它是由一个中心词向外扩散出多个知识点并形成分支,每个分支由符号、数字、关键词等构成,然后再由每个分支要点散发出相关的知识点,由此形成一个树枝状的结构图,可用不同的颜色、图像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能有效刺激大脑,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有效提高记忆力、学习力和理解力。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在我校护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以问卷调查为主,主要对象为《护理药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学习的研究生。问卷为老师自行设计,采用填写调查表、不记名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2份,收回30份,问卷有效率93.75%。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设计的:①《护理药理》课程的学习特点和难度;②对思维导图的认识;③思维导图对学习的帮助;④思维导图的使用效果和特点;⑤对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的《护理药理》教学效果的满意度;⑥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形式以封闭式问卷为主,问题和答案都是固定的,以单选形式为主要,但是其中也设置了少量多项选择题,以期将被调查者的思想充分表达,使笔者获得更多建设性意见,用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开放性;另外,设置有开放性问题,借此收集更广泛的资料,并从中获得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扬长避短,以达到最终调查的目的。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

1.《护理药理》课程的学习特点和难度。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生觉得《护理药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是50%认为其中的知识点多容易混淆,并且有66%觉得需要记忆的重难点很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研究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进行重难点的记忆,超过80%的研究生很渴望通过老师的指导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技巧和记忆方法。

2.对思维导图的认识。通过调查得知,有36%的研究生此前没有接触过甚至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但是通过老师介绍,以及自行课外上网浏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后,63%的研究生对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还是很感兴趣的,并且经过了解后有62%的研究生认为此种学习方法将有助于今后《护理药理》课程的学习。

3.思维导图对学习的帮助。调查的数据显示,53%的研究生能逐渐适应思维导图的这种较新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56%研究生认为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对学习《护理药理》课程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在一些重难点内容和较难记忆的部分,60%以上的学生觉得使用该法后明显提高了记忆力,同时也表现出对思维导图法的喜爱;53%的学生认为可以明显地帮助他们理清学习思路。

4.思维导图的使用效果和特点。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研究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有70%的研究生认为思维导图制作难度太大,并且有研究生觉得对思维导图使用不熟练以及教师不能及时从旁指导,是造成他们热情不高的因素,从而影响了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效果。绘制思维导图时,有83%的研究生更喜欢进行团体合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思维导图制作的效率和降低了制作难度。

5.对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的《护理药理》教学效果的整体满意度。教师在《护理药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学习方式,研究生的满意度超过了73%,说明了他们对该教学方法的接受度较好。

6.开放式问题。学习完思维导图后,对比学习《护理药理》前后,调查了研究生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对研究生思维变化的影响。开放式问题的数据显示,研究生们普遍觉得自主学习思维有了变化,特别是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线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能从整体上去理清学习的思路,而且记忆重难点内容也变得有趣很多,特别是在图形的记忆上,要比文字记忆来得更加长久,有利于他们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

四、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研究生认为《护理药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对其学习的重视度很高,但是在学习上存在以下难度:需要记忆的重难点内容很多,很容易出现记忆混乱和记不住的现象,而且内容枯燥、乏味,研究生学习兴趣低下,研究生非常迫切希望能通过一些学习技巧去突破这些难点。此次调查过程中,半数以上的研究生认为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法趣味性强,而且可以帮助《护理药理》课程的学习。分析还显示,有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能逐渐适应思维导图的这种较新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并且能在课堂中和课后帮助研究生理清学习思路,增强对课本重难点内容的记忆。这样就基本可以解决之前研究生认为的内容无趣、内容混乱和难以记忆等问题。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在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学习方式时大部分都保有极大地热情,但是到了课程学习末期时却出现了兴趣缺乏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70%的研究生认为思维导图制作难度太大,57%的研究生认为对思维导图的制作和使用不是很熟悉和熟练,而50%的研究生则认为其他同学都不用这种方法学习,自己也坚持不下去。研究生无法坚持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就无法感受到思维导图真正的意义,也就不能收获到思维导图带来的实际效果。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时碰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耗时比较多、运用色彩、绘制图画等环节,部分研究生就会在这些环节望而却步。但是现在有很多的思维导图软件能解决上述的手绘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推荐采用思维导图软件,以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热情。通过此次调查得知,研究生对将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引入《护理药理》课程教学中的满意度超过了73%,说明了研究生普遍能接受这种相对较新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研究生们认为将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引入到《护理药理》教学中是可行的,不仅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符合他们对《护理药理》课程的学习要求;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理清这门课程的学习思路和提高记忆力,对其今后在其他课程学习中,也会有较大的启发和帮助。但是,教师在今后指导研究生使用思维导图时,应该从旁指导,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改正,而且应该多鼓励学生平时多坚持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和记忆,也可以推荐一些学生适合使用的思维导图软件,以此降低思维导图的制作难度,让研究生更能适应思S导图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高效思维方式篇8

关键词 思维导图;学与教;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11-02

高中物理新课程倡导教学规范转型与学习方式转变,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对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求既做探究者,也做践行者。笔者通过研究“思维导图”的功能,运用“学与教”策略,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收效良好。

1 “学与教”策略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xen于1970年提出的,是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与心理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情形而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成果。思维导图运用线条、符号、数字、逻辑、节律、色彩、词汇和图像,按照一套简单、自然、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运用从中心发散出来的结构,把一些枯燥无味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的图形。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与优化,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恰当运用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多向联想、纵横迁移,有效改变线性思维,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再就是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课堂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益,并能有效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可视化功能

1)直观化、结构化: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抽象的知识与思维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同时又呈现出结构化的特点,并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2)深度化、本质化:运用思维导图使不可见的知识与思维甚至隐性的知识与思维显性化,将显性知识与思维生动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度发掘知识与思维的内涵,展现本质特征。

3)高效化、优质化: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对知识与思维进行优化,并高效获取与习得,重要的是还可以用来习得新的知识和发展能力。

“学与教”策略 这里称为“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是由于“学与教”构建的逻辑顺序。首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确定学生学习某一类型知识的认知心理过程;再确定为了实现学生认知心理过程而需要开展的学生学习活动;最后确定为了使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达成所需要的教学活动。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过程分析而得出的,有着鲜明的特征,是基于学的教,而不是为了教的学。

1)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首先,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包括概念形成过程、物理规律建立过程、物理问题求解过程以及物理实验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次,通过思维导图,激活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获取知识、存贮知识、提取知识更便捷高效,促进有效学习;同时,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组块、形成整体,促进学生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再就是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生,管理监控学习信息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策略,能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与提高教学效益。正如Mayer所说:“学生从文字和图片中学习比单独从文字中学习效果更好。”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可视化,有效促进知识的同化与迁移、应用,激发教学方式的创新;能有效促进交流与合作,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有效监控教学过程,有利于“学与教”的反馈和生成,有效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与教”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大数据”对教育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规范转型。

2 策略实施

优化认知结构 思维导图的高度组织化、网络化与结构化特征,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概括水平与包容范围的发展。反过来,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包容范围越广,越有利于认知识结构的建立与优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思维导图,通过知识的“联系与区分”“联系与区别”“关联与提升”等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水平与包容范围,来建构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1)促进“联系与区分”,就是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一个单元或一章节物理知识进行联系与区分、比较与整理,使其成为清晰、稳定的“认知结构”。如“曲线运动”单元涉及的物理概念多,物理关系比较复杂,大多数学生很难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也难以建立相应的认知结构。为此,笔者和学生一起绘制“曲线运动”一章的思维导图(图1),帮助学生建立“曲线运动”的认知结构。

2)促进“联系与区别”,就是运用思维导图搞清本章与前面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曲线运动为例,通过绘制曲线运动与以前所学知识之间的思维导图,包括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不同点、直线运动公式的适用条件、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从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角度理解合力、分力提供向心力,从牛顿运动定律角度理解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将圆周运动问题解决纳入运动定律的范畴,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图的优化。

3)促进“关联与提升”(主要用于期末复习或高三复习阶段),就是通过思维促进应用“认知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知结构得到更深层次的整理与提升。以曲线运动为例,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再建立“曲线运动”与“机械能守恒”“带电粒子运动”“磁场中粒子”的关联,并进一步指导学生习得区分“电场中粒子的运动”和“磁场中粒子的运动”的方法,达成认知结构的拓展与优化。

促进创新思维

1)“学与教”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又是一种树冠状网络式的发散结构,而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就是建立合适的图式,因此,在“学与教”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产生多向联想,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

【案例1】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学与教”时,通过“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思维导图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组织与优化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习得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如图2所示,在整个过程中,电源是一个桥梁。从能量角度讲,电源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把其他形式能转换为电能,这种本领用电动势来表征,电源电动势是路端电压的提供者,它的大小等于开路时的外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源又有自身的电阻(内阻),因此,顺着电流方向通过一个电源,电势升高E,由于电源内阻的存在,电势又降低Ir。通过旧新思维导图的激活,互相促进,帮助学生完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

2)物理问题求解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问题求解都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即初态、终态和中间过程。初态是解题的已知条件,终态是解题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求解物理问题,实质上就是人或系统寻找一个状态系统,使问题从初态顺利地到达终态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分析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求解。但无论如何,思维导图对于求解物理问题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分析物理问题时,运用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从问题最初状态出发,生成思路,确定子目标,架起从初态到终态的“桥梁”,激发创新构想,促进创新思维。

制订解决方案时,运用思维导图,更容易发现为达成从每个子目标到下一子目标,需要增加哪些辅助手段,需要建立哪些联系,从而更快地推进问题求解与探索过程。

实施求解方案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步步推进,最终实现解题思路的导通与实施。同时,运用思维导图还有助于对求解过程的监控,随时做出调整与纠正,并发现新的思路与解法。

【案例2】(2009年上海高考题)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到离地面高度为h时,小球动能是所在处势能的2倍;到达最高点后再下落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时,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多少?

【解答此题】首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题目的目标与条件。此题的目标是上升过程中,小球动能是所在处势能的2倍的高度;下落到同位置时,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时,则h等于多少?运用思维导图,依据条件,确定达成总目标需要建立几个子目标,需要确定几个物理状态及物理过程。运用思维导图能清晰表达题目所述物理情境。如图3所示,从抛出点(状态I)到高度为h处(状态II),再到最高点(状态III),又返回到高度为h处(状态IV ),并把受力分析与状态物理量简明标在思维导图上。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增强了题意的理解与解决问题方案的选择与调控。

上述思维导图所呈现的过程,如果只用文字来表述,不只是显得冗长,难以理解,还影响解决策略与方案等。

而运用思维导图很快可以得到:

状态I至状态II时:2mgh=1/2mv12

状态II至状态III:-(mg+f)(H-h)=0-1/2mv12

状态III到状态IV:(mg-f)(H-h)=1/2mv22

已知条件:mgh=2×1/2mv22

联立求解,就可得到答案:4H/9

同时,本题目还可以在上述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选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V-t图来求解。

更重要的是,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学与教”的情境,促进“学与教”创新思维。就是师生一起在原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设计,呈现新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去寻找原图式为何不能解决的原因,修正或提升原有思维导图,使其适应层次变化。变式可以是递进式或反递进式的,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运用的养成训练,把绘制与运用思维导图的钥匙交给学生;另一方面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改进的题目情境为:

1)如果本题中,上升到H/2时,重力势能为mgh/2,动能为多大?

2)上升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离地面高度比H/2大还是小?还是一样?

3)下降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离地面高度比H/2大还是小?还是一样?

4)把小球在竖直方向有阻力上抛改为沿有摩擦力的斜面上滑,问题又会怎么样?

如此实现情境的变化,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