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8篇

时间:2023-08-03 09:19:46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1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实践

    我们生活的21 世纪,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表明了人们对新世纪的期望,新的世纪必然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造成了实际上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摆脱“灌满水缸”的形式,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注,学生接受。只注意了人的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样其实是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不能没有活动,活动可以起到造声势、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的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学生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各种情感。

    2 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但当前家、校、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中客观存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

    3 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言德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不注意他律代替自律,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二、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现代的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获得教育的生命力。 

    1 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小学生是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德育工作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主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正确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本着尊重人及其完整的精神”培养人,并且特别要关注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树立综合发展观念。德育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是整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要树立系统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自身是个网络系统,各个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子系统。学校外部有学校与家庭网络,学校与社区教育网

络,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多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2 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石。”

    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以班会、队会等为主要教育形式,在语文、数学课、文体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小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挤占、挪用、删减德育课程的课时。按年龄段施之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方法。小学低年级,教师采取模仿、观察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可知的行动或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小学低年级段(1-3 年级),主要进行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祖国的首都等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段(4-6 年级),主要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教育,进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2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实践

        我们生活的21 世纪,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表明了人们对新世纪的期望,新的世纪必然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造成了实际上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摆脱“灌满水缸”的形式,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注,学生接受。只注意了人的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样其实是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不能没有活动,活动可以起到造声势、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的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学生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各种情感。

        2 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但当前家、校、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中客观存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

        3 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言德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不注意他律代替自律,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二、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现代的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获得教育的生命力。 

        1 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小学生是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德育工作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主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正确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本着尊重人及其完整的精神”培养人,并且特别要关注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树立综合发展观念。德育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是整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要树立系统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自身是个网络系统,各个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子系统。学校外部有学校与家庭网络,学校与社区教育网络,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多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2 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石。”

        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以班会、队会等为主要教育形式,在语文、数学课、文体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小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挤占、挪用、删减德育课程的课时。按年龄段施之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方法。小学低年级,教师采取模仿、观察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可知的行动或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小学低年级段(1-3 年级),主要进行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祖国的首都等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段(4-6 年级),主要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教育,进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3

【关键词】 德育 教育 社会 实践

我们生活的21 世纪,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表明了人们对新世纪的期望,新的世纪必然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1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造成了实际上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摆脱“灌满水缸”的形式,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注,学生接受。只注意了人的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样其实是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不能没有活动,活动可以起到造声势、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的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学生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各种情感。

1.2 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但当前家、校、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中客观存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

1.3 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言德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不注意他律代替自律,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2 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现代的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获得教育的生命力

2.1 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小学生是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德育工作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主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正确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本着尊重人及其完整的精神”培养人,并且特别要关注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树立综合发展观念。德育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是整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要树立系统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自身是个网络系统,各个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子系统。学校外部有学校与家庭网络,学校与社区教育网络,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多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2.2 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石。”

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以班会、队会等为主要教育形式,在语文、数学课、文体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小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挤占、挪用、删减德育课程的课时。按年龄段施之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方法。小学低年级,教师采取模仿、观察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可知的行动或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小学低年级段(1~3 年级),主要进行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祖国的首都等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段(4~6 年级),主要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教育,进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德育

一、小学德育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

首先,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却相对滞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在很多学校教育中,尽管坚持学生的道德教育,但事实上,这一方面的教育还非常欠缺,导致学生对德育观念的淡化。另外,德育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背离,所谓的德育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并没有延伸到社会中。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应试教育下的德育教育,往往都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一味的灌输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传统的德育教育没有重视人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严重不符。

然后,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与德育教育产生冲突。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社会以及学校都是它们经常生活的环境。而学校是这三者中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来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德育教育目标还不统一,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还严重不足。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讲解的层面,还没有深入到实践活动之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德育工作不能真正提高质量,学生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有的老师在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只知道一味地照着书本读,忽视了学生的厌烦心态,导致德育工作严重缺位。

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因此,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们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德育工作中的重点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他们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都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并且他们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尊重与理解,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坚持综合发展的思想。我们从事德育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生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各个方面平衡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要坚持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既是各个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因此需要各方面加强合作。因此,我们需要系统的德育观念作为指导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是一个小的德育系统,而每一个班级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一思想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另外,加上家庭系统、社会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各个系统相互交叉,使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与内容要和谐发展

小学的德育工作最终目标是使小学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良好公民。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另外,德育工作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为今后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我们可以建立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针对目前小学生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和创新,制定与小学生发展一致的目标。小学主要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班级例会来开展德育工作。另外在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对于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其他课程不能随意占用或者是随便改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诊不同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如果学生的年级较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易于理解,德育内容通常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将其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接触得到。

第二,改革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德育教育方式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教育、实践锻炼等等。例如,在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重点要理论联系实际,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态度要诚恳,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老师所讲的实例要真实,使学生经常见到的,这样才有说服力。因此,在进行的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总而言之,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他们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5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养成教育 问题 对策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81年在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并一直受到国家与学校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现今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科上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1-2年级为一阶段,3-6年级为一阶段,二者相辅相成,承上启下,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并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目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贯彻落实难。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p政治法律常识p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汲取的精神营养,也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有安排,没落实,把它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一些学校存在口号多、宣传多而实际行动少,教学形式多而教学内容少等现象;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重视不够,使得素质教育存在简单化、片面化与形式化的问题。同时,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受社会形势、升学率学生家长等因素影响,许多学校把应试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重“智”轻“德”,严重忽视与应试教育和升学率关系不大的思想品德课程,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是副课,随意挤占思想品德课课堂和时间,从而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小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权利。

1.2忽视学生个体需求,违背少年儿童发展规律。

一方面,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学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绝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自尊心很强。另一方面,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差别也比较大,其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往往较为明显。但许多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这种行为特征和个体差异注意不够,仍然采取大众化、灌输式与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很少开展差异化教学,不仅忽视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及主体性,而且违背了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初衷与原则,会对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及天性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之很难自觉接受德育教育。

1.3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首先,由于一些小学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上,从师资力量的配备到课程课时的安排上,都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差距。比较极端的事例是,一些学校经常出现语文课、数学课老师以各种理由占用思想品德课课时,以加快其授课进度、强化应试教育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将思想品德课安排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而这个时间往往是小学生学习精力不足的时间,因此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很好。

其次,一部分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抽象化的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而忽略了课改纲要,也忽视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接受程度和内化效果,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受到一定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多以传统模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使得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位置,缺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过多地压制了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所产生的疑问与质疑等,不但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帮助学生,反而容易引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抵制、反感情绪,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1.4利用社会资源不够,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者有机整合不足。

我国是个人口多、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很多,差异化现象也比较普遍。而我们很多思想品德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资源和差异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之很好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没有向学生展示这些差异性,从而使得德育教育脱离实际、无的放矢,不能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念。

同时,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不同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这四个相关因素对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将这四种环境或者说四种相关因素考虑进来、结合起来,造成思想品德教育脱离实际,与现实社会脱节,从而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2.1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

人的思想品德源于社会生活,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面对的日常生活开始的,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人和事的思考,形成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的认识与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此,紧贴生活、紧贴社会实际构建思想品德的大课堂,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要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2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

学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因为德育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体用自觉的实践最终落实和完成。首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的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同时,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则思想品德教育将大打折扣。其次,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应只是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内部,而应该让小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合适的社会活动,比如,参与环保活动,参与小区的帮老、助老活动等,让他们体验、感受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观察社会,并对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加以探究。

2.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注重养成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非常稳固,甚至会使其终生受用。如果能够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定型,即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因此,从规范行为习惯入手,注重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所以,小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上好思想品德课,更重要的是,要在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都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使所有小学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全面实施校内外的养成教育,通过养成内在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不教而教。同时,要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2.4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教学,构建新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新的时期,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和儿童身心发育的现实出发,全面改革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教育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开放的教学形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与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从基本封闭的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变革知识客体的能力以及建立新型的生活观的能力;要发展学生自己的自立性、创造性,形成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意识,锻炼其应变能力;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强调和突出未来社会对人素质的综合性、全面性要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渠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我们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更新教育方式为手段,从教育的实施机制、教学内容的创新、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营造全社会的文明氛围入手,全面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但要让小学生学好知识,而且要让小学生学习做人,使之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牛慧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探[J].学周刊,2014(02):25.

[2]王亚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华夏教师,2013(03):91-92.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内容;教材

【中图分类号】G410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缺乏强有力的措施

小学由于普遍存在“智育是看得见的硬指标,德育是看不见的软指标”的现象,各方面的评比主要看智育成绩。学校的主要工作重心还是放在智育上。虽然德育工作相关制度设置很完善,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根据上级规定设立的德育室大部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德育机构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对具体职责不清晰,在德育教学的个别管理中出现与教务部门的“扯皮”现象。所以,品德课在学校中就成了“自由课”,想起来就上、忙起来就忘,高兴了上、不高兴忘,上课没教案、课后没作业。

2.德育内容空洞、课时挪做他用与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1)教材与实际生活脱离。德育教材所讲的内容存在着一些空洞的说理性,虽然也有一些生活常识,但是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比较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小学德育老师大部分为半路出家,德育课授课往往又是采用“顺手牵羊”的方式来授课。大部分老师对德育教材不熟悉,对德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把握不准,不能有效地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小学品德课的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评判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通常是结合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德育最终成绩。

3.德育师资匮乏,教育者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德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职担任的。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表现出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小学德育努力的方向

1.摆正德育的位置,把德育落到实处

(1)摆正德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为此,学校应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重视德育教育,认清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要坚持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2)理清德育机构的职责,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德育的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日常的上课率、听课率、备课率。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者没有专职化,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德育队伍的不稳定,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低等问题,要坚持选拔一批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有志于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充实德育队伍。德育领导机构要不断加强德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调动全校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鼓励人人参与德育建设,人人乐于德育工作。对积极参与德育的老师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鼓励,改变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的错误认识。

2.注重对德育教材的开发利用,使教材更贴近生活

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比较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寻找教材的“生长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家长、社会等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有利的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引入德育课堂,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还要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拓展校本课程。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的名人畅谈人生、漫画家乡的变化,甚至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种植养殖技术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情,缩短小学德育教材与实际农村生活的距离。

3.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1)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作为德育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学生,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克服道德的说教和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在增强德育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例如,农村学校有亲近大自然的优势,而大自然在赋予孩子灵性、陶冶孩子情操方面是很有作用的,农民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让孩子感受家园的美丽,让热爱故乡家园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中自然升华。

(2)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一方面,在课堂上德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违背道德的现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这样,不仅增加了德育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也使传统的德育方法更注重与现实相结合。同时,既不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方法。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德育的目的是用于实践,实践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并且持之以恒,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创建实践的活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宗旨,我们要组建德育教研小组,经常组织德育教师上公开课。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尽力给德育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开阔德育教师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洪信.浅析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05:73.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7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1.突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新时期的德育,比较重视基础道德建设。80年代富有成效的“五讲”“四美”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讲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作为德育中富有成效的教育而被坚持下来。

2.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新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造成青少年因适应不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德育改变过去“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断引进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如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恰当地表现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等等。而建立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辅导方法也经常被运用。

3.强化德育管理。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眼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制订了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种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常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学生的思想品德奖励条例等等。加强德育管理,有利于保证德育正确的方向,对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各种消极影响侵害有着重要意义。

4.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随着社会影响的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多元,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完成培养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日益困难,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呼声日高。现在不少学校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另外也要求家长和社区的人们参与教育,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社区优势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藉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篇8

关键词:教育法;德育立法;决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92-03

一、学校德育立法是应对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德育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各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学校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

学校德育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加强学校德育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制、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而我们现有的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不仅制定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各异,而且内容繁杂,数量庞大,很难准确分类、统计,在执行之中有很大的弹性,很难适应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表现之一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并强调“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这里的“不适应”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够有效。因此,当政策和规章制度还不够有效的时候,就必然选择法律法规来保障。

二、学校德育立法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1学校德育立法是确立学校德育首要地位的需要

我国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讲话,都赋予学校德育很高的地位。在1989年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观点被作为“德育首位论”的论据之一广为引用。党和国家的许多政策性文件也对学校德育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近几年明确规定“德育首位”最权威的文件是200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该文件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学校德育地位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的首要问题,必须调动一切有效手段解决这个难题。在领导讲话和政策还不够有效的情况下,就需要立法手段。制定学校德育法律法规,有利于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德育的首要地位。

2学校德育立法是完善学校德育领导管理体制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领导体制一直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系统,在领导管理体制上有不少关系未能理顺。在这个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的规定,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该法颁布之前,在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做法,还搞过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许多学者和管理者都认为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需要法律规范。立法机关接受了这些立法建议,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分别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职责范围,从而赋予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立法经验。它为坚持和改善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理顺高等学校的党政关系,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特有的保障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有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保障,学校德育的领导管理体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3学校德育立法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的需要

根据中央提出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要求,需要在修订《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中学德育纲要》和《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等文件的基础上,将德育大纲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上升为学校德育立法,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国防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确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阶段性目标及德育内容和方法,纳入立法内容。并根据学校德育立法精神,继续做好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重点推进高中德育课程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衔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大中小学德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层次递进、螺旋上升。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德育与各科教学融合起来。积极开展德育教学改革与试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学校德育立法是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教师队伍中的缺德、违法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随着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们不仅要把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让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而且亟待进一步改善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不仅要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法律法规的范畴,为师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5学校德育立法是优化全社会德育环境的需要

为了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切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部门和作家、艺术家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青少年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新闻出版等部门要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拍一部好片,演一出好戏,作一首好歌,出一部好书,办一个好栏目,优化德育环境。加强执法力度,公安机关要负责协助学校维护学校内外的治安秩序,制定各基层派出所分片包校的责任制度,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对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不法之徒给予及时和严厉的打击。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协助做好大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工作,认真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帮助学校做好教育和防范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文化、广播电视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查禁书刊和宣传凶杀、暴力、恐怖、色情的音像制品,打击教唆青少年犯罪的活动。

这些政策规定涉及的党委机关和政府部门很多,要求也十分明确具体,但落实的情况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要求却有很大的差距。

其原因: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执行有严格的规定,有些部门没有行政处罚权,不能有效地履行有关政策赋予的职责;二是这些政策往往只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干什么,却沿有规定这些部门完全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职责时应该怎么办,实践中许多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却没有承担责任。显然,如果将上述职责上升为法律法规,赋予相关部门行政处罚权,同时明确规定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则有利于优化全社会的德育环境。

6学校德育立法是学校德育加强实践环节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把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中学和大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小学校要设置多种服务岗位,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在学校里当学生干部和参加社会工作,经受锻炼。为指导和推动各地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建立健全各级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或相应机构,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协调管理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职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校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要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

三、学校德育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德育工作的依据

关于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我们还可以概括出若干“需要”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普法教育的经验。我国实施的普法教育规划,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司法部制定,并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它本身就具有法规性质。实践证明,人大常委会通过执法检查保证普法教育顺利实施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党委和政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都负有领导职责,尤其是政府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人、财、物条件等方面担负着相应的任务,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不仅需要上级政府的监督,还需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需要执法检查这种有效方式,执法检查的前提是必须由人大常委会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在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教训时,不难发现德育文件执行情况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尚存在不少的问题。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时,也不难找到加强德育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这一“有效手段”,但却很少有人就由谁来检查、监督这个问题进行一番反思。这种检查在实践中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他们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自然是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至于谁来监督政府解决问题,往往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如果由人大常委会通过执法检查方式来进行监督,其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德育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问题多,已有普遍共识,应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这方面监督作用。学校德育立法可以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法律法规是一种对全局起作用的、稳定的制度性要求,因此,依靠法制能够促使各部门共同参与学校德育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加强有关学校德育建设的立法工作,以保证学校德育的地位、任务和主要方针、原则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保证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共同遵循。因此,我们主张在对有关文件进行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专门的学校德育法律法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专门的学校德育法律之前,先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的学校德育法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4-02-28.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4-09-01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