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8篇

时间:2023-09-17 14:51:37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位授予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转变。为了在规模的主旋律下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切实提高质量的进程中稳步发展规模,高等学校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课程是旨在使研究生获得利于培养目标的教育性经验,并为此而建构的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学习者共同体。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以获得教育经验,强调对课程的全面考察,既要关注静态的课程内容,又要注重动态的课程实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导师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管理过于集中等五个方面[1]。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在培养目标上:重学术型人才培养,忽视专业型人才培养;(2)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共性”,忽视“个性”;(3)培养机制不顺,培养质量不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性框架: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与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2]。我国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笔者主要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

大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生修完35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方可毕业(即15 门课程左右,文科专业更多)。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缩短硕士学制的改革,如果硕士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学分数保持不变,那么课程总门数偏多。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也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门数也较少。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偏多

公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过大,客观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了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研究生公共外语课时数很多,但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此,应加强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四)实践课偏少

面对创新时代,大学纷纷竞相高举创新型大学大旗,力求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每年新录取的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的比例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大力提高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五)重视本学科课程,忽视跨学科课程

对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提供有利条件,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总门数通常是15 门左右,学生任选课程不超过2 门,所修的跨学科课程不超过2 门,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未学习任何跨学科课程,理工科类研究生尤为严重。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跨学科课程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急需加大开设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数,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前沿性不够

有些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未更新,过于陈旧。另外,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多年来使用同一本教案,未吸取该专业课程的新知、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靠吃老本教学生,讲解内容早已过时。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很少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课程只是名称变了,即“换汤不换药”。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既要有经历史检验的优秀课程,还要有针对现实、面向现代化建设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应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结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课程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与研究生教育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学制正从“三•三制”向“二•四制”过渡。研究生学制的改变实际上是对学士、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功能的重新定位,硕士学制三年改两年,实际上是为了打造更多实用型人才[4]。研究生学制的改变,不仅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间安排调整现有的课程门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学制的延长也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二)实现本硕、硕博课程的总体化设计,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这是目前我国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中,应届生考取的占一半以上,其比重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总体化设计,不仅是应届生比重增大的要求,也是关注不同教育层次课程间的差距、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保障课程体系层级性的要求。我们应结合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信息系统,采用智能化课程编排,如网上选课、课表编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教材管理等都采用信息系统编排,避免重复,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模式,确保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三)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从学分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外语和政治理论两门课程的学分之和占总学分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为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尤为重大。那么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来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则可采取如下措施:内容上,随着教育层级的从低到高,“政治性”内容应逐渐减少,“通识性”成分应逐渐增多;在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上,可辅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改变一位教师主讲到底的“大课程”教学方式。

(四)增任选课程比重,课程设置多样化,构建研究生个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后者即研究生个体基于“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所形成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同一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研究生个体,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不一样,这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特征,与这一特征相适应,“避免统一化,突出差异性”,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方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已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6]。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开设创造性课程

各国已经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美国每年都要举办“青年科学人选拔比赛”;日本开设“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并开展一些发明创造活动的竞赛。面对新世纪的科技挑战,结合“2011工程”的需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活动,增设“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创新与新概念开发”、“设计家与企业家才能”等创新课程。

(六)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目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将逐步推行“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四证”合一的“5+3”模式: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临床医师资格证书。

在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创新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其具有创新能力,并不断提高科学预见能力。正如刘延东委员所强调的,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鸿.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

[2]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 北京理工大学,2001.

[3]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专家. 硕士生学制缩短是为了打造实用型人才[N]. 北京:中国青年报,2004 07 12(6).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2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这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以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其毕业生能够较好的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灵活应用,在社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1]。但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较多不足,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教育理念,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仍然是沿用本科教育模式,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这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展开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研究。

1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

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展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必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开始[2]。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攀升,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时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社会对药理学毕业生的重要要求是其适用性与创新性,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时要从这一目标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转变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教学。

2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师资创新

在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中,师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在进行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时必须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科学研究等都在快速更新与发展,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新媒体教学的培训讲座、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不断更新教师团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通过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进行科学研究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为高职院校药理学科教学提供更加雄厚的教师力量[4]。

3药理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在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理学教学创新系统的建设:首先是对课程体系的创新,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统一的课程体系,以模块式的课程体系进行药理学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并选择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教师根据模块设置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课程教育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药理学教材的创新,教材是课程知识的重要载体,而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药理学领域的进步发展对课程教材进行及时、合理、科学的调整,使得教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文化涵养的熏陶;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药理学的教材内容必须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应该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创新,如讲座、自学、精讲的比重要根据课程教材的难易度进行合理调整;最后,还应该对药理学专业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新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下,教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4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高职院校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需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的创新,在保持现有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科研创新项目,并组织教师团队以及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科研创新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培养对知识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5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制度创新

完善的教学制度是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时也要加快对教学制度的创新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范,同时对教学的日常工作,如教学计划、实验安排、考试内容等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每一环节都在制度下规范进行,使得教师以及学生都能按照合理的教学制度进行;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设立教学激励制度以及评估制度,通过对教师工作的严格评估,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合理的奖励,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不断进取[5]。

结论

在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中,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药理学对于专业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对药理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药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从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创新、师资创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高职院校只有加快对这五个部分的创新建设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专业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强的药理学人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美娟,刘克林,顾立,李华,刘剑,李晓冰,秦大莲,李万平. 《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体系构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69-271.

[2]尤婷婷,尤思懿,邹丽宜,龚仙玲,鲁澄宇,崔燎,吴铁,林坚涛. 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课程重建与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2015,01:54-57.

[3]王燕,薛洁,蒋小岗,贾佳,盛瑞,孙万平,高博,梁中琴. 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2:99-102.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3

关键词 高职 工程造价 专业课程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21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Li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Shanghai 201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rules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ineering cost;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工程造价以实践性岗位形式产生,由工程造价本身性质所影响,高职院校是工程造价人才输送的核心阵地,但是当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现象尤为明显。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磨合与实践才能正常投入到岗位之中,所以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基本办学思路予以整改,对职业教育模式与操作流程进行创新,基于此,务必进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至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

1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准则分析

应该了解到,高职教育目标并不是进行学术研究,高职学生群体可以接受较为直观和较为形象的教育模式,因此高职课程建设过程中需高度注重职业工作结构特质与对应职业工作逻辑特质。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自身素养,以能力为基本教学动向,但是就业目标也不容忽视。从实际角度而言,能力导向教学方式和就业导向教学方式中,前者以技能培养和知识培养为教学目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职业道德培养重要性和职业文化培养重要性;后者则注重学生群体就业目标强化,但此时高职教材育人原则却被忽略。高职学生个体均具备独特发展规律,高职教育则处在教材育人阶段内,所以应秉承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所以在进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环节中,素质培养为基础,能力培养为延伸,学习过程才是最终教学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职特色工程造价人才。

2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分析

2.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需要进行工程建设程序知识全面掌握,主要为专业术语含义知识,也要熟知工程造价结构体系中计量知识内容和对应计价方法内容等,在此基础上深度了解专业工程种类与细化要素,最为重要的即为计价定额组成内容掌握和计价定额分类内容掌握以及计价定额使用方法掌握。需注重学生图纸识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应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纸内容、建筑结构内容和建筑水暖电图纸内容等,做到正确识读与合理操作,了解设计图细节知识点与内容,运用此种方式按照图纸来执行计量工作操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数据挖掘。工程量计算知识内容需全面了解,按照基础性计价规范要求进行工程量度准确计算,随之完成高效计量;工程计价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图纸内容进行工程造价编制与工程造价审核,需要合理使用计价工具来完成上述操作,并利用前沿的BIM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同时注重以赛促学、强化能力训练。

2.2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调整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能算会管”的技能和职业素质,推行“能力递进三阶段、项目引领二组合”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建筑实践园”、校外实践基地和信息化手段进行翻转课堂、订单式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练,在动手中创新,提高学生的工程概念和职业能力。

2.2.1 能力递进三阶段

第一段是能力为主的基础知识学习,通过随课实训,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提升效果。第二段是实操和重现的基本技能训练,结合实践园的操作,强化职业能力。第三段是校企双元的“专长”培养,从岗位实际出发,进行专长班、订单班教学,培养学生特长,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如图1所示。

2.2.2 项目引领二组合

以现代实际工程中4类典型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项目为主线,教学内容与专业中其他课程组合,理论与实践组合,按照工程的“建造”过程展开教学,通过4个项目的反复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力螺旋式提升,完全掌握实际工程的预算编制,上岗就能承担项目的预算工作,无需岗前再培训,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图1

2.2.3 翻转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变革课堂组织方式,翻转课堂教学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校企合作共建信息化课程平台。教师从课堂主宰者变身为组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导师;二是学生由被动听课者转变为根据导师派发的任务进行学习和工作的“预算员”;三是通过在课堂中分组开展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并讲解汇报展示成果。学习过程中利用实体建筑模型、BIM模型等实践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见图2。

图2 翻转课堂组织

2.2.4 校企双元“订单式”教学,培养学生专长

与上海二建公司、广联达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紧缺人才的分析,校企共同确定订单班人数、培养方案和培训内容,通过预算工程项目的反复实践,再通过校企双师的培训与指导,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安装、钢筋预算专项能力,学生毕业即上岗,并为企业解决部分人才紧缺现象,得到企业好评。

2.3 教师队伍创建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尤为重要,但是不能一味追求师资增强,因为课程设置方面和教学内容方面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重要性远高于前者,况且双师型教师团队创建难度相对较大,应对教学条件现状和教学效果现状进行合理认知,适当降低权重比例,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度加强精品课程评审客观性,而精品课程评审合理性也应得到提升。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分工协作模式来进行教师队伍创建,以至每位教师都能履行自身教学职能,发挥自身优势来共同完成精品课程高效创建,应将精品型教师队伍创建设定为最终高职院校本体教师队伍创建目标,尽心竭力完成手头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和内涵,校方也要对教师进行及时培训与定期考核,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大众群体对高职教育工作重视起来。众所周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是整体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务必做出有力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任玲玲,李琳.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4).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4

课程体系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本文在介绍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设置与调整,阐述学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情况,确立专业方向特色,进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构建“4个平台+4个模块”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项目管理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从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实乃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项目启动,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等。而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凭感觉和悟性在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真正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因此,项目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教育深入教学环节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管理课程统一的课程体系。况且,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具有主动的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为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1]。基于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尝试构建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项目管理专业的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2]。

(一)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规律,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铁三角约束”下取得最佳功效。项目管理是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际应用。[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基于培养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的眼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应用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兴趣与能力,与国家要求的项目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相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这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基准点。北京城市学院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传递最先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专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在熟悉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理解项目管理的“九五至尊”,即九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掌握项目管理的要点及关键,能够平衡进度、成本、质量的“铁三角约束”,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实践的硬技能———如WBS、RBS等,熟练运用策划、评估、实施、运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够进行项目变更和快速调整,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从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三)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本科培养试点建设,开始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进行项目管理本科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在本科阶段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5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所高校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然而他们基于学校特色,出于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将项目管理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设立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设立在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设立在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设立在国际工商学院。从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都是侧重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国内除了以上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7所院校,还有其他土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管理学类相近学科门类的14所院校,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ND项目、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5]

(四)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项目管理培养涉及项目管理领域的,能进行项目决策,有效组织、管理和实施项目实践全过程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模块化”的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的最新理念,即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首先,平台中的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涵盖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另外,模块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模块课程组成的,按照项目的生产服务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囊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案例精讲、双向互动教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鉴于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分别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项目管理是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项目,而项目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有各自专有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向从事项目实践的应用方向拓展。结合行业及专业特征,进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6]

(二)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管理知识手册———PMBOK的导向,考虑涵盖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四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课、外语课等;二是学科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检索及应用、形式与政策等;三是公共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就业模拟实践课等类似的成长发展辅导课程,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类似的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第二个平台为学科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跨学科选修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二是跨学科选修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运筹学等;三是专业拓展模块,包括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商务应用写作等。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综合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选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必修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导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二是课程实践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似的课程;三是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等。第四个平台为课外活动模块,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等三个模块。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应结合自身学校特色,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而发挥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将新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作为新的专业生长点,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使新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和原有方向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加强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金明 霍晓荣 崔燕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聂.本科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0(6):1.

[2]段春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路与实施[J].高校教育研究,2008(7):156.

[3]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7.

[4]贾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当代经济,2014(11):97-99.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5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程体系;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1-02

一、《数学文化》课程溯源

在国内高校数学文化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下半叶,其背景是“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目前,数学文化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数学教育者的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学文化类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产物,它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领导及以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倡议在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开设“数学文化”课,最早是1999年左右黄力民老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的,但不久因为黄老师的工作调动而终止了。之后是2001年2月南开大学开设了“数学文化”课,其它院校也陆续有类似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启发性,形式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受学生的欢迎。正因为如此,数学文化类课程在许多高校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播,数学文化刊物出现了。这些均为数学文化课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时间的进行,《数学文化》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必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我们提出《数学文化课程的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力图规范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和教学方法。这样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由于《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因此目标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为以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的确立,教学课件的制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料库。建立完善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模式。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三个,一是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在《数学文化》课程体系实践过程中会面对不同层次的文理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应如何体现差别。特别是高校实施的大学数学分层教学使得这种矛盾益发突出,所以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求课程体系具有适用面宽的特点,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通俗易懂。三是要求授课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内涵与作用要真正理解把握,并逐步建立起对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动力定型。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需要授课教师的长期努力。

为更好的把握好研究方向,教师应该及时的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多做教学反馈。尽快准备好详尽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包括课件、大纲,教学资料库等。授课教师要在广泛调研、多方面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效果上能以较为浅显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讲授的数学思想的精髓。使学生能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终身受益。

三、构建《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

事实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的方式,授课教师只讲自己擅长的部分内容,授课体系缺乏连续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系统性。理论上采用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主线来系统的构建《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以下途径丰富理论水平: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调研国内外同行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学习和比较的基础上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精心编写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并撰写和发表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教师在实践上要注意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完善课程体系。如在教学中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授课中注意以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主线,从五个方面丰富数学文化课的内容,包括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查阅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教学、教具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程同时进行读书报告和半开卷期末考试两种考核,充分发挥考评的区分功能和激励功能。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动态促进,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最终达到健全教学体系的目的。

四、结论

鉴于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式,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因此,《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今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所以教学特色着眼于系统性、连续性。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教学实践和构建课程体系的主线。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需以数学的思想、精神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为为宗旨。在授课实践时注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同时恰当地灌输人文精神,就一定可以构建起适合每个授课教师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规范和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2.

\[2\]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4\]陈文胜.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教学\[M\].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3):36.

\[5\]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6\]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丁石孙,张福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8\]\[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9\]\[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11\]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6

【关键词】远程开放;新型农民大学生;课程体系

1.引言

就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是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但不得不说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纵观国内农民文化水平现状,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且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极为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水平低下的现实问题,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议题得此确立,其不光能够推动国内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具备极高的时代价值。

2.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现有问题

2.1课程培养目标导向不清晰

远程开放培养课程体系的确立,不光需要从传统教育手段入手拟定完善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模式等模块,还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对各项学习活动及其对应的交互式支持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必须发挥出远程教育交互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诸多优势,发挥出新媒体网络环境的对农民大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而受限于国内远程开放培养课程体系理论的匮乏,现今各高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仍旧存在课程教学目标导向不清晰,课程体系建设理念模糊的现实问题,其指导思想相对较为混乱,并未形成体系,因此农民大学生在接收相关理论知识时,也容易找不清方向,极大制约了远程教育成效的提高。

2.2培养课程过于偏向理论化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培养体系由于受众人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生,多为社会继续教育人员,必须满足该类人群对职业技能发展的切实需求,应当以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依托,开展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但就国内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来看,其多直接沿袭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其与专业实践进行了初步融合,但就整体水平来看,仍旧过于偏向理论化。而就农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看,其接受继续教育主要是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托积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但由于课程体系实践性不强,过于偏于理论化,所以农民在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教育后并不能将其切实转化为生产力,这不光容易制约农民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3课程体系不符合农民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

农民大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水平不高,且由于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学习能力已经大幅度削减,所以在接收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中,难以直接以高度投入的状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但就现今培养课程体系来看,由于农业生产者培养相关理论的匮乏,故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多直接沿用各个农业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在拟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业基础技能,故难以满足农民大学生对继续教育课程的个体化需求。

2.4远程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就远程开放教育培养体系来看,其责任主体多数为地方电大及州级分校,国内高校由于对培养农民大学生现实价值的认知不够充分,故更多的将教学资源投入到普通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对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也只是应付式的投入一些高校本身不需要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了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资源的匮乏。另外就电大本身的教育资源来看,由于其社会地位限制,其师资力量一直处于匮乏状态,由此在培养新型农民大学生时,由于该类群体的特殊性,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严重制约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成效。

2.5培养课程监管机制松散

由于农民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从事各项生产活动,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其受教育过程的有效监管。而由于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政府某些调控文件只能在宏观上对其课程教育进行指导监督,而当具体落实到实践上时,却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培养课程监管机制松散的现实问题。

3.新型农村大学生培养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所实施的“一村一大”培养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实现了由城市相农村的逐步过渡,其不光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从业素养,还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产业结构落后的现实问题,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是极为有利的。2010年全国电大教育统计报告显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大学生已经接近280万人,而农民大学生人数也达到了近17万。伴随着国内农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拟定,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此必须在教育部所实施“一村一大”培养计划的基础之上,加快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并针对远程教育特点及农业生产者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构建适应于农村发展建设的教育资源,以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与技能素养。现今国内外对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远程开放教育也多集中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开放远程教育的主体也多为电大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地方高校对农民大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而就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得出,现今远程开放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育内容多停留在表层分析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层面上,具体的课程建设理论仍然相对较为缺乏,故亟待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实施。

4.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策略

4.1完善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依托于现代化教育理念,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对固有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充分了解学生的受教育目标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学生切实需求与文化基础将其进行分层处理,并根据地方性特色以及农民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其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优化。

4.2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结合新型农民大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将课程体系进行简化,切实落实课程实践教学。首先需要将原本文字性的理论课程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以图像、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普通本科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结合校企合作等政策,建立实训基地,以此为农民大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平台。另外在建立实训平台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农业优势资源与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应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并及时的给以农民大学生适当的指导,确保其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更好的理解相应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促使其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

4.3建立满足农民切实需求的培养课程体系

结合新型农民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对现有的理论性基础课程及其技术型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由于农民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教育者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将所学课程知识与现实实践应用进行有效衔接。必须根据其学习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实际特征,拟定完善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对远程开放教学活动的管理,以必须、够用为基础,尽可能降低不适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比例,突出应用性特征,以此全面提高农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

4.4优化既有教育资源

高校必须加大对远程开放农民大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的投入,可依托于“双师型”教育人才的引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另外还可以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企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开放网络课程,并以信息化资源传统的方式将其推送于网络平台之中,并充分借助于慕课(MOOC)平台,开发网络教育资源,进一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

4.5优化现有教材结构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课程体系的适用性,高校必须在参照农业生产者切实需求及其现今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的基础之上,开放适用于农民学习需求的教学材料,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其实践价值。另外也可以邀请行业中尖端科研及技能型人才,共同参与到教材编纂的过程中,以通俗易懂、实用互补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材料的应用价值。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国内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结合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环境,应当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远程开放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而针对当下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应当根据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实际需求,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模式以及师资硬件等方案入手,切实落实对现有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以此在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农业生产者人文与技能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梅,钟志贤,沈建华.面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01):32-40+80.

[2]白静.战略转型期远程教育实践者的工具书———评《远程教育中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61-62.

[3]潘江瀚.黄岩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4]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顾凤霞.上海市郊区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张莎莎.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体验式教学;工业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张付英(1965-),女,河北赞皇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教授;郑辉(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D02-1107)、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EYP5001)、天津市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25Z008)、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25Q1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8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成功,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都存在着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设置零乱,缺乏整体综合性;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的掌握,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薄弱;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少,课外实训匮乏,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教学过程重知识讲授,轻工程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弱化知识获得的结构方式等。[1-4]这种状况导致了工业工程培养的人才知识的系统性差,无法实现素质和思维方式的高层次复合,工程意识薄弱,就业竞争力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5,6]为了缩小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引发了工业工程界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反思。[7,8]本文就是根据天津科技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学校办出专业特色的要求,探讨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解决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能力实现之间缺乏具体关联性与实践性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

天津科技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学校,坐落于我国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基地——天津滨海新区。根据天津科技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在深入研究国家专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并通过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参考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天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确立了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知识,具备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课程体系实质上是课程的组织逻辑,它对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学科特色和就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知识需求,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为一体。二是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管理与工程并重,强化工程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加强真实项目情景模拟和职业岗位职责训练的实践环节。三是根据学校办学服务定位,坚持“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办出专业特色。四是通过重体系、活模块,围绕完整的工作项目流程组织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方式。五是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多阶段、多层次、多途径、全过程地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和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依据我校“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完善创新、注意综合、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以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根据工作项目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拓朴结构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将工业工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强化工程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该课程体系具有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组成。

1.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初步的工程能力和科技信息能力,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在考虑区域因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认真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背景,以知识能力组织为逻辑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分为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创新创业基础四个部分。

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材料导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组包括英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史、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组包括创造学、创业基础。

(2)学科教育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工程素养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的工程素质,掌握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教育平台由学科教育必修和学科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组成,由机械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和工业工程学科三个学科组成。机械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管理科学工程课程组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概论、标准化工程。

(3)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实现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和具备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由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组成。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课程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控制、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课程组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系统工程导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课程组包括新产品开发创新理论、可持续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

2.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创新体系训练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职业能力,强调企业运营流程、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等职业工作完整性的训练。实践创新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三个平台和第二课堂一个模块,共计42周。为了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适应不同企业的环境要求,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体验平台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

(1)基础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强调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基础训练平台由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环节组成。

(2)学科专业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职业意识、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强调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现代企业认知和企业运营流程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体验训练。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由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规划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环节组成。

(3)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组成。

(4)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从事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该模块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的训练,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体验和企业工作流程体验来完成。第二课堂模块包括参加学术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听学术报告和讲座,企业的顶岗实习,课外兴趣项目小组,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仿真训练。形成的科技成果:如、各种专利、产品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演讲、辩论以及艺术节重大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等。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企业需求。本文根据天津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制订了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企业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能体现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即包含人才的系统优化,更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更适合现代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罗克,杨其华,陈勇.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煤炭高考教育,2011,29(5):102-106.

[2]杨丽颖,赵秀霞,昃向博,等.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工业工程,2004,7(5):61-64.

[3]姚健,王知强,吴越.浅谈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技术,2013,32(4):218-220.

[4]黄丽,李泽蓉.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98-100.

[5]陈保国.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新西部,

2013,(2-3):192-194.

[6]杨英慧.关于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32-33.

[7]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工业工程,2009,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篇8

[关键词] 领导干部;廉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3-0035-0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近期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施办法》。为了更好地探索反腐倡廉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中共闵行区委党校和闵行区纪委宣教室联合进行闵行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本课题将领导干部廉政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廉政课堂教学;廉政情景案例教学;廉政现场教学;廉政研讨教学。

(一)廉政课堂教学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闵行区反腐倡廉的课堂教学形成约20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反腐倡廉的理论课程。涉及关于腐败的一般理论如腐败的定义、原因、后果、种类,反腐败一般战略、策略等。已开设的课程包括《廉政应知应会》、《职务犯罪专题研究》、《廉政准则》等。

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部分。主要包括反腐败的立法、制度、机构等。已开设的课程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党员干部职务犯罪的实证分析与防范――以闵行为例》、《〈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的反腐败法制》等。反腐倡廉的实务介绍部分。主要涉及反腐败的实践、反腐败机构的反腐败活动当中的各个环节等。已开设的课程包括《反腐败与我国的法治建设――〈反腐败五年规划>的解读》、《国(境)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领导诚信与廉政政府管治》、《工程领域的腐败治理》等。

授课者来源渠道多样。有香港廉政公署的相关人员,有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更有法院、检察院、纪检等部门从事反腐第一线工作的同志。

受教育的领导干部基本覆盖所有领域的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课堂教育是干部培训轮训的必要内容。

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要与时俱进,二是分层分类实施相对应的课堂教学要加强,三是课堂教学师资的来源要更广泛。

(二)实施分类分层的课堂教学,更好推动廉政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干部队伍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层次性变化,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分层廉政教育,以确保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岗位类别、职务级别、年龄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设计和教学。

1.按照岗位类别设计廉政教育课堂教学。“岗位即责任,责任即风险”。岗位廉政教育课堂教学要针对不同岗位的腐败风险点,设计对应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手段,让每位干部都能了解所处岗位的职务风险和行为规范,使其在面对类似情形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提高对腐败现象的鉴别能力和自觉抵御意识,达到预防风险、回避风险的目的。

围绕岗位而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包括:一是与履行岗位职责有关的制度规定;二是从查案、纠风、执法、等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三是面向机关干部和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四是发动领导干部查找自身岗位廉政风险点。

对担负“人权、财权、物权”的领导干部着重突出风险教育和警示教育。结合廉政风险防控,认清自己岗位面临的风险、滥用权力的危害。采取健全制度、加强风险预警、增强廉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监督力度等关口前移措施来预防腐败风险。

对担负行政执法和许可岗位的领导干部着重进行依法行政和岗位责任教育。以强化依法行政和岗位责任意识为重点,采取法律法规培训、业务培训、廉政教育、制度约束等手段,增强依法行政水平和勤政廉政意识。对已提拔使用的干部着重进行提醒谈话教育。采取重点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的办法,防止“寻机腐败”及其他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如何改进和转变作风、如何自觉接受监督等,及时开展廉政教育。

2.按照领导干部的职务级别进行分类分层廉政教育。廉政教育的对象依权力和责任不同,可分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党员干部、普通党员、公职人员、社会公众等层次,廉政教育应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目前,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三重”(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对“三重”人员的廉政教育,应侧重于树立正确权力观、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对相同类型、相同层次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可以将同一职级或同一类别的干部集中起来,分期分批办班,运用相同职级、相同类别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分析相同岗位党员干部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相似工作环境中容易犯错误的原因。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应注意因地、因时、因岗、因人制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要求,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按照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廉政教育课堂教学。不同年龄段的领导干部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特点,不同年代的领导干部往往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格。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领导干部,成长在红旗下,往往身处高位,政治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定型,不过由于临近退休,存在自我放松、警觉性减弱的情况,需要重点强化保持先进性、拒腐防变的教育。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领导干部是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主体力量,是各单位的“顶梁柱”,是各项政策的重要决策者和实施者,工作压力比较大,家庭负担也较重,需要重点强化政治素质教育,强化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意识。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领导干部思路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在工作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政策的起草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他们的政治经验稍显不足,迫切需要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要从培养他们成长为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的角度,重点进行理想信念和工作纪律的教育。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干部文凭高、能力强,由于入党时间短,对党的历史和基本经验知之不多、感受不深,党性基础还不够坚固稳定,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相对薄弱,需要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品格、锤炼作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需要不断强化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风党纪教育。

廉政情景案例教学是组织领导干部围绕主要岗位的廉政风险和管理制度,自行编写情景案例,通过设计鲜活的场景再现廉政风险,把枯燥的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情景,使廉政风险由模糊变清晰、由抽象变具体,继而开展学习、分析、讲评等活动的教育方式。

廉政情景案例教学的运作。目前,闵行区廉政情景案例教学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结合这种教育方法在其他地方的实践,可以对廉政情景案例教学的运作流程作以下安排:

一是“写”情景案例,提升辨别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员结合个人工作岗位,人人编写情景案例。每个情景案例包含情景再现、风险点分析、风险聚焦、正确答案和法条链接等五大部分,通过模拟腐败情景,再现腐败情节,聚焦风险问题,辨析正确选择,开展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二是“学”情景案例,提升防范能力。教师组织学员交流编写的情景案例,对情景的设计、文字的表达、问题的分析和依据的法规等谈不足、提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同时,通过角色模拟、相互点评、组织演讲、心得交流等方式,剖析问题危害,提升思想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三是“比”情景案例,提升抵御能力。通过形式鲜活、方式直观、内容具体的情景教育,使每一位公职人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警示,受到教育,切实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这种以因岗施教、因人施教为主要特色的“情景案例教育”新模式,增强了廉政教育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廉政教育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

所谓现场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在现场教学基地设置教学课堂的形式,实现就地发现问题,以多向交流的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腐倡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中,现场教学的作用十分突出。首先,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深化。反腐倡廉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大量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之外的环节进行。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能够使学员加深理解、激发思考、展开讨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增强学员的感受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反腐倡廉教学涉及到大量的案例教学,通过现场教学,使学员设身处地置身教学场景中,能更切身感受。第三,实现教学氛围的感受、渲染。反腐倡廉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反面案件,通过现场教学,能够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警示性与教育性。

(一)廉政现场教学开展的现状。目前,反腐倡廉课程体系中,涉及现场教学环节的课程主要依托现场教学基地进行。根据班次,通常会设置半天的现场教学内容。

授课环节安排如下:课前,发放基地材料,让学员复习预热;课中,结合基地引导员的解说,引发、引导学员思考、讨论;课后,组织学员通过论坛、学习小结等方式深化思考。

现有区内现场教学基地两个,分别为闵行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上海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闵行区“清风廉韵召稼楼”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准备扩充市内现场教学基地两个,分别为上海市廉政教育基地(市纪委办案点,尚未揭牌)、上海市公安廉政教育基地(上海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二)目前廉政现场教学尚存在的问题。一是廉政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存在布局零散、开发滞后等现象。目前,闵行区已有的廉政教学资源为数不少。有的已经过专门部门的开发、挖掘、打造,成为廉政教育基地;更多的是蕴含廉政教育因素但尚未经过包装的初步资源。现有的廉政教育往往缺乏体系、单打独斗,拿来现成资源即用,缺少对教育基地、廉政资源的盘整和梳理。此外,市区或其他区县相当丰富的廉政资源往往被忽略。

二是廉政教育现场教学流程存在粗放经营、走马观花等现象。目前廉政教育现场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和专业现场教学流程相比,显得较为粗放,存在学员“走过、看过、听过、算过”等走马观花的现象。因此现场教学更多沦为形式、花架子,其突出实践性、强调感受度、发挥主动性等优势也无所谈起。

三是廉政教育教学实施主体存在各自为政、联系较少等现象。廉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承担者和实施者直接关系教学有效性。但目前多元化的廉政教育实施主体多半各自为政,联系较少。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公安局、检察院、党校等都涉足廉政教育,但沟通、联系、互动甚少,没有形成合力,直接导致闵行区廉政教育资源无法进行有效整合。

(三)强化廉政现场教学效果的思考。一是整合主体。将涉及廉政教育的主体单位进行梳理,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必要的时候明确牵头主体单位,如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公安局、检察院、党校等。借助项目化运作,通过明确的职能分工开展廉政教学。

二是优化资源。在主体整合的基础上,整合廉政教育现场教学资源(包括市内和区内两块资源)。市内资源重在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借助各主体单位等渠道学会借力。区内的现场教学资源是打造的重点,梳理廉政教育现场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重点挖掘、打造、扩充一批现场教学基地。

三是再造流程。无论由哪个主体来实施廉政教育现场教学,教学流程本身的规范和再造都十分必要。首先,充分认识、熟知、理解现场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包括现场的选点阶段,确定现场交流方向阶段,组织参观、走访阶段,现场交流互动阶段,交流总结阶段。其次,重视现场教学中的交互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与主讲教师的互动、学员与教学基地人员的交互。第三,尽快建立针对现场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员的评价,如学习态度、交流互动的针对性、总结思考的创新性等;对教师的评价,如组织协调能力、现场调控、归纳、总结能力等;对现场教学基地的评价,如基地的示范性、典型性、教学资源内涵的丰富性、现场单位的有效配合性等。

所谓反腐倡廉教育研讨式教学,就是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教师与学员双方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去发现当前腐败中的新问题、找出新对策,在这一过程中以探讨、研究、切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教和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对反腐倡廉的研究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一)反腐倡廉教育研讨式教学的方式。一是教师对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式的“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满堂灌”,也不是仅仅传授反腐倡廉知识或简单回答问题,而是对当前国内外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学员关心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高度作出阐发与解答,达到让学员掌握理论和提高能力的双重目的。

二是学员对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式的“学”。既包括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边读书边思考边研究反腐倡廉问题,也包括学员根据需要和兴趣选定反腐倡廉方面的研究题目,结合理论学习进行研究。三是根据研究式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组织管理。

(二)反腐倡廉教育中研讨式教学的策划、组织和开展。一是抓好课前调研,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反腐倡廉教育研讨题目的选择对研讨式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反腐倡廉教育选题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党在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及反腐败的方针政策,了解学员所关心的反腐倡廉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增强选题的针对性。

二是抓好课堂研讨,体现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互动性。必须发挥反腐倡廉教育中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教师选择,反腐倡廉教育的研究主题由教师讨论确定,学习材料可由教师自己收集也可从学员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但最终研讨的主题由教师确定,以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对问题研究的兴趣;要将教学关口前移,要求教师在学习研讨前为学员布置反腐倡廉教育的研讨课题,提前预习有关知识,收集与研讨有关的资料;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的教与学研讨相结合,首先由教师对整个反腐倡廉教育的教学和研讨活动进行总体说明,讲清有关研讨课题的理论依据、政策法规依据、实践依据,进行有关研讨方法的辅导,然后围绕反腐倡廉教育的研讨课题,组织小组和全班研讨,教师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为学员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三是抓好教学方法,探索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性。方式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需要灵活多样,可以考虑尝试“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开展活动、自学与交流各占教学时间三分之一。通过实践现场式教学,充分利用看守所、监狱等基地,把课堂搬到校外,教师仅就教学点的选择、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教学的组织和点评等方面进行引导。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模拟法庭辩论”,使学员置身于特定情境的实战演练,锻炼和提高思辨能力。还可以采用集体式,由主讲教师精选有关反腐倡廉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章引导学员阅读,介绍有关理论观点,然后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回答学员的提问,学员也可以相互提问和争论反腐败方面的问题。

四是认真总结经验,搞好反腐倡廉教育的教学评价。既要对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效进行总结评价,又要对教师个体的参与和成果进行评价。活动过程中要做好观察记录,关注活动进程和教师、学员参与反腐倡廉教育专题讨论的态度和水平。要及时发现、推介有效的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调整活动计划。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分析总结活动本身的方式方法,为下一步反腐倡廉教育教研的创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志杰,孙敏.充分发挥党校廉政教育的阵地作用[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11).

[2]邵景均.廉政教育实效性探索[J].人民论坛,2010(11).

[3]王理想,关建军.如何加强廉政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15).

[4]张全生.论廉政教育的分层分类[J].唯实,2010(6).

[5]张传辉,姚远.论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思想[J].社会科学,2010(2).

[6]李晓梅,李晓红.论伦理学视域下的廉政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龙溪虎.对建国后廉政教育的管窥与反思[J].求实,2009(7).

[8]段龙飞,任建明.香港廉政公署反腐败教育战略的具体实践[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

[9]徐成宝.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廉政教育手段[J].学习月刊,2009(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