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类型及调控策略

乔陆印 刘彦随 杨忍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第07期

摘要: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主导着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从全局上掌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变化与空间格局,进而制定宏观调控策略,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新农村、优化村镇建设格局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该文利用全国农村居民点栅格数据(1km×1km),基于“公里格网.县域.省域”的不同空间尺度,通过构建和运用综合指标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1995--2005年间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数量特征、变化地域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指标法综合考虑了总变化率、净变化率及份额修正,将全国县域农村居民点变化类型划分为增长型活跃区、增减平衡型活跃区、减少型活跃区、变化迟缓型区等4种类型,避免了单一指标将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区与小规模分布区因变化速率相当而划为一类的缺陷(实际上变化量与变化活跃程度差异巨大),同时较好地消除了部分区县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2)4种类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大城市周边,低值区集中分布在华中、西南、青藏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区域。3)4种类型区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对应不同的国家宏观战略区,宜采取针对性的调控策略。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地区整治农村居民点综合指标法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51027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0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