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方案

    人类历史表明,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困境是一个普遍性命题,而如何回应该普遍性命题则是一种个殊化命题,即"修昔底德陷阱"不必然会发生。"修昔底德陷阱"是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学术推论或学术猜想,因其理论缺陷无法给出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

  • 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强化与理论追问——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切入

    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根本前提,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重要保障,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环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内在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和发挥"最大优势"的现实依托。党的之所以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其具体指向的行动逻辑就是要通过党内法规的发展完善,强化对权力的监督...

  • 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

    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产生是时代、民心和形势所趋,是党情所处的重大历史发展阶段的呼唤,是国情所处的重大历史发展阶段的催生,是世情所处的重大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深刻认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品格特色:实践现实性和问题导向性相统筹,奠定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基;...

  • 阮元“韵偶”文学观与古典散文理论管窥

    阮元对韵偶理论的阐述,是以清代中后期的骈散之争为诱因,主观目的出于为骈文正名,但客观效果已超出学派纷争的范围,触及到古典散文的基本规律。通过梳理"文"的含义,彰显出古代"大文学"概念下"文"的歧义与贯通;对韵偶之法追根溯源,不仅找到它的经学渊源,也揭示出古典散文的韵偶规则;对章句平仄、奇偶的剖析,为深入考察古文的语感节奏及其与...

  • 中国文学语言三段论

    学术界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划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从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来看,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应该划分为"殷商古语""文言"和"白话"三个阶段。"三分法"与"两分法"的区别,是将"殷商古语"从"文言"中分离出来。区分"殷商古语"与"文言"的主要理由是:"文言"时代的人们读不懂"殷商古语";"殷商古语"与"文言"在...

  • 《唐宋八大家文抄》方应祥本发覆

    崇祯元年(1628年),浙江衢州人方应祥以茅坤幼子茅维所藏的茅坤手批原本为据,在西湖小孤山小筑社成员的协助下,对万历七年(1579年)茅一桂初刻本作了全面的修订,并首次附入《五代史抄》二十卷和《新唐书抄》二卷。崇祯四年(1631年)的茅著刻本全面吸收了方本的校刊成果,其新增凡例甚至一字不易地照抄方本,却对方本只字不提。有清一代,方本鲜...

  • 论中国古代前史书纪时方式的演变

    时间是历史事件基本的叙事元素,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成熟离不开时间观念以及纪时方式的不断演进。甲骨文的纪时方式尽管与后代差异较大,但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周代金文已经发展出与后代非常类似的基本定型的以"年、月、日"为顺序的纪时方式,这种纪时方式的演变和成熟对后代编年体史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 部门法学领域的法律实证研究——基于文章和课题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在部门法学领域正日趋广泛地被运用,但仍必要对部门法学实证研究的理论内涵和发展状况进行清晰认知。从对相关文章和立项课题信息的统计中,可以窥知其总体发展态势、内部发展差别、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期刊和研究热点等六个方面情况。研究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研究方法得到法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学者数量相对增多并形成群体...

  • 缓刑适用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基于1039个(盗窃)样本案例的实证分析

    刑罚轻缓化是世界性的大趋势,中国也漫步其中,缓刑则是刑罚轻缓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以与民众"亲密度"非常高且侵害法益相对单一的盗窃罪为例,刑罚结构、刑罚理念、价值观念、法律文化在宏观层面对盗窃案件的缓刑适用发挥着间接的影响力。另外,通过对1039份样本案例的二元及多元抽样分析,结果显示:前科情况、共同犯罪、认罪态度、受害人数量、...

  • 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的错位:类型、因素与启示——以热点案例为例证的分析

    在中国古代,由于官民共享儒家实质正义观,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共同契合于情理型司法判决当中。在现代社会转型期,随着中国法治以建构方式的推进,二者虽出现错位,但属正常现象,而非法治危象。二者之间的错位存在明知故判型、无意判决型以及结构性错位、冲突性错位等类型化存在。二者之间的错位除却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思考标准的二元化等因素造成外...

  •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

    文章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劳资关系调整的内在机制和历史逻辑,指出伴随着全球新自由主义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建立,生产的全球化布局推动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服务化、企业经营的"业务外包"以及更加灵活的雇佣劳动合同等策略使资本取得了支配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对以传统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

  •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五大原理”

    文章通过对我国近三十年来实行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出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五大原理",并以此为分析工具,提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是在治理结构上继续完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离;二是在分配制度上继续推进剩余索取权层级分解和利益驱动力聚合;三是在责任制度上实行权责利对等配...

  • 位移运动的矛盾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基础问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的深刻运用。反观当前的哲学教科书,对"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论述存在问题。恩格斯从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出的经典论述是深入人心的,但是他所采纳的黑格尔的位移运动命题"物体在这个地点而同时又不在这个地点"已被现代科学所否证...

  • 马克思身体哲学何以可能——从现实基础到理论进路

    身体哲学是与意识哲学相对的哲学范畴,但在传统意识哲学中,身体一直是被鄙视和贬黜的对象。马克思对身体的关注和思考,既有其理论方面的独特根源,也受到破败的现实境遇之触动。凭借对身体的现实遭遇和理论困境的批判性思考,马克思意识到,必须把真实的、完整的和统一的"身体"确立下来。而对身体问题的妥善解决,同时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

  • 马克思的“边缘”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俄国农村公社为例

    马克思关于非西方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文章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通信,通过探讨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原因、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可能性以及马克思关于俄国发展道路的观念转变等,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涵的不断拓展。"边缘"研究孕育出解读马克思的新策略,这种新策...

  • 文化授权:文化产业价值链与生产经营机制的创新

    文化授权是将原创性的文化作品进行创造性复制,并对所蕴含的知识产权进行授权开发和利用,形成多元文化产品的过程。作为一项文化生产活动,文化授权通过优化存量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最终实现供给动态平衡。文化授权的推进使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生成与汇集,形成价值链。由文化资源、符号转化、产权授权等七个环节构成的文化授...

  • 美国文化扶持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文化扶持政策的本质是竞争性保护,即在保护性规制的框架下定向引入市场竞争,促进行业繁荣。政府通过社会资金集聚、资源精准导入、财政引导和运营费用减免等方式扶持文化机构,形成了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体系。从结构上看,身份识别、社会资源的动员和引导、财政性投入作为主要的政策关节,在设计孕育中既经历了公共政策演化的一般阶段,又与以经济...

  •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文化应用

    民族村寨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智慧,将其应用于社会治理,可从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约束力三个维度切入,同时应注意其时代、区域及对象的适应性。运用民族村寨文化创新社会治理,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其次是着力培育村寨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最后是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民族村寨文化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机制。

  •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构造论

    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接受司法审查时应该遵循内在规律。按司法审查运行流程可分为三步,启动程序是首要,审查强度是中间,审查结果是终结,依次呈现立体化的推进过程。在启动程序阶段,表现为法院依职权主动审查和依当事人申请被动审查,后者在我国现行立法中被限定为一并请求审查,直接起诉则处于缺漏状态;在审查强度阶段,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合法性审查...

  • 侮辱国歌行为的入罪分析:基于《刑法修正案(十)》的解读

    刑法修正案(十)新增侮辱国歌罪是《国歌法》的配套性立法选择。公然侮辱国家象征的行为不仅可能毁损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还会伤害其社会归属感,因此入罪侮辱国歌的行为旨在维护国家的权威和社会的团结。公然侮辱国家象征的行为还直接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和否定守法公民的规则意识。新增罪名周延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调整范围旨在维护宪法及法律权威...

  • 科学规范的公平性价值基础

    通过分析价值与规范的哲学关系辨明默顿科学规范理论中的"制度化的价值"概念,从而厘清价值与科学规范的逻辑关联。重申科学规范的价值基础随时代而变迁,指出引入新价值的必要性。文章基于四大经典科学规范,结合社会变化,对公平性成为科学规范价值基础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论证。

  •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掌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动权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新挑战。为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在充分了解移动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其资源优势,从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提升素养、增强合力、完善机制等方面入手,提...

  • 大学治理中的主体结构形态及理性检视

    当下,基于理论的发展和事实的推动,大学治理中的主体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关系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对结构的描述与分析显然要分析其关系并对其进行理性检视。对于大学治理中多元主体结构而言,它所形塑的关系范式主要分为内部关系结构和外部关系结构两个部分,前者以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生参与"模式为目标,...

  • 政治人格养成机制研究——以青年学生党员为证

    青年学生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体视角、群体视角以及现实视角三方面分析青年学生党员的政治人格内涵,多向度解读青年学生党员的和谐政治人格,分析其和谐政治人格的生成机制,在实践层面阐述青年学生党员和谐政治人格的养成路径,引导青年学生党员主体自觉的政治信念与个性体验的政治参与相统一,进而在多元社会思潮中...

  • 包容性发展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困境与突破

    过去的十余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价值取向、"耦合"关系和人才衡量标准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摇摆。这些摇摆不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不清晰难以完成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使命,人才培养模式不具特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质量评估标准不科学难以实现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

  • 虚拟生存视角下的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研究

    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虚拟生存环境,其特征有公共交往的扩大、公共参与途径的拓宽以及公共生活关注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网络时代中领军力量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个人原子化程度的加深、人文精神的消解和网络道德自律性的缺失,进而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此,文章认为培育大学生公...

  • 传承 开拓 创新——《学术论坛》改版、改革敬告作者、读者

    《学术论坛》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辟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栏日。20l7年起由月刊改版为双月刊,每双月10日出版。本刊白1978年创刊以来,承蒙各界厚爱与大力支持,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广...

  • 稿约

    1.本刊不收取版面费或者其他任何费用。欢迎视角新颖、见解独到的高质量学术稿件,尤其欢迎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专题化的策划、研究。导向明确、资料详实可靠、前瞻性强的优秀学术论文优稿优酬。文章篇幅10000-20000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