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

李克南 杨晓光 慕臣英 徐华军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升高明显,这一变化对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51—2010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分析比较后一时段冬季温度升高对中国冬小麦的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和春性4种类型品种种植北界和种植南界的空间位移及可种植面积的影响。[方法]依据制约冬小麦正常越冬的冻害指标和影响春化天数指标确定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的北界和南界;采用hrcGIS软件绘制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区域及种植面积变化。[结果]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冬小麦强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宁夏一甘肃及河北一辽宁北移趋势最明显,分别北移200km和100km,其种植南界东部地区北移趋势大于西部地区,在江苏和安徽等地移动90km,强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36.24万km2;冬小麦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山东一河北变化明显,向北移动310km,种植南界在贵州毕节~习水地区向西推移趋势明显,西推95km,冬小麦冬性品种可种植区域共增加17.75万km2;冬小麦弱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交互之处变化明显,北移120-370km,西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种植南界呈略微北推趋势,冬小麦弱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15.70万km2;冬小麦春性品种种植北界在江苏、安徽和河南变化明显,北移230km,而西部地区不明显,春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23.44万km2。华北北部地区以强冬性品种为主,华南地区以春性品种为主,河南、山东和四川等地区冬小麦可种植冬春性品种类型较多,以冬性和弱冬性品种为主。[结论]由于中国冬季温度明显升高,较1951—1980年,1981—2010年冬小麦不同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北界北移趋势大于南界移动趋势,种植区�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冬春性种植界限冻害风险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3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1001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期刊

¥1288.00

关注 25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