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8篇

时间:2023-07-02 08:23:54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人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实施策略

一、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研究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招聘形式也开始多样化。网络、报刊、招聘会,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并没有固定的用人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在某个时期缺乏某个职位的员工,才进行招聘。所以很多的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每一次招聘。甚至一些人事主管根本就不懂得招聘。其实招聘工作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因为能否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否则中小企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将很难生存下去。

二、中小型企业人才招聘发展现状分析

1.缺乏计划性。企业每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应明确指出。中小企业人员的配置缺乏计划性表现在没有与企业的短、长期目标相结合,只关注眼前的人员需求,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变化与发展没有预见,造成雇佣上的失误,形成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2.面试过程不合理。对于中小企业的面试而言,一般经过初次面试和复试两道程序,即人力资源部负责初次面试,用人部门进行复试,而复试的结果决定着录用人选。通常,在面试问题的设置上,面试考官基本没有仔细考量过,喜欢随机发问,至于问题的目的和考察求职者哪一方面素质,考官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往往根据“第一印象”的偏好做出判断,印象好的多问些,相反则草草结束面试。3.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人员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而言,招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民办高校的陆续出现致使应往届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所以不少中小企业错误认为招到一个合适的人非常容易,反映在招聘工作中,思想上不重视,准备不充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结果往往导致招聘工作以失败告终。4.招聘渠道相对单一。人才招聘的渠道有很多种:现场招聘会、劳动力市场、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校园招聘、平面广告招聘、内部选拔、熟人推荐等等,每种招聘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以及人才储备的倾向性。例如,技术工人和一般办事人员可以到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校园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高级专业人才则可委托猎头公司进行物色。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多采用参加现场招聘会、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熟人推荐等传统的招聘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招聘渠道,无形中减少了人才选择的范围,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三、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招聘存在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的多一些。在企业招聘工作中之所以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因为招聘中的信息有两类:一类为公共信息,即应聘方和招聘方都知道的信息;另一类为私人信息,即应聘者自己知道而招聘方不了解的信息。如个人品德、实际能力、求职动机、性格爱好等。在信息不对称的招聘市场上,应聘者掌握着私人信息,而招聘方只能根据公共信息来进行判断,故应聘方处于信息的强势而招聘方处于信息的弱势。2.招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1)无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当前我国企业在招聘时,并没有系统性的人才需求计划作为前提,只是凭借当前的人员需求,盲目地开展工作。企业因为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在招聘的过程中出现模糊的人才需求。(2)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在我国很多的企业中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报告,对岗位性质的调查和说明是空缺,招聘人员不能更好地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还有一些企业的职位说明书每年都一样。他们的人事管理人员常常利用过去的职位说明书来协助招聘工作并以此提出对招聘人才的要求,这样往往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绝企业所需要的人才。3.招聘实施过程不合理 。

四、中小型企业招聘问题实施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负责为其优化配备所需的人力。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到组织中去。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区别开来.强调以人为本.合理的开发与管理,激发人的潜能,达到企业和人的双赢。2.正确认识做好招聘工作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招聘通常被界定为组织以发展和吸引潜在雇员为主要目的而采取的所有行动的总称。是人才引进机制.是人力资源工作流程的开端部分。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招聘是实现人力资源充足供给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甄选之问的桥梁,是组织形象的丁程,是招聘最终将人和组织联系在一起的。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是完善与招聘工作密切相关的前期工作——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详细的职务说明书和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并及时给予更新。其次是建立企业的人才库。通过建立人才库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企业招聘的时间,节约招聘的费用,规范整个企业的招聘工作。第三是做好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感觉到长期工作后技能老化,职业发展出现瓶颈,最终不得不离开企业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势必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因此企业有必要对重要员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加强其技能培训,使其与企业共同发展。4.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招聘队伍是企业的一面广告,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同时其个性特点、个人修养、能力层次往往影响到优秀人员应聘该企业的决心,决定着招聘质量。招聘人员需要诚恳、热情、友好而富有同情心,同时需要对本企业很熟悉,言行举止要能代表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在安排招聘工作时,应针对应聘人员的心理特点,通盘考虑招聘工作人员的个性特点、个人修养、知识能力结构和年龄层次,使其合理搭配,形成理想的层次分布,全面提高人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5.合理安排面试,防止偏见。其实,面试也是一门艺术,其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今后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安排面试,防止面试出现主观偏见。一般而言,面试需要完成的任务有:评估应试者干好工作的能力、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评估应聘者是否实事求是;预先介绍工作情况,做诚实的企业形象宣传,完成对应试者的剖析。在评价应聘者时,可以采取公用测试、心理测试,角色扮演等方法。同时面试完后,让应聘者等待结果。此间一定要搞好面试者的招待工作,不可冷淡求职者,借此机会继续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与求职者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以树立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嘉星.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8).

[2]杨文京.中小型企业怎样有效开展招聘工作[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4).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2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招聘问题;解决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63

[中图分类号] F272.92;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10- 02

0 引 言

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招聘工作中都存在问题,制约中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相关招聘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中小型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进而优化中小型企业的招聘机制,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中小型企业招聘意义

在中小型企业实际发展期间,招聘是企业获取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并且根据其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工作数量与质量,在科学甄选招聘信息之后,聘用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岗位分配,进而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效率。由此可见,招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创新与知名度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才能达到良好的招聘效果。

2 中小型企业招聘问题

当前,多数中小型企业在实施招聘工作期间,经常会出现影响其实际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在中小型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基础工作较为忽视,不能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与分析工作,主要一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少与战略匹配的规划,在人力资源管理期间,只有发现企业中缺少合格的工作人员之后,才会考虑招聘事宜或是培训工作,导致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影响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

其次,缺乏良好的用人理念。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还没有对岗位职责进行界定,导致中小型企业无论招聘什么职位的工作人员,都会利用“高学历”的标准实施招聘工作,忽视了应聘人员的潜能,导致一些优秀人才无法进入到企业中,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招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当前,多数中小型企业对招聘工作较为忽视,不能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招聘工作人员执行工作,导致招聘效果较低,不能招聘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同时,中小型企业的形象是由招聘人员为应聘者留下第一印象决定的,如果中小型企业不能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实施招聘工作,就会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不仅达不到一定的招聘效果,还会损害企业形象。

3 中小型企业招聘问题解决对策

中小型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必须要重视招聘工作的实施,确保可以提高中小型企业招聘工作实施质量,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 完善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基础工作

中小型企业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聘用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还要全面分析招聘岗位,并且设置岗位说明书,使得招聘与应聘人员都能有着良好的工作计划。

3.2 提高招聘人员专业素质

中小型企业招聘工作需要专业高素质招聘人员的支持,在实际招聘期间,只有良好的公关形象,才能确保企业的对外形象符合相关标准。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根据招聘人员的个性、修养与基础知识结构等对其进行任务的分配,全面发挥人力资源招聘者的优势,同时,还要建立招聘人员培训模式,使得招聘工作人员得到阶段性专业知识的培训,进而提高其专业素质,达到良好的招聘效果。

3.3 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

在中小型企业招聘期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确保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招聘工作中,进而提高其用人效率,此时,要正确对待企业的每一名应聘者,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感谢,进而提高其用人质量。同时,对于落选人员,还要将其资料录入人才备用库中,确保可以提高其长远发展效率。

3.4 创新人才招聘方式

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实施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工作之外,还要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确保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招聘人才,例如:在知名高校中、网络信息平台中设置招聘方案,使得应聘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到企业中应聘,进而提高其发展效率。

4 结 语

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发挥招聘工作的作用与优势,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小型企业招聘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招聘理念,为应聘人员营造良好的空间,使得中小型企业招聘工作质量有所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文靖.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206.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3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出现,在社会的就业,创新等领域所占的比重也都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招聘的问题一直都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问题的成因还有具体的问题的解决的办法都具体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才招聘;问题与对策

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但是中小企业的人才的招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今,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头。人才招聘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的经营和发展。针对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对相关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分析。

1 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1.1人才的定义

企业一般把可以进行正常的思考以及具有相应的劳动能力的人统称为人力资源。而人才指的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的知识以及特殊的技能,应用这些技能可以为企业做出创造性的劳动来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工作者,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属于能力较高的劳动者。这些人的存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日常的工作的开展,企业战略方向的制定都是需要具体的人来完成,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来为企业工作可以相应的在市场竞争中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由于企业本身的规模限制,发展空间以及相应的工资薪酬这些方面都不能和大的企业相提并论,在人才的招聘中也就具有先天的劣势。

2 我国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所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相应的重视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企业新招进来的人才,一般都是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着三大基本步骤,我们的企业往往都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绩效考核上面,并没有对于企业的发展来安排合适的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往往是出现了职位空缺以后才开始招人,平时并不会进行相应的人才的储备工作,这种招聘一般都是比较匆忙的,这种时候的话一般把人招满就是完成了任务了,对于招聘的人的素质并没有很好地保证。

2.2企业的招聘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

有些中小企业本身的企业就不完善,也并没有专门的人才储备方面的概念,仅仅以为人力资源就是关于做工资单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这类的行政性的工作,这样的企业里面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都是一片空白的地带,相应的人才招聘以及对于招聘的管理也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这些都会使得企业的相关的工作受到损失。

2.2.1企业对于招聘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

任何的一次招聘工作中,数量的要求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才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很多的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规划,招聘工作的开展完全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和考核的标准,往往是在职位突然空出来以后才开始进行招聘,但是又没有对于需要招聘的岗位的系统性的认识,招聘的随意性比较大,不仅招聘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会给别人留下自身企业的不好的印象。

2.2.2企业的招聘的方式过于依赖传统渠道

招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毕业双选会,人才招聘市场,相关人员推荐以及企业的内部选拨等等,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如今的互联网技术也给企业的招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以选择的人数和可以选择的地域,网络上相关的招聘网站所提供的广大的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体工具的兴起也给企业的招聘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3 对于具体的做好中小企业的招聘工作的对策

3.1使得人力资源部门重视招聘工作的开展

人力资源工作的主要的工作一般包括相关职位的分析、招聘人员、培训人员和工作后的绩效考核。这都是有着严格的流程的,通过对于职位的分析来制定招聘岗位的要求说明,然后据此制定招聘计划,招聘进来以后通过相关的考评来确定合理的报酬,再在具体的工作中考核绩效并通过培训,开发员工的潜能,进而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3.2应用标准化的招聘流程来进行招聘工作

招聘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企业投入适当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对于相应的具体的流程做好相关监督工作,招聘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成立专门的招聘小组来负责具体的招聘的工作,以及需要公司的其他部门予以相关的配合,来同心协力的完成找招聘工作;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就需要招聘的具体的负责人员对于需要招聘的岗位,人数还有相关的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招聘中的问题,流程,笔试,面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的细节做出计划;在面试的过程中,也要抱着人才与企业互相选择的心态,对于有意向的人才给予相应的按照流程来进行严格的考核。

3.3利用尽可能多的招聘渠道来解决企业的人才招聘的问题

企业的招聘部门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的关注来之各个渠道的招聘的信息,从而就可以对于各个渠道的在招聘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到时候自身企业需要招聘人员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在有的招聘的时候,一些很优秀的人才,由于时机不对或者其他的各种的原因而不能够被招聘到企业内部来的话,也要做好相关的资料的保存的工作,以便于将来还有可能进行相关的合作。

3.4着力于企业本身的各方面的建设来吸引人才的加盟

招聘工作的管理和相应的流程的优化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招到好的人才,但是如果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招聘的问题,企业本身也需要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岗位的条件,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开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的一些硬件上的劣势,做好相应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制度化的改造,这样才有可能使得企业向现代的公司治理模式转变,然后有助于公司的进一步的做大做强,那个时候人才也就更加愿意过来了,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

4 结语

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的问题,企业需要有意识的完善自身企业的管理制度,革新管理的理念,培养可以吸引到人才的企业的文化,独特的管理的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来做好相关的工作,使得可以吸引到人才来公司就业,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话,企业可以完善一些招聘上的手段,进行一些管理上的优化来改善企业由于具体的操作上的问题而招不到人才的现象。只有短期的手段和长期的企业优化两方面的工作一起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人才招聘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4

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模块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当前有关风险管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并对招聘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与解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达到有效识别及规避招聘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招聘;风险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招聘决策失误,未完成招聘或者招入了非理想的员工,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分支。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研究及预测,辨识风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并降低危害的影响力,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规避招聘风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从甄选到录用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及时间,因此对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及其防范应足够重视,从而为后续的绩效、薪酬、培训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招聘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并衍生系列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概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最早发端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人力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成为了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20世纪70年代早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和心理层面,透过对员工行为和心理的观察来探讨其对生产力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等。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实践与拓展,被许多企业认同和接受,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模块之一。企业希望通过招聘会、网络媒体、猎头等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更新企业血液,提高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但招聘所致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20世纪末,科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因素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非理性始终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二是人由于目光短浅,无法胸怀大局,会忽视整个企业的发展;三是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为决策制造了麻烦。2009年,罗宾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预测的,比如说企业招聘时发生的招聘渠道及招聘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类是能够部分预测的,如薪资分配矛盾带来的问题;第三类是完全不可测的,举例来说,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突发性风险。

2.企业招聘风险。

关于企业招聘风险的理论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就首先提出人力资本在投资方面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鲍里斯•格鲁斯伯格通过深入研究24家银行,与86位分析师和他们的主管进行了160小时的面谈后得出以下结论:为降低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源获取的效率,企业应当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并最大程度通过内部的人员调动及分配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从外部招聘人员,这样能够充分盘活人力资源,使得其得到有效利用;也有从背景调查角度研究管理招聘风险的相关方式,MarkHinton认为在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应聘人员过去的工作经历以及教育背景、个人道德品质等的了解,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评估。GeoffCook强调合约的签订对被招聘人员的约束作用,且需重视招聘前的人物背景调查和员工上岗后的工作绩效反馈。学者KathleenDoheny认为:“在控制招聘风险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招聘所带来的风险。”前人的理论研究已比较全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招聘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研究

1.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

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是指由于招聘者的主观偏误和评测方法及手段不当而导致的人才选取出现偏差。在招聘过程中,传统的面试管理者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询问,简单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征、是否容易管理以及与企业短期计划的契合程度来判别人才,对应聘者的长期工作能力考察并不充分。且招聘者由于主观上的评测误区,对于那些经历过多次招聘,有着娴熟面试技巧,但工作及实践能力低下的应聘者往往无法有效判别其真伪,因此降低了评测的准确率。人才甄别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招聘者的要求很高,企业必须首先挑选出优秀的招聘者才有可能甄选到真正的人才。

2.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

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首先体现在招募人员时费用开支巨大,美国企业在一名雇员身上花费的招聘费用高达五万美元。假如能够选拔到适合的人才,人才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成本投入的收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企业获得的回报会随着人才增值越来越大。但招聘到不合适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会使得招聘成本难以回收,更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控制员工招聘成本,做好人才价值分析,提升企业招聘活动的成本收益率。

3.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

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是指招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渠道选择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的渠道存在不同的风险,现阶段企业面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招聘,但这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互联网鱼龙混杂,其信息有可能具有欺骗性,传统的招聘由于面试和测评等环节,提高了招聘的信度和效度,但同样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招聘渠道必须要多种方式并存,线上线下并行,以减少风险。

4.招聘的法律风险。

招聘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员工和企业在知情权缺失的情况下建立劳动关系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一旦招聘过程中出现争议,就会有产生法律风险。首先在处理争议时,双方都会耗费时间成本,而如果频繁发生劳动争议,会对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将妨碍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假如出现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中损害原单位的利益等问题,同样会给本企业带来法律纠纷。此外,薪资问题、员工试用期限的确定、违约赔偿金、竞业禁止等问题也容易引起法律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人员招聘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管理招聘风险应考虑的因素

前文对招聘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包括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等,对各种招聘风险的控制及其规避非常复杂,只有预先制定详实的防范对策才能奏效,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

1.降低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是影响招聘回报率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人才招聘成本及其他关联环节付出的成本。企业必须重视招聘成本管控,并尽量降低招聘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形成本包括招聘的直接开销和间接开销,包含信息、广告费用和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无形成本指招聘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职位空缺成本等。企业在规避招聘风险时,应牢记管控招聘成本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

2.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规避招聘风险是为了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假如规避风险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风险,而且其危害性超过了之前规避的风险,那么风险规避是失败的。各个因素间的关联性是规避招聘风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权衡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预测。当然这不仅仅需要对既有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还要对规避既有风险措施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互联网+”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加速了传播速度,扩大了波及面,要警惕细节因素可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管理

1.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

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的类别和层次,建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和胜任力的用工标准,按照“人岗匹配”原则,选择潜在收益最大的员工。通过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科学地确定招聘申请、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程序,合理选择心理测评、公文筐、无领导小组面试、评价中心等技术手段,可以使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动机以及与岗位要求的契合程度,进而提高招聘的质量和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招聘人员的主观臆断,降低招聘失败的风险。因此,规范的招聘制度对规避招聘风险很有意义。

2.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招聘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应聘者具有信息优势,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造假行为,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因此,无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信息获取量的大小,还是应聘者对招聘企业信息掌握的多寡,都需要有一定的对称性;一旦信息严重失衡,招聘环节经常会出现问题,使得招聘效率降低,风险被扩大化。如何运用科学的招聘及测评方法,减少信息失衡是招聘风险规避环节必须注意的问题。

3.优化招聘安排。

企业招聘工作安排对招聘风险的规避也有直接影响。企业在招聘时需要对人才的任职资格进行筛选,通过细化筛选条件,提高招聘效率,选取最适合的人才。另外,企业在职位公告中可以设置一些让求职者进行自我筛选的条件,以便求职者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这既能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也能提升应聘者求职成功的几率。招聘时要做好信息,应根据招聘岗位目标群体的特点合理选择网站、报纸、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和熟人推荐等信息渠道,有效地向目标求职者传递信息,提高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概率。

4.熟知和使用法律。

要熟知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及当前企业所在地方的相关法规,避免因招聘人员自身的问题而引起的劳动纠纷。企业要提高法律风险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手段的水平。企业招聘人员应规范招聘运作的各项流程,在最终签订合同前需要详细了解被招聘者之前的雇佣关系和相关背景。同时,要善于使用法律规避招聘中的相关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人才招聘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会有大量的成本投入,其效果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和企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一些主客观因素,招聘风险客观存在,使招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提升招聘质量和合理规避招聘风险成为招聘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强化招聘风险意识,规范招聘管理制度程序,采取科学的人才甄选手段,精通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招聘风险,提高招聘的成本收益,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李齐放,刘志峰.人员聘用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4):120-123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招聘 风险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招聘决策失误,未完成招聘或者招入了非理想的员工,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分支。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研究及预测,辨识风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并降低危害的影响力,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规避招聘风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从甄选到录用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及时间,因此对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及其防范应足够重视,从而为后续的绩效、薪酬、培训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招聘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并衍生系列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概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最早发端于欧美,20世纪60 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人力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成为了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20世纪70年代早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和心理层面,透过对员工行为和心理的观察来探讨其对生产力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等。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实践与拓展,被许多企业认同和接受,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模块之一。企业希望通过招聘会、网络媒体、猎头等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更新企业血液,提高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但招聘所致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20世纪末,科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因素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非理性始终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二是人由于目光短浅,无法胸怀大局,会忽视整个企业的发展;三是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为决策制造了麻烦。2009年,罗宾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预测的,比如说企业招聘时发生的招聘渠道及招聘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类是能够部分预测的,如薪资分配矛盾带来的问题;第三类是完全不可测的,举例来说,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突发性风险。

2.企业招聘风险。关于企业招聘风险的理论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就首先提出人力资本在投资方面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鲍里斯・格鲁斯伯格通过深入研究24家银行,与86位分析师和他们的主管进行了160小时的面谈后得出以下结论:为降低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源获取的效率,企业应当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并最大程度通过内部的人员调动及分配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从外部招聘人员,这样能够充分盘活人力资源,使得其得到有效利用;也有从背景调查角度研究管理招聘风险的相关方式,Mark Hinton 认为在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应聘人员过去的工作经历以及教育背景、个人道德品质等的了解,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评估。Geoff Cook强调合约的签订对被招聘人员的约束作用,且需重视招聘前的人物背景调查和员工上岗后的工作绩效反馈。学者Kathleen Doheny认为:“在控制招聘风险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招聘所带来的风险。”前人的理论研究已比较全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招聘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研究

1.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是指由于招聘者的主观偏误和评测方法及手段不当而导致的人才选取出现偏差。在招聘过程中,传统的面试管理者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询问,简单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征、是否容易管理以及与企业短期计划的契合程度来判别人才,对应聘者的长期工作能力考察并不充分。且招聘者由于主观上的评测误区,对于那些经历过多次招聘,有着娴熟面试技巧,但工作及实践能力低下的应聘者往往无法有效判别其真伪,因此降低了评测的准确率。人才甄别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招聘者的要求很高,企业必须首先挑选出优秀的招聘者才有可能甄选到真正的人才。

2.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首先体现在招募人员时费用开支巨大,美国企业在一名雇员身上花费的招聘费用高达五万美元。假如能够选拔到适合的人才,人才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成本投入的收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企业获得的回报会随着人才增值越来越大。但招聘到不合适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会使得招聘成本难以回收,更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控制员工招聘成本,做好人才价值分析,提升企业招聘活动的成本收益率。

3.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是指招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渠道选择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的渠道存在不同的风险,现阶段企业面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招聘,但这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互联网鱼龙混杂,其信息有可能具有欺骗性,传统的招聘由于面试和测评等环节,提高了招聘的信度和效度,但同样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招聘渠道必须要多种方式并存,线上线下并行,以减少风险。

4.招聘的法律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员工和企业在知情权缺失的情况下建立劳动关系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一旦招聘过程中出现争议,就会有产生法律风险。首先在处理争议时,双方都会耗费时间成本,而如果频繁发生劳动争议,会对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将妨碍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假如出现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中损害原单位的利益等问题,同样会给本企业带来法律纠纷。此外,薪资问题、员工试用期限的确定、违约赔偿金、竞业禁止等问题也容易引起法律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人员招聘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管理招聘风险应考虑的因素

前文对招聘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包括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等,对各种招聘风险的控制及其规避非常复杂,只有预先制定详实的防范对策才能奏效,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

1.降低招聘成本。招聘成本是影响招聘回报率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人才招聘成本及其他关联环节付出的成本。企业必须重视招聘成本管控,并尽量降低招聘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形成本包括招聘的直接开销和间接开销,包含信息、广告费用和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无形成本指招聘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职位空缺成本等。企业在规避招聘风险时,应牢记管控招聘成本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

2.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规避招聘风险是为了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假如规避风险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风险,而且其危害性超过了之前规避的风险,那么风险规避是失败的。各个因素间的关联性是规避招聘风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权衡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预测。当然这不仅仅需要对既有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还要对规避既有风险措施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互联网+”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加速了传播速度,扩大了波及面,要警惕细节因素可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管理

1.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的类别和层次,建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和胜任力的用工标准,按照“人岗匹配”原则,选择潜在收益最大的员工。通过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科学地确定招聘申请、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程序,合理选择心理测评、公文筐、无领导小组面试、评价中心等技术手段,可以使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动机以及与岗位要求的契合程度,进而提高招聘的质量和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招聘人员的主观臆断,降低招聘失败的风险。因此,规范的招聘制度对规避招聘风险很有意义。

2.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招聘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应聘者具有信息优势,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造假行为,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因此,无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信息获取量的大小,还是应聘者对招聘企业信息掌握的多寡,都需要有一定的对称性;一旦信息严重失衡,招聘环节经常会出现问题,使得招聘效率降低,风险被扩大化。如何运用科学的招聘及测评方法,减少信息失衡是招聘风险规避环节必须注意的问题。

3.优化招聘安排。企业招聘工作安排对招聘风险的规避也有直接影响。企业在招聘时需要对人才的任职资格进行筛选,通过细化筛选条件,提高招聘效率,选取最适合的人才。另外,企业在职位公告中可以设置一些让求职者进行自我筛选的条件,以便求职者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这既能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也能提升应聘者求职成功的几率。招聘时要做好信息,应根据招聘岗位目标群体的特点合理选择网站、报纸、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和熟人推荐等信息渠道,有效地向目标求职者传递信息,提高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概率。

4.熟知和使用法律。要熟知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及当前企业所在地方的相关法规,避免因招聘人员自身的问题而引起的劳动纠纷。企业要提高法律风险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手段的水平。企业招聘人员应规范招聘运作的各项流程,在最终签订合同前需要详细了解被招聘者之前的雇佣关系和相关背景。同时,要善于使用法律规避招聘中的相关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人才招聘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会有大量的成本投入,其效果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和企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一些主客观因素,招聘风险客观存在,使招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提升招聘质量和合理规避招聘风险成为招聘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强化招聘风险意识,规范招聘管理制度程序,采取科学的人才甄选手段,精通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招聘风险,提高招聘的成本收益,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李齐放,刘志峰.人员聘用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4):120-123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6

网络招聘(InternetRecruiting,Web-basedRecruiting),又叫电子招聘(E-Recruiting)或在线招聘(OnlineRecruiting),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职位信息、收集整理简历、在线面试与在线测评等招聘程序。网络招聘起源于美国,目前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人才招聘的主要方式,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88%使用网络招聘员工。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招聘方式,网络招聘在我国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企业招聘、个人求职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网络招聘在我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广泛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网络招聘行业研究、网络招聘的模式和特点研究及网络招聘的技术研究三方面总结出目前我国网络招聘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我国网络招聘行业研究

在目前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网络招聘的行业发展状况,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状况

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对我国网络招聘发展的宏观环境、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产业竞争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普遍认为我国网络招聘产业发展迅速,并具有巨大潜力。如有学者统计,在我国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实行网络招聘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1998年为29%,1999年为60%,2000年为79%,2006年已达到90%。

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内著名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公司几年来一直关注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状况,其《2007-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企业平均只有8%通过网络招聘,而2005年调查显示过半数以上的高科技企业选择网络招聘方式招聘人才,至2007年调查显示企业采用过和最常采用的招聘方式中,网络招聘超过人才交流会、报纸等传统招聘方式位居首位,分别占34.7%和72.6%。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于2008年历时1个月对30余家垂直网络招聘类网站和超过2000名个人求职者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网络招聘市场的规模增长迅速(如图所示),其中,行业和地方网站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态势。行业网站,也叫垂直招聘网站从行业的角度对网络招聘市场进行细分,网站上企业种类相对集中,方便了求职者的选择,节约了求职者的时间,可以细化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受到欢迎。适合专业性强、门槛高的行业,如建筑、医药等。

2.网络招聘的问题及措施

对网络招聘的问题的研究结论也较为接近,普遍认为其在我国发展历程短,目前面临包括技术、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如武涛(2009)指出我国网络招聘存在信息真实度低、应用范围狭窄、基础环境薄弱、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处理难度大、成功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技术创新和开辟多元化服务的建议。李豫川(2009)在解析网络招聘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网络招聘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技术革新、加强网络招聘立法、建立相关管理机构、采取收费形式促进我国网络招聘的发展。

3.网络招聘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随着网络招聘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有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招聘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如郭素坤、王贵忱(2009)认为互联网发展给网络招聘带来了新机遇,我国的网络招聘产业已由门户时代迈向服务时代,指出招聘网站应该进行两方面战略创新:第一,定位提升到人力资源服务商的高度,以个性化服务为中心;第二,从追求规模到注重整合,从市场细分和专业化入手。宋晴晴、胡正华(2009)针对招聘网站在面向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将个性化推荐系统引入网络招聘领域,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分别面向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双向个性化推荐框架。

三、我国网络招聘的特点和模式研究

1.网络招聘的特点

更多的学者将目光放在了对网络招聘优劣势的研究中,其结论也较为接近,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招聘可以扩大招聘范围,拓展求职者的来源;节省经费,成本低;简化招聘管理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招聘信息的时效性,具有快捷性、针对性、灵活性等优点。但是网络招聘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信息真实度较低;网络普及率不够,应聘人员受限制;信息量大,处理信息难度大;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网络招聘网站的制度和机构。

2.网络招聘的模式

在对网络招聘的模式研究中,很多学者对招聘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萧仲伟(2001)认为网络招聘所涉及的层面应该包括职缺汇总/、求职者应征工作、收取电子简历并有目的地建立公司专属人才库、面试流程安排、面试执行、录取通知、人员到职、招募资料分析等。周斌(2002)认为网络化招聘包括吸引人才、分析人才、联系人才以及最好达成协议几个基本环节,并指出主要通过网上信息、网上人才测评与分类、E-mail或在线联系、人才招聘管理软件处理相关事宜等部分完成。张宝(2005)认为网络招聘可以分为寻找求职者、约见应聘者、录用应聘者三个阶段。陈欣(2005)指出通过网络信息应该按照人员招聘需求计划来确定,通过电子表单填写,做到信息的规划性和数据的标准化;收集求职申请与个人简历一般采用电子邮件与在线填写简历两种方式进行;并且主张在应聘者受理阶段加入背景核实过程,附带在线性向水平测试,系统设置初步筛选的标准和参数,甚至利用智能系统实现关键字筛选,以这些措施提高网络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还有学者从求职者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招聘的模式。如梁盛(2008)在面向包括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市广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全国几十所高校发放的140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求职者选择网站的5个主要因素包括网络熟悉度、期望的工作类型、网络搜索技术、应聘者网申实践、网页内容和招聘实践。

四、我国企业对网络招聘的应用研究

在对我国企业对网络招聘的应用情况的研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应用的技术开发问题和应用的制度管理问题两方面。

1.网络招聘应用的技术

熊军(2006)在研究网络招聘技术关键时指出:技术上的革新和创造可以给网络招聘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宽带网技术、网络招聘管理软件的开发技术等,可以解决网速问题、电子筛选问题、信息处理问题等。魏昭康(2008)采用web应用框架-Struts,整合一些其他先进的Web技术,解决了校园网络招聘系统开发中的众多问题。段国云(2009)从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网络招聘系统可应用的B/S/S(Browser/Server/Server)三层应用模型及其详细的设计方案,认为其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网络招聘应用的管理

苏列英(2003)分析了我国企业运用网络招聘的条件—网络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网络招聘的认同等,指出企业运用网络招聘的制约因素包括人才网站的规范问题、网络安全、企业信息化水平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建设配套措施的对策。周可(2009)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应用网络招聘时存在缺乏网络化系统、资金限制、难以招聘到具有技术但不了解网络招聘的人才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利用网络资源细分求职市场的建议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7

关键词:校园招聘;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88-02 1979年的冬天,受的巨大影响,使在中国已经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和继续,中国由此进入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每年的大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且速度很快。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决策,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企业开始在祖国兴起,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在中国能提供大量人才的地方主要就是全国各地的各类高校,现在很多企业每年都会在各大高校举办招聘会来吸纳企业需要的各种人才。

一、校园招聘概述

(一)校园招聘的概念

所谓校园招聘,是指各种企业直接在应届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园招聘的时间一般9月中旬就开始启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11月和次年的3―4月。

(二)校园招聘的特点

对学生而言,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比较强,因为参加应聘的都是学生,在招聘准备方面只需要针对高校学生这一个团体;成功率高,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招聘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所以相比于那些在社会上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团体来说,他们的要求会相对较少,易于满足:并且校园招聘易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直接交流沟通,便于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正,时效性好。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为企业打造人才储备库,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打造高素质的团体,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企业的宣传,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合理的校园招聘还可以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招聘的观点不正确

现实中很多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前没有正确分析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没有依据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和未来规划,也没有注意企业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招聘数量和性别搭配,只是一味地“跟风”,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也让企业因为一些过高的花销而造成企业的经济各方面的压力,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参与招聘的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的个人素质对整个招聘工作的影响是明显的。大部分学生在招聘会上是第一次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对一个企业了解较少的情况下,招聘人员的素质在他们眼里就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大学生们往往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留下的印象,招聘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整个过程中的素质来评价和推断企业,进而来用自己的认识去评价一个企业的总体状况。有些招聘人员自身就对本企业的文化、管理、技术、岗位需求等方面不清楚,这样就不可能把这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应聘者。甚至有些招聘人员会认为来参加招聘的都是有求于公司的,对待来应聘的人往往态度很差,对于来应聘的大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也都是很不耐烦的回答,这样的招聘人员不仅仅影响招聘工作的质量,而且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利的。

(三)招聘单位的意图不明确

每年都会有很多企业参加校园招聘,目的不是为了招聘人才而是为了某种目的。企业想借着招聘会为自己省去广告宣传费,吸引大学生这个极具潜力的消费群体。企业这么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和文化,但是长久以来也会让学生对这样的企业产生偏见,影响了企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无形中在慢慢失去这样的潜力消费群。在这些企业中更为过分的是把大学生当廉价的劳动力使用,他们招聘应届大学生提前去工作但不签合同,只说进行试用,一旦试用期满,就找各种理由将大学生们辞退,由于本身并没有签订合同,所以学生们只能自认倒霉。

(四)企业招聘没有特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手段

企业在招聘前应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标准。在招聘的过程当中,因为个人的主观性,那些负责招聘的人员对标准的理解不同,操作起来主观随意性比较强。也有很多招聘人员在招聘中对应聘者的取舍并不是根据岗位的需求和标准,而只是参考社会上所谓的招聘基本门槛,有的甚至仅仅凭着对应聘者个人好恶来选择,并不按照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招聘标准,这样就会使许多的优秀人才被自己的竞争对手给抢走了。长久这样,企业不合理的标准使大批人才流失,企业的发展必将面临危机。

(五)选聘人才方式不科学,招聘程序上不严谨和不完整

在一些招聘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只要是研究生我们都要”,这说明应聘人才的不科学性且方式过于简单。招聘人员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但是我们知道学历只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仅仅体现了应聘者的智商,在当今社会里,情商往往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因素,如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另外,校园招聘并不仅仅是摆摊,收简历,进行面试,最后签约这么简单,它还包括很多内容。有些单位忽视了一些招聘信息的严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只是过分地强调过程,这样不科学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六)招聘工作后期的遗漏

很多企业在对新录取的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时,但却忽略对那些没有被录取的员工进行辞谢。企业一直都在招聘过程中努力塑造自己的好形象,但是如果对淘汰的那些应聘者的拒绝方式上做得不到位,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另外在那些暂时没有被录取的员工中也许会有对企业以后发展有益的一些人,企业应妥善处理,这样才能从小细节中体现一个企业良好的形象。试想一下,对于那些没有应聘成功的人员却能收到企业礼貌的拒绝信息,对于他们来说也会体会到这个企业优良的文化,对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以及宣传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企业招聘效果的建议和对策

(一)招聘前期做好充分准备

企业应有专门负责人员招聘的部门,一般为设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它应该在其他部门的配合下制定出合理的人才方案,对空缺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工作分析,其他部门也应该积极地去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招聘工作。招聘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与所在高校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校,比如要是招财会类的人员可以专门去一些大型的财经院校,这样就可以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二)提高招聘团队的人员素质

这里所指的招聘团队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也包括用人部门经理。这些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善于传达企业的信息,展现企业的正面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对招聘工作更好的统筹规划和合理有效的组织。作为部门工作领导者的用人部门经理,他们更加地清楚部门缺乏什么样的人才,什么类型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正因为如此,在招聘工作中往往要用人部门经理参加进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而不能由人力资源部门全权处理。

(三)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寻求志同道合的应聘者

企业在校园招聘中要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如实地传递给应聘者,让那些参加应聘的大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进而可以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这样的企业。对于那些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在应聘成功后,不管是在培训方面还是以后工作上才可以更好地配合公司,建立起长久稳定的雇佣关系。这样的话能有效地降低由离职率高而造成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浪费等问题。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在校园招聘中可以取得成功的一些优秀企业,很多都是有公司的高层领导到场进行宣讲的,这样用实际行动可以证明企业对校园招聘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

(四)根据毕业生特点,把握面试的技巧

对于面试者,除了考察其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把重点放在其发展潜力上的考察。例如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进行中进行初次的筛选,让每个应聘者都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以省时省力地找出适合的应聘者。另外也还可以在面试过程中让学生们自由的发问,从学生提问题的内容和角度来了解应聘者的学识深度,广度以及自身职业规划等信息,淘汰那些性格倾向和公司文化以及与招聘岗位不符的应聘者。

(五)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要想在校园招聘中取得成功,树立自己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之前都在学校,对企业的情况知道的很少,一个在社会上有威信的企业往往会吸引他们的眼球。树立品牌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自身企业的文化建设,如系统的设计企业的文化战略,加大企业的文化力影响,提高企业的内部凝聚力等。一个企业的文化在企业形象树立中起着核心作用,好的文化的体现就是有自己的品牌,让社会认可,一个在社会上有好口碑的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六)正确对待招聘后期工作,注重招聘后的信息反馈

在面试结束后,公司都应该把信息明确告知每一位应聘者,对于那些没有被录用的学生,也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法通知他们并且告诉其未被录用的原因。企业这样做能够体现对于应聘者的尊重,有利于企业良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延续。这样的企业在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情况下于无形中提升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

高校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一股重要力量,企业必须重视校园招聘工作。企业应该更多地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校园招聘测评体系,这样企业才能选出适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个人和学校也需要从自身出发,改正不足,发挥优势,三方配合好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校园招聘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彦斌.建立有效企业校园招聘制度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 蒋旭平.企业校园招聘的优劣势及其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8).

[3] 吕仁军.浅析企业校园招聘的有效办法[J].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14).

[4] 洪岩,王海宁,盖宏伟.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08,(4).

中小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篇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战和广告战,竞争的核心层面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欠缺,要想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乃至发展壮大,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人员招聘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其发展壮大。本文从中小企业招聘的现状入手,找出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使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员招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188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拥有核心人才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员招聘是获得人才的第一步,吸引留住合适的人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税收的50%以上、出口总额的60%以上,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企业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合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出现招聘困难、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寻其原因,人员招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

1中小企业人员招聘现状

1.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及相应的人员配备

有些中小企业在进行部门设置时,把人力资源部与行政部或其他部门归为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兼任几个部门的职能。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了人事部,也是由几个非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的档案管理、绩效考核、薪酬发放等,但也仅限于最基本最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于招聘更是如此,一般只有在人员流失的时候才去招人,使得招聘处于被动状态。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混淆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事为中心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行使其应尽的职责。这也使得在招聘过程中出现招聘人员不专业、不知道如何招聘、不知道招聘什么样的人、新进人员流失率严重等问题。

1.2招聘吸引力不足,导致招聘难

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竞争优势相对不足。市场竞争力、薪金待遇、工作环境和培训等这些大企业的优势,中小企业是欠缺的。中小企业吸引人的亮点是和企业共同成长、能够锻炼人的能力,等到其发展壮大之时,可以成为企业元老级人物。这些招聘亮点能吸引一部分应聘者,但对于大多数应聘者关注的企业知名度、办公环境、市场占有率、企业文化、薪资待遇、晋升空间、培训等求职者密切关注的方面,中小企业是欠缺的,这使得中小企业在招聘方面的吸引力不足。

1.3人员流失严重,使得企业频繁招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现象很普遍,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60%,而根据专家预测,人才流失率正常应该控制在15%以下。人才的高离职率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招聘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导致中小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即使招到相应人才,由于相应的培训跟不上、缺乏有竞争力的薪酬及其他激励机制、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管理问题凸显、人岗不匹配等因素,也使得人员最终离开企业,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招聘。

2中小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企业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二者缺一不可。我国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没有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对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数量、质量、结构不了解。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匹配。当缺人时才考虑招聘,在考核不合格时才考虑培训,这是一种应急措施,这些方面使企业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也使得企业招聘过于急促,因而会出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进而使招聘工作的重复进行,浪费成本和时间。

2.2欠缺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其中,岗位规范、岗位说明书都是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岗位分析是招聘重要依据之一,岗位分析中所列举的胜任该岗位所必备的素质,为人员招聘提供参考标准。中小企业在招聘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岗位分析,就不清楚要招什么样的人,招聘渠道选择什么最合适,造成成本的浪费以及招聘效率低下。

2.3招聘不专业

这主要表现在招聘人员不专业和招聘过程不专业上。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作为企业与应聘者的桥梁,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若招聘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招聘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到招聘效果,使得招聘效率降低,招不到合适的人。另外,招聘过程包括确定人员需求、制定招聘计划、人员甄选、招聘评估。中小企业更多的停留于甄选阶段,对其他三个阶段很少考虑。

3中小企业人员招聘对策

3.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大企业吸引力

有数据表明,工作人员只需发挥出20%~30%的能力就能应付日常工作;在受到激励的影响下,却可以发挥出80%~90%的能力,其中的差值就是激励的效果。有效激励可以使企业在不增加人力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利益。这些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培训、晋升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中薪酬福利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薪酬福利可以将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可以使得员工在学习结束后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员工可以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获得薪酬和职位的提高,达到双赢。

3.2进行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

进行岗位分析,编写明确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会认真地进行岗位分析,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招聘人才无据可依,从而可能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的并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以及人才流失的问题,增大企业成本、阻碍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得企业了解企业内部人员数量、结构、质量,了解企业在什么时间什么岗位会出现空缺,内部有无可补充人员,外部从何处招聘等,这就可以改善企业缺人才招人的被动招聘局面。

3.3提高招聘人员的素质,完善招聘流程

中小企业可以从内部选拔合适的人员担任招聘者,并且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知识和态度的培训,或者外部聘请招聘专家进行招聘,避免招聘的随意性以及招聘中出现的误差,减少招聘成本,降低人员流失率,增大招聘效率。招聘流程要趋于完善,改变过去只重视甄选阶段而忽视其他阶段的情况,认真进行招聘需求分析,对制定招聘计划,选择适当的甄选方法,在招聘结束后要进行评估。在招聘需求分析阶段要确定好招聘时间、招聘的岗位及人数、所招岗位的任职资格;招聘计划阶段包括招聘渠道、招聘方法选择、招聘预算等,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方法和渠道;甄选阶段一般包括笔试面试以及其他测试,要注意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成本情况;评估阶段包括对本次招聘的思路、程序、效率、方法等的评估,结果有利于用于其他岗位招聘或下次招聘。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一大部分,中小企业每年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认可中小企业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所面临的挑战。其中人员招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的关键就是人才。招聘工作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关系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和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关系到企业凝聚力。所以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扫平一部分障碍。

参考文献:

[1]徐艳.中小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2010(11).

[2]邹纯青.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8(9).

[3]黄枫珊,企业人员招聘现状及改进策略人[J].人才资源开发,2012(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