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效课堂研讨8篇

时间:2023-07-24 09:23:27

高效课堂研讨

高效课堂研讨篇1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讨论 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主要提倡“交流及合作”,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及合作的主要方式即为课堂讨论。所谓的“讨论”即为借助于教师的合理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彼此补充与启发,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课堂讨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能力,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每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寻找科学方法,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一、精选课堂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精选一些适合学生讨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首先,这些问题应该属于数学教材中的关键点及重难点,也就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而且所选的问题必须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愿意积极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所选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1]。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现实状况与问题的具体内容,从而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实践与交流,进而有效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二、合理组织课堂讨论

借助于灵活多变的组织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实施多元化的分组,如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组,或者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随机分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由的组合等。在每个小组内部,可以让成员分别担任主持、记录及汇报等不同的角色。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选用自由发言及有序发言彼此结合的方法,在开展有序发言的时候,所有的成员都要将个人观点如实地表达出来,而且在每位学生进行自我发言之前,都要先简单地总结一下上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在有序发言结束以后,就开始进入自由发言环节,此时所有的成员都能进行自主的发言。这样不但能使得全部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使高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为了开展大范围的讨论,可让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将个人观点阐述出来。在平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养成一定的讨论习惯,从而提高讨论的高效性。

三、创建有分歧的论点

在众人都持有一致的观点或者意见的时候,就无需进行讨论,或者是即使开展讨论也无法产生新的观点或者结论。因此,只有在具有争议或者分歧话题的前提下,才能开展讨论活动。一些教师担心具有争议及分歧的问题会对课堂纪律造成影响,所以就会禁止学生进行此类讨论,然而高质量的争论通常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2]。诸如:“已知函数g(x)=x5+ax4+6x3+bx,其只是在x=0处存在极值,请求出a的具体取值范围。”在这道题当中存在的主要争议为能不能取Δ=0,其中存在两类不一致的观点,于是非常有必要进行讨论。在具有分歧与争议论点的情况下,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产生新的观点与结论,实现讨论的意义。

四、把握恰当的讨论时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问题被提出之后,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诸如让学生学习几分钟,使得教室处于的寂静状态,这时仅有学生的思维在高速运转,之后开展小组讨论,只要这样才会形成具有较深内涵的讨论内容,开展高质量的讨论,这只属于时间上的准备。假如将需要在课外完成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则必须让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从而保证讨论的具体性与翔实性。对于毫无准备的讨论而言,其仅仅属于仓促应战,只是走过场,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无法有效发展及锻炼学生的思维,无法达到讨论的根本目的。

五、讨论后给予及时与合理的评价

在结束讨论环节以后,应该对讨论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工作可以由教师完成,同时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评或者自我评价。教师必须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遵循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地找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根据发言次数、见解的创新性、讨论质量及投入程度等进行评价。而且必须如实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发展[3]。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艺术,数学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科学有效的数学课堂讨论模式与方法,将学生看做课堂的真正主人,增强课堂讨论的高效性与热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思维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骏.提高数学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教学探索[J].中学数学月刊,2010,12(03):56-57.

高效课堂研讨篇2

主持词如下: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在中招结束还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把全县的化学老师召集在这里开会,主要是为了交流与研讨: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喜欢化学;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爱上化学;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来年的中招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这次会议的主旨是:高效化学课堂。

首先由我说明本次会议召开的初衷及意图。其次,由县教研室的何主任为大家介绍目前我县课改的形式、课改的进程以及课改带来的变化;第三,一改往日的会议由几个人讲变参会人员都讲的会议形式,交流研讨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召开这次会议,是前天下午才确定了得。前天上午,咱们的一位化学教师在和我谈话时建议,由全县的初中化学教师共同参与“化学导学案的编制”,化学上下册共有48个课时,这样的话最多每人参编两个课时,大多数教师每人一个课时。

真的很感谢这位教师的建议!是他的建议,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集全县化学教师的智慧,人人参编,集中时间和精力,每人拿出一到两课时高质量的“导学案”,把这48课时的“导学案”集中在一起发到网上,供全县的化学教师分享。当教师们上课之前备课时,都可以上网研读,下载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修改。修改过后的“导学案”,是注入了自己思想的“导学案”,适合学生的学习。

我有了这样的思考,就马上和何主任,李局长相商。在李局长和何主任的建议和支持下,决定召开本次会议。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何主任讲话。

何主任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形势,课堂教学推进现状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师生变化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充分肯定了我县课改的方向。

的确,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真的令人欣喜。课堂上,再也看不到打瞌睡的学生;再也看不到精神不振、眼神游离的学生。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自主学习精力集中,交流研讨积极主动,表述观点字正腔圆,听人讲话全神贯注,评价他人客观公平等。课堂上真正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乐园。

>

会议交流研讨时,希望大家放开了说,并能用自己真实、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也可以讲自己的课堂教学现状,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可以讲自己的困惑与迷茫,讲自己的教学建议与倡导等。总之,只要是和“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有关的方方面面都要讲。特别是一些好的建议与做法一定要讲出来让大家一同分享。

发言要求,发言时:

1、有则可以多讲,无则可以少讲,哪怕是一句话,必须是真实的。不穿靴,不戴帽,直奔主题。

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声音洪亮,内容有新意,别人讲过的不重复。

3、请将交流中的精华部分认真的记下来,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

4、会议期间请不随意走动,并把手机关掉,或放在震动的位置上。

高效课堂研讨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性;生态;学生主体;模式;教学方法

G633.8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所谓有效性就是指在经过一段课堂中的学习之后,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理论知识的培养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相比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说,学生的进步与否是教学有效性的相对标准。对于化学课堂来说,具体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速度,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快慢程度以及花费时间的多少,时间越短,效率越高;其次是学习的效益,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和了解到的知识及内容越多,效率越高;最后就是学习的心理,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其中,乐在其中,所付出的能量越少,相对来说效率就越高。学习也要具有主动性,学生们通过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积极的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学习成为做好的伙伴和朋友,这才是有效性学习的关键性基础和保障。

有效性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及能力,所以通过对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更新和改革,希望我们在化学课堂中有效的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习惯性格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培养和了解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二、有效性教学要构建生态课堂

教育是我们人生过程中的必修课,所以学校中的教学培养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未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生态课堂”就是要将教师、学生和课堂有效进行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通过建立完善开放的生态课堂,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观、人生观和发展观的培养,以此来避免魍晨翁盟面对的问题及障碍。

生态课堂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行的重新整合。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设课堂生态,课堂中的人文因素和精神物质因素等都与学生的学习有关联,所以要保证学生与课堂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环境。第二,坚持课堂人本,课堂本身的意义就是通过对知识的传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所以我们在进行化学有效性课堂时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所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变成生活性和生命性的学习场所。第三,提高课堂效益。正确的处理好学生与教师、课堂与学生、主体与客体和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培养,通过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轻负担、高成就来有效的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充分的提高自己。

三、有效性化学课堂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存在条件和设立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可以随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来随时发生变化。所以说,教学目标是培养教师能力的主要方向,也是判断有效性学习的关键性依据和基础。因此,我们要避免自由盲目的对教学目标的更改和减少,以此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时效性。有效的落实化学教学目标是我们教育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指导目标和学习方案来提高整个教学模式的标准。所以,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目标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教导。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伴随着学习的过程来看的,所以正确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好奇和探索,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中的意义和关系,形成完善的世界观,同时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化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因素组成:(1)行为主体闭学式学生而不是教师;(2)要根据化学的课程标准来进行教育目标,所教导的课程方式和模式必须有明确性;(3)要适当的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存在条件来结合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性教学指导;(4)三维目标有轻有重、有显有隐,要深切领悟,目标制定适度,以便在课堂中保证学习能够全部完成。

四、有效性化学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身份

课堂时学生的学习园地,在课堂中他们能够充分的展现自我,开发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活动个,以此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主体身份的转换。

1.激发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性基础,在保证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好处和重要性,多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一个良好的化学课堂中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等,来有效的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发挥主体作用是有效学习的根本

发挥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每名学生进行各自的了解和指导,来建立一个欢快娱乐的化学课堂,通过民主和自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得创造性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主体活力也就会迸发出来。

3.改进学习方式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满足现在的学生学习模式了,我们要通过将被动学习演变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实现创新和探索性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探索性学习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说,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一种教学方式可以适应所以的科目和学生的学习。在进行化学学习时,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灵活并且机智的讲学习引向深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课堂就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和指导,有效性化学课堂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认识到化学课堂的重要性,更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化学课堂时学校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吹求的永恒主题。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对课堂进行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使我们所要改进的教学方式,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晏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沈慧.我国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实施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13.

[3]陈碧华.香港、上海两地高中化学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陆奕江.高中化学阅读材料使用现状的研究及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6.

高效课堂研讨篇4

关键词:地理 高效 课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讨论学习方式确实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地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笔者将重点在讨论小组组建、讨论问题创设、讨论小组评价等方面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理组建课堂讨论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及取得成效的基础。在组建讨论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同学关系等合理搭配,讨论小组的人数一般为4至6人,并且从2人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后再深化发展。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主持人”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具体分工如表1。

二、科学创设小组讨论的问题

1、问题要明确:小组讨论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

2、问题要精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小组讨论学习要经常进行,但并非每堂必要,要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一节课最多两个回合。

3、问题要设计:苍白、直露、难度过高的问题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其步骤是:教师情景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记录 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三、有效评价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1、制定适宜的小组讨论学习目标:小组讨论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2、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3、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讨论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4、评价和奖赏整体与个体相结合

我们研究小组讨论学习时,认为小组讨论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讨论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总之,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余文利.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三种常用方法简介[J].基础教育研究, 2008年06期

[2]王枫.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2期

[3]徐建红.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马九荣.生生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09年

高效课堂研讨篇5

在4月2日,我参加了在潍坊市中新双语小学举行的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小学英语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见识了新一代小学英语教师的风采,又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

在此次研讨会中,我真正的接触到了高效课堂,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在这次的高效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它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老师满堂灌,孩子却是昏昏然。但高效课堂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在高效课堂中,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改变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这次的研讨会中,几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高效课堂。我最深刻地感受是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课堂中,几位老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四人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当起了“小老师”。学生讲解每一模块的知识点,纠正同学的错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这样老师真正合理地驾驭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并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突出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考点。老师还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现代教具。如多媒体等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怎么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么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了。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拉近与优秀教师的距离。

高效课堂研讨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心智发展;多元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30-03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学生消化不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挫伤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技巧性,忽略了高等数学对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三是数学工具软件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不多,而偏重技巧的计算训练,花费时间多,效果却并不好;四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多、快来评价课堂的教学质量,而知识掌握多少并不等同于学生思维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没有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开启学生的大脑机能、发展其智力。

本人想在透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以学生心智发展为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目标,从以下几点分析解决问题,把教师角色定位为课堂组织者,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把学习过程完善起来,注重课堂教学公正性,增加课堂吸引力,拓宽课堂的教学宽度,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对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让学习主导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由教育目的来决定,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通常是由教师主导、教学主导、教学目标主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目的反倒成了工具。原因在于:(1)高职高专学生的初等数学知识基础薄弱;(2)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没有足够的自信心;(3)与之相对,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方面都较学生强,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占优势,课堂教学采用了围绕强者展开的模式。事实上,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无从谈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学生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有效性。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身份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不仅参与到自身的学习过程中,而且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并善于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质疑、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参与课堂,并不等于与把课堂让给学生,而是作为组织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中的教和学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学生学的状态是教师教的起点和基础,教师教是学生学的支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动态交往的生成经验。而教学能力的转换,需要重新学习、多方努力才能实现。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如下设计某一教学任务:(1)先以开放方式呈现出问题,给予学生先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2)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或分解问题,以任务式交给每组学生。(3)听取学生作答,捕捉不同的思路或疑问。(4)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讲解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计算方法,例题注重简单、经典、实用。(5)通过例题训练,再次互动,有意识地让参与学生多样化,并且不急于判断学生的作答,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或补充作答。如果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再呈现新知,与学生分享。(6)给学生布置作业(分基础水平和提高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或根据作业难易度分解项目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事情做。基于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师生、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共同任务就是学习。

二、关注学生心智发展

人们常把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多、快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而知识掌握多少并不等同于学生思维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当今社会技术日益发达,需要学校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应用、质疑与批判意识的养成以及创造实践等方面。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对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和引起的身心变化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认知、情感及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其价值所在。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应明确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体体现在三方面:(1)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运算;(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用数理方法解决经济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科学严谨的思维、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专业分层次教学。从专业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数学教材,把对专业课程起支撑作用的内容讲精、讲透,而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课程连续性的情况下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从层次需求出发,将教材分为两部分:必学部分和提高部分。必学部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应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强调实际应用,弱化推导与技巧,例题经典实用;提高部分是针对对数学有更高要求的学生而设置的,这部分内容应引入现代数学观点和方法,使学生在思维、技巧方面得以提升。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高等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二是让学生逐步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三是在介绍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不仅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还提供了心理支持。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接受自我尊重感、效能感、价值感以及对班级或高等数学学科的喜爱感。这些感受影响着学生对自我、同学、教师、学校、学习乃至社会的认识与判断,影响其学习动力及价值感和意义:或因被认同学习积极性高,或因失败而排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有充分的语言交流,必要的目光和神情交流,课堂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真实动态发展需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爱应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考虑,要注重教学课堂公正性,要给予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同样的关爱,解读他们是否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时间,需要走出挫折感,需要信心和支持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宽度

高职高专院校多层次、多种类招生的结果是学生成绩良莠不齐。这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开展设置了前期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自我效能感低,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在中学时代遭遇了自己心目中的失败,对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加之数学概念的枯燥、抽象、难懂,更加大了学生的“恐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尽快融入学习。

高等数学课堂常偏重于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技巧性,花费时间多,效果却并不好。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要本着简单化、形象化、实用化原则,删除高等数学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计算,保留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适当地引入数学工具软件的使用。具体做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5人一组),课堂上教师先讲解相关数学概念和思想、介绍数学工具软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请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解决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在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上,期间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先由小组成员协作纠错,解决不了再求助班级其他同学,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使学生在课堂参与数学工具软件操作的探索过程,很大程度满足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二是用数学工具软件只需要掌握相关操作命令就可以解决较复杂的计算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基本改变了学生“高等数学难学”的观念;三是通过高等数学课堂上的分组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优秀的数学精神,进而迁延到人性的内在倾向性,即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随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别训练;第三,提高高等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素养。此外,高等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工具,又是交流工具。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数学语言。要求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应准确、严谨和简练,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强化学生对于数学语言转化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多元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对象,但是这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心智发展、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情况,显然如果以此作为唯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必然会忽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具有教育功能。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方面,评价过程可以贯穿于整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全程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作答、分组讨论、课堂关注度、课后作业、同学间协助学习等情况进行自然、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需要对常规的考试内容进行改革,不仅能检测学生对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能检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上机操作、论文报告等多形式。其次,评价方式可以结合学生互评、教师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无目标评价等多种综合性方式。为了实现高等数学课堂效果的科学评价,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对高等数学课程有全面的了解,还要掌握和熟悉相关教学评价方式及其原理,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卜玉华.当前深化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3,(7):31-36.

[2]李松林.论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着力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2,(2):28-31.

[3]冯青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尺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29-32.

高效课堂研讨篇7

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师生沟通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改革创新活动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教师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尽可能地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由此转变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并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不再是传统教学下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死板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向上的参与学习。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分数,而进一步转向对于能力提升的考察。学生不再做“分数的奴隶”,而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这种改变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做出全新的改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行为,注重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活跃学生头脑的知识建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一、加强师生沟通,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严肃的,等级分明的。学生心中老师的印象似乎永远是冰冷、严肃、古板的,而老师心中学生的形象似乎永远是淘气的、顽皮的。这种形象在无意中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使教学任务完成起来的难度增加,同时课堂效率也显然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应该率先打破这种隔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做朋友,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就会放松情绪,不再那么紧张,并且乐意将他的想法与教师进行分享。比如,教师在每次开学之初,都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大致的将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讲给学生听一遍,然后咨询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也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之中去。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交流,学生是愿意大胆表达他们的想法的。当教学计划融合了学生的意愿之后,他们也成为了这个计划制定者了。由原来被动接受教学计划,被动的跟在老师的步伐后面走的“接收者”转变为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计划的“制定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大幅增加,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课堂效率也就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二、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合作交流活跃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的累死累活,学生在课桌上听的无聊枯燥,课堂的效率极其低下。这是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一直是自己的“个人表演秀”。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自然会觉得课上的很无聊。这时教师就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将学生编为小组制,将问题交由小组去讨论。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在情景陷入尴尬境地时及时补救,而将主导权交给学生,不要干涉学生发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进行学习,让他们不知不觉的由被动接受转换为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一模式中来。问题在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之后,得出来的解决方案也许有很多种,但是如果单凭老师讲解只能够有一种,这正是思维的火花迸发出的结晶。这几种解决方案无论对错,都是经过学生开动脑子得出来的成果。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得到了锻炼,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等实际情况,研究出合适的分组办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科技的力量,将课堂打造的充满活跃的气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现在多媒体科技被广泛运用,多媒体借助大量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展示课堂知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将知识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类型,直观有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课后总结简明扼要,事半功倍

人都是有一个遗忘周期的。一堂课上完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地总结与反馈,将这些知识及时记住。那么在以后要花很多工夫才能够记住这节课所讲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快要下课的时候,即使课堂内容还没有上完,也要争取将这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给同学们快速归类总结一下,总结的时候最好按照先大框架,再小细节的顺序,有条理地给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他们构造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架构,更可以让他们将已经淡忘的知识快速重温一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后检测,课后检测不仅可以检查出学生在这节课中有没有什么没有弄懂的疑点难点,方便下节课再重点讲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一旦学生发现在哪个知识点中有缺陷,在课后也可以及时复习巩固,方便查漏补缺。总之课后总结就是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帮助学生构造起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面对以后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不会停止,其倡导的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该如何尽可能地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英语人才,这是每个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后及时复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打造更好的初中语文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高效课堂研讨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效果;存在问题;提高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21-01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及模式单一化

很多初中学生都对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而抱怨。因为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使得体育的娱乐性及休闲性等方面的因素丧失殆尽。而且初中体育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体育教师强令学生做某些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课堂的组织形式单一且达标课的现象严重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少有游戏项目的活动,如果想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达到目的。而且就体育课的本质而言,体育课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达标。由于体育课堂上趣味性活动的缺失,而对学生达标要求的严重更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大减。

3.学生本身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直接相关联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而间接动机是由学生自身的意志同社会的需求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作为学习动机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贯穿始终,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选拔不够严格,使得一些非体育专业的教师转行来教学生体育。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无法获得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专业性不强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是主要通过简单热身活动后就令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致使学生将体育课的时间视为文化课之外的休息时间。

二、当前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体育教师要提前备好课,认真准备课堂所需的运动器材

体育课和任何课堂一样,既然上课,就必须备课,且要备得细致、周密、全面。首先要备教材,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其次要备学生,包括这个班级的人数(男生多少、女生多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第三要备场地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选择合理的场地,配备合理的器材。第四要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五要备天气,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第六要备意外,根据教学内容,要有处置意外的应急预案。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2.遵循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

体育教学有其规律可循,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规蹈矩,一丝不苟。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心理、生理均得到热身,进而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要能够针对运动项目的特点与需要,贯彻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再次,要在指导体育活动前,对场地、器械进行通盘检查,极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第四,要充分重视学生在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尤其要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3.教师要不断调整课程结构,精心设计各项练习

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进行有效的分组。一节体育课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安排课的内容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练习项目。在学生学会了多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后,教师可以安排在一节课的后半部分进行自选性的练习。精心设计各项练习:(1)单纯的素质练习非常枯燥,但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竞赛以及变换环境、器械等方式进行,则效果就完全不同了;(2)根据学生本身素质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或降低要求。在练习当中,学生如果没有达到或轻易的达到了要求,他们就会对练习失去了兴趣。

4.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体育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包括学校的各种体育设施,体育墙报、专栏,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形式,经常广泛地宣传体育知识,名人名言、体育信息、动态等,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小型简易的体育活动器材,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比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文化熏陶,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注意教师自身的修养

随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综合型、科研型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受欢迎。它要求体育教师要达到“三高”和“一广”,即文化水平要高、学历要高、科研水准要高、知识面要广。这就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在搞好自己本专业的同时,还要强化涉猎,博览群书,善于捕捉诸多的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使自己成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体育教师,以自己的良好品格和熟练的示范技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小结

实践证明,我们体育工作者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