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8篇

时间:2023-10-07 09:14:19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迈进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之下,中国建构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对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分析,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和发展现状,更好地为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达成“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与追寻

自东欧“兰格”模式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论架构以来,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不断深入,到了21世纪新的时期之下,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是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对立体,而是统一体,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而对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一)经理管理型的市场社会主义

这个模式是针对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效能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希望借鉴资本主义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经营原则,对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加以建构和创新,并以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和扬克的“实用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为代表,其内核要旨是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力量相结合,达到平等和效率。

(二)劳动者管理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模式与经理管理型模式相区别,它将公有企业的运营管理权还归工人,使工人拥有充分的自,赋予工人对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权利,并允许工人参与公有制企业的管理控制和决策,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模式是劳动者管理型模式的拓展与延伸,它注重劳动者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的民主性质,主张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有机结合,在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活动中推行“一人一票制度”,并将市场与政府权力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领域内的广泛民主。

(四)社会治理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模式虽然明确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然而,它的价值取向和具体举措却显现出市场社会主义的特质。如:对资本的监督和调控手段,以实现对资本权力的控制,表达出对市场经济的改良愿望。因而,也称为一种“泛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由上可知,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没有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还只限于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蓝图的描绘,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然而表达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同的公平、自由、平等的诉求。因而,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可以借鉴和吸收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有益于我国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的新方法,并在企业管理中尊重和重视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处理好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与发展

中国在进入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对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和支柱,我们需要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争议与发展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蓬勃发展和丰富。

(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争论与完善

新中国初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这一模式显现出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为此,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探索和争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存在范围、存在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并就价值规律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价值规律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其促进生产的积极性作用。

(二)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的探索和完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由尝试摸索到攻坚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并表现为递进性的、层次性的理论丰富和完善过程,具体步骤和阶段表现为:(1)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我国的经济活动实践体系之中,提出运用市场活跃和流通的思想。(2)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想,突破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框架,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命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索。随后又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阶段,并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探索。(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创始人,他指出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它不应当与社会制度相对等,它只是社会发展形态,也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可以作为经济调节的手段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当明确计划和市场都是对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手段、并不与社会基本制度相挂钩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党的十四大会议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依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行市场价格、竞争和供求机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实现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更好地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随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运行的过程中,又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实践的突破倒逼理论的创新,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济体制更具有活力,使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并在总量上保持平衡和稳定,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并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健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挥,具体体现于:①产业结构。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第二产业占据的比例最大,而第三产业尽管有所提升,然而占据的比例还偏低,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为此,还需要调整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②城乡结构。从城市化率、城乡居民水平、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应当要大力推进,依照设想,在2020年的城市化率的比率应当要达到85%。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尤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和扶持。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相对较低。③区域结构。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总体来说比中西部要好,它们之间的差距也较大。这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有待进一步改善和优化。④贸易进出口结构。中国贸易进出口发展并不顺利,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性影响,中国经济出口贸易的增长有所减缓,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上的科技合作,增强自身的力量。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突显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产生了工业化、现代化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负面影响,如: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重、生态遭遇破坏等问题,这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遭遇了较大的阻碍。因而,亟需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状态,要突破资源短缺的“瓶颈”,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经济发展的道路,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并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和谐。

(三)政府机构改革显得滞后

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政府的机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而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将极大地阻碍企业的自由发展,在政府干预过多的现状下,导致企业的有效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些生产要素也遭遇闲置“冷落”的命运,这种机构改革迟滞的现象,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阻滞。

(四)现代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健全而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并没有完全清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行政权没有与所有权分离。(2)产权约束缺乏规范化,出现了“越位”的现象。(3)产权制度不够完善,产权关系并不明晰和流畅。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联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创设健康良好的经济管理体制,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路径

(一)全面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晰其目标和任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深入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内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和效能,使市场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增强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同时,还要对政府加以有效的严格管理,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和限制,还要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要进行制度的完善化建设和体制的创新建设,尊重并发挥社会群众的重要作用,倡导社会主义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和原则,有步骤、有层次地加以推进,实现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应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构城乡经济结构体制和区域发展协调体制。(2)形成开放的、竞争有序的、宽容的市场现代市场体系。(3)建构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并完善相关的制度。(4)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配套制度。通过上述制度体系的完善建构,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保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平等性竞争地位,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使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相互促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机统一体。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举措:(1)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要采用各种手段如:资本转让、企业整合、股权治理等,使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并在内部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前提下,推进企业发展。(2)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共同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做好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服务,更好地引导其创新发展。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尽管获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我们还要意识到它与现代市场体系的距离。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以更好地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丰富市场类型。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多元形态、多元类型的资本市场,并建构系统化、全面化的劳动力规范市场,更好地实现对土地市场的有效监管,对市场中的行为还要加以监管和规范化。

2、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在复杂的市场变幻局势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身的运行机制,着眼于市场供求机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对于不同的紧缺资源进行价格梳理。并且还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生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3、健全和完善市场诚信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还要对市场的各个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化,要对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加以规范化,使市场秩序健全、规范,并在信用体系的建构前提下,实现企业诚信系统和个人诚信系统的建构与完善,实施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更好地生成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环境。

(四)实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梳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政府权力过大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实施干预的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迟滞性缺陷,鉴于中国具体的国情考虑,也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然而,我们要认识到,政府的干预作用并不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而且一旦超过限度,则会引发新的问题和冲突。为此,我们需要根据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做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与调整,并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1)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限。政府的干预作用应当出现在市场失灵的现象之下,或者是市场的单一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之下。而如果市场机制自身即可以依靠其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调节,则无须政府的过多干预。(2)全面建构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要加以调整和改革,要实现政府的转型和精简,政府要向市场让渡权力,要赋予市场主体应有的权力,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对市场的放任,是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在政府的监管之下实现公平与效率。(3)适时发挥民间组织的团体作用。民间组织团体可以成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柔性化”力量,转变政府与社会的刚性连接,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和负担,而且使民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有效地化解了政府与社会的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加以转型和调整,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并且还可以通过增加与国际之间的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式,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绿色循环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下,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春学,郭冠清. 民富国强统一实现 经济思想的价值遵循[J]. 人民论坛. 2015(13)

[2] 李先灵. 的经济安全观[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05)

[3] 于金富. 抓住发展机遇期 突破改革深水区――经济思想研究[J]. 理论界. 2015(09)

[4] 顾海良. 经济思想的新境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五十二[J]. 前线. 2014(09)

[5] 顾海良. 经济思想的视界――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总书记经济思想[J]. 人民论坛. 2013(34)

[6]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与创新[J]. 西部论坛. 2017(01)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2

【关键词】科研单位 促进 市场经济发展

一、吉林省基本情况简介

吉林省是公认的科技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不管是根据领域功能划分的科技、教育、军事、服务等领域,还是从行业功能划分的农业、医疗、航空、汽车等等,这些科研部门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取得了相当大的研究成果。目前为止,吉林省的科研单位已经有125家,参与的科研工作人员总数为11093人,科研活动经费当年支出143028万元,当年产出的科研成果有368个,科技了3143篇,科研项目开发了1519个,总的合同费用高达52697万元。

二、科研单位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与否,科研占据关键的影响地位。因此,对于科研单位的投入是一项不可少的措施。科研单位回报给国家和社会以科研成果的形式。一般来说,科研单位按照属性被划分为中央直属科研单位和地方科研单位。其中,中央直属科研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原国家部委附属科研单位、国家“211”和“985”各大高校,以及其所管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机构等科研单位。而地方科研单位则包括了各企业科研单位、地方政府所属的科研单位等等。

原先的科研队伍都是从国家部委争取经费,以争取国家科研任务为目的为主要。随着近几年科技研发体质的不断改革,单纯从国家部委取得研发资金和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了,现在评估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要取得地方以及企业的支持经费。

地方科研单位对于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奉献作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和物理研究所所奉献的成果就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被称之为“中国光学的摇篮”。今天着重讲的就是地方性的科研单位。

三、发展科研单位必须解决的几层关系

(一)科研单位与高校的关系

对于科研机构的投入配额上,支持科研单位和科研高校的一直都是不相上下。早在19世纪的时候,作为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先生就提出:大学不但是要搞教学,而且还要搞科研。从那以后,各高校的教学开始面向多样化,并且慢慢的从理论到时间创造。

但是实现的过程是漫长的,现在的高校还是更偏向于基础研究和理论实践。而科研单位注重的是科技前沿的探索。两者相比还是具有不小的差距。

(二)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体制使得科研工作不能很好的依靠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建设也不能有效的凭着科研工作迅速进行。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是由于科研单位一开始的开发阶段并没有和企业联系合作,这样往往会造成由于科研单位所研发的成果针对市场需求性不强而导致的商业化低。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现在的科研单位无法满足企业的科技需求或者是工程服务化需求,使得科研力量没办法和地方的科研同步进行,当地的科研成果创新成功率就大大的降低了。

(三)科研单位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机构对科技研发活动有一定的管束力,(具体表现就是当超过科技生产关系层面的时候,直接制约着科技生产要素配置的调控),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机构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政府的行政权力制约科技机构表现在:制约科技综合能力,主要是在知识产权这一内容上;还制约科技人员的流动、科研机构的设置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不协调都显得各项的法律制度非常的不健全。

四、科研单位的改进措施

(1)政府要给与地方科研单位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能太过于局限。简单来说,政府应该在处理和地方科研单位的宏观方向指导、全局服务协调上给与妥善的措施,不要过多的干预其事务性的工作和科研任务,给与更多的平台自主创新,给地方科研单位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各地方政府可以对现有地方科研单位进行重整,优化其特色机构,加大投入的支持,这样可以使得各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可以更好的达到技术转移的效果。第二,应该建立良好的科研信贷平台,这是最好的支持科研单位发展其项目的鼓励措施。最后,加强科研中介服务的体质改革是最关键性的一个任务,也是以后改善的重点任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积极的制定利于科研中介服务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来及时实现资源共享,把一些最新的产业新闻动态、科研政策和科研成果等等及时,避免造成科研工作人员信息闭塞。这样无形中也是支持科研建设的一种有效措施。

(2)让各大高校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科研单位。高校的人才培养是未来科研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但是其仪器设备和实践条件却没有科研单位的好。因此,让高校的学生参与到科研单位的行列中来,在激发学生更多兴趣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不同有创造新的创新想法,为科研单位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学生也会因此把理论变成实践,更加的有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作出贡献。

(3)政府要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资源优置化,把市场的需求和产业化正确的结合在一起。企业本身也要根据自身的市场敏感度来了解社会需求,创造出迎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而政府主要是引导正确、重点分工、分类明确的工作中心来帮助企业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既不浪费资源,又可以创造最大的价值,达到双赢的地步。

(4)具体详细的一套评估系统。如何来说科研的好与坏?这就需要一个具体详细的评估根据。这绝对是需要大众认可,科学以及公平的指标评估系统。科研的最终目的还是发展经济。因此,国家的科研贸易总额和科研产品出口总额以及其所占的比例配额就将会是评估科研好坏最重要的指标。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3

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变化发展的过程。依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国家对人、材、机消耗量确定标准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员 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

工程造价人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了解我国工程造价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国工程造价人员实行职业资格注册制起步较晚,由于原体制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多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职能就必须加强,而工程造价人员更多是进行微观管理。目前,我国想关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尚无正式立法,权威性不够,在管理办法执行中还存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

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工程建设产品价格已市场化,人工费大幅度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建筑业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3、目前,招标投标标底大多以预算为基础与市场经济相悖,调整定额单价的方式仍沿袭计划经济方式,其实质反映了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工程造价人员无法依据市场信息和结合投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去做投标报价,这种招标投标办法既不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水平,违背了价值规律,难以开展真正的公平竞争。

二、结合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经验

1、在国外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其价格关系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建筑产品买卖(承发包)自由化, 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就无必要制定法定性的造价控制定额,而是由承发包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但是,作为政府必须有宏观控制和指导的职能,不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在抓标准与指导价格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对各类工程技术标准,政府都有有效完整的法规公布,一切按标准执行,一切按标准办。造价的确定也建立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和投标者在此标准下考虑各自的报价。

2、工程造价人员应在确定工程造价时把造价、工期、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先有标准(质量要求)才能谈得上造价,有什么样的质量就有什么样的造价,有了确定的造价必须要严格控制工期进度才能控制造价的实现。所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3、在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人员十分重视前期造价的确定和后期造价预测,科学地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只要一经确定,在执行实施中始终围绕这个指标不轻易突破。

4、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对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是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管理者,他的执业范围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他必须具有现代管理人员的技能结构,应具有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来达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造价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收集信息,以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技巧,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工程造价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2、工程造价人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市场应变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竞争市场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造价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全国各地区的造价资料以及发展趋势,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和方法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总结经验,收集造价资料数据,分析造价变化因素,把握造价的真实和合理性,使自身的管理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程造价向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新观念 办学模式 适应 市场经济

职业教育改革最关键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市场机制做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包括劳动力资本等一切生产要素商品化。下岗――再就业已成为现今社会上一大难题,而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前沿境地,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使培训后的人才能够有效地进入市场,以便于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改进职业教育使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要求,使待业人员和下岗人员争取到就业的机会呢?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职业技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新观念

职业技术学校处于发展着的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树立新型办学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1.1 要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国家培训后备技术工人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必须摆正整体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的位置,明确职校做为向市场经济进军的教育特征以及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受教育者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既具有职业的专业性,又具有职业的定向性。

1.2 要树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观念。

要树立新型的解放的人才观念,首先必须克服传统的陈腐观念。传统的人才观念仅把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中等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既需要理论型人才,也需要实践型人才;既需要经济管理人才,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需要最多的恰恰是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劳动者。

1.3 要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职业技术教育正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目的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当地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情况摸清,既了解现实的急需人才,又要摸透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的人才需求确定所开设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使培训后的人才学有专长,在学生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能够在用武之地有英雄,成为骨干,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扩大职校的自,使职校办学模式灵活多样。

2.1 在班级设置上,设置高中初等层次的班级,把学生按知识水平、爱好、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分别安排到不同的班级。

高级班即为招收企业生产岗位中的骨干分子,让他们带着生产中的难题来校继续深造,掌握熟练的技术本领之后,再回到生产上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

中级班即为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近期需求招收有一定爱好和在知识的某一方面有专长的考生,来校学习掌握新的专业技术,为将来深入生产第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级班即为办热门专业,招收待业青年和企业改革后的多余人员。学校自定招收名额,自定学制、自定专业、如此经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推荐给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危机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有用人才。

2.2 加强和重视德育教育。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德育占有首要位置,尤其是职校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首先,要通过课堂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论是文化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都要有意识地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把德育教育寓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给学生指出前进的标杆,毕业后定能以美好的姿态战斗在改革的前沿。再次,要通过学习安排有趣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5

在我国,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性化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式。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定义。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企业文化的阐释。每一个国际知名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能够模仿和移植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明白企业文化的意义、作用、目的、切入点等方面问题。

二、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在我国短短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五种企业文化基本模式:海尔“三层次说”企业文化、北京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一本三涵”企业文化、广东太阳神“”构建模式企业文化、上海宝钢“客户满意战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三维立体”构建模式。北钢集团如何建树北钢文化,首先必须懂得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其次明白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策略,选择专业机构,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关键在于“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

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研究、运用、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凝聚、协调、约束、塑造形象等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企业步入国际舞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年月日,中国加入了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国的“入世”,标志着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经济上进一步的崛起,也标志着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时代,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对手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的企业面对以上所的变化,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变革应对发展问题?发源于欧美,成熟于日本的企业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改革的趋势。那么企业将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自身实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围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主题的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当前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家、企业文化研究者,不能不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弄清这些问题,就能与趋势成功地配合——成功地迈向未来,为企业发展赢得广阔空间。

在我国“入世”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和不断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仍然拘泥于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来经营管理企业,显然是滞后于整个时展进程。为了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化,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创新建立健全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这种现代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生产者,适合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的经营,适合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它能够对员工、对顾客、对供应商、对消费者等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映。实行企业文化理念化管理的企业,不再单纯依靠具体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自己,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随时联系在一起。当然,企业文化管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管理之上的,就和海尔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是建立在日清日高的基础管理之上一样,诸多模式企业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基础。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是什么?专家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它可以分成四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这是企业文化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具体从四个方面定义为:一、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二、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语言、行为、奖励等形式)构成的管理氛围。三、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四、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使经济学更接近现实,它打开了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这个“黑匣子”,使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西方学者阿尔钦()、德姆塞茨()对于企业文化阐释使我们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在其《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他们提出了“团队生产”()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得出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在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即实现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功能。他们指出,如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各队员分别生产的产出和加上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然而,在团队生产中,参与合作的队员的边际产出并不是可以直接和分别地观察到的。因为,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品,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而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便会诱致偷懒行为: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团队精神”,是企业赖以成长的丰厚土壤。它能从根本上有效制约生产中的偷懒问题等道德风险,实现了“团队生产”、“联合劳动”的高效率。

在诺思()的框架中,企业文化作为制度的一个层面尤为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他看来,文化作为秩序的伦理基础,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更是从经济发展史的高度指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个人意识形态的信念强,说明他的意识形态资本大。”一定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诺思等人看来,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更重要的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他可以提供选择性经济动力激励等方面的产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日本迅速的崛起,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也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旨。企业文化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体系,也可谓之“心灵结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机制,促进和制约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且保证企业发展的连贯性。如企业不会因为公司领导层的变迁而引起公司具体行为的起落,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这就是百年企业的立足根本。当然,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企业文化可能显现出高度的“路径依赖”(),使之在演进中受到自身的障碍,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并能不断再造

,适时创新、改变。

大卫·克莱珀斯()在其《企业文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更是用博弈论来解说企业文化,对其作出经典的解释。企业作为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其行为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博弈过程。人的行为取决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一般认为效用函数的变化很小,因此个人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如环境就决定了他的行为主观能动性。克莱珀斯定义其为“”(企业文化),他认为其对企业的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遍的情况下,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企业作为人们合作的“场所”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明确地写在契约中(因为无法估量该事件发生后所带给每个人的损益)。企业需要形成某种“文化”即“决策”环境,使企业的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容易地找到“决策”的“焦点”,也就是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默契和一种微妙的暗示。也可以反过来认为,“焦点”的存在减少了人们选择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能够从人的思想意识中起到管理作用。这里的“焦点”很显然使容易我们想到“麦肯锡”中所指的核心“共享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不断创新实践,诸多西方学者和管理家将企业文化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哈佛大学教授泰仑斯迪尔和麦金赛管理咨询公司专家唉伦肯尼迪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企业文化五大组成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沟通网络。在广告大师奥威格的眼中,企业文化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的——传统、神话、仪式、习俗、习惯、英雄、特色和价值观。

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可以模仿的,但企业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具有自身特点,根源于自身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和生产者所总结、积淀出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为什么海尔的企业文化只适用在海尔自己,而别的企业在学习“海尔”文化之后,盲目的嫁接到自己的企业,没有再产生又一个克隆的“海尔”呢!其实这些企业学习的结果就是学来了“皮毛”,舍弃“精髓”。有这样的一个例子:笔者曾经在一家商业企业亲自经历这样的事情,该企业领导层集体去“海尔”考察学习,盲目以为在取到“真经”之后,千方百计想把“海尔”的文化移植到自己的企业。该企业一味搞“海尔”的“零库存”、“狼来了”等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实这家企业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浅显道路,“海尔”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的,“零库存”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中所提到的企业营销体系之上,自己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生产者根本就没有从思想深处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结果是企业领导者站在台前指手画脚、照猫画虎决策部署,中层的管理干部糊里糊涂执行,下面的职工是不知东西,闹出了一场克隆企业文化的闹剧,这种活动其实

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企业之间推广的“比、学、跟、帮”的模式,其实企业文化不是简单复制和克隆,企业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大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还是原来的模式,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避免走这样的弯路,深刻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功能不是体现在为企业当时能带来几个亿或者几千万、几百万的利益。企业文化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现在的企业文化与传统不同,但过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珍惜,而未来必须由新的文化来引导。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以儒、道、佛三家为主,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企业的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脱离不了大文化的范畴,中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根植与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础之上,吸收和汲取外来文化的精粹,从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谈到企业文化切入点,应该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个范畴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经营、研发、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个人层面上,做人做事的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规范。企业文化的特点大致是:非决策的、非经营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非功利的。那么在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目标就主要指向——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问题。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做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核心这一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体现了企业文化所蕴涵潜在的巨大价值。从精神状态这一块产生出一种力量,可以叫企业的文化力,主要的几种可以看作为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智能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君子各善其身的同时,又可以兼济天下,企业运转又多了一层最好的剂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无庸至疑的重要作用。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同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为企业各自特点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构建模式。根据目前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张瑞敏指出,“我们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如“管理法”、“市场链机制”和“大脚印”等管理法则等;在此基础上则构建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代表提出来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为本”,它体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讲求经营之道”,强调了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培育企业精神”,涵盖了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内容;“塑造企业形象”,综合了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等的建设发展要求。

第三,以广东太阳神集团为先行代表的构建模式。它从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系统地将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还出现了将的营销战略提升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趋势。

第四,以上海宝钢集团为先行代表的“用户满意工程”(即,顾客满意战略)的构建模式。它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新版系列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的指标,也将会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这种模式的实施。

第五,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三维立体”的构建模式。即以企业文化为主体,将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结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这种模式虽具有其特殊性,即适用于厂区和社区连为一体的企业,但是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五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都是根据企业及其环境的特点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并且在我国企业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或效法。当前,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们企业的目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兴起之中,新的经验和模式也在层出不穷,北钢集团做为大型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特点,参考和综合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特点,有选择性建设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种外来的企业文化。北钢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地扩张、发展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那么北钢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广博的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企业文化,但也应该有下属板块企业自身特色文化,两者之间关系是绝对以北钢文化为中心,提倡板块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建树?要想企业文化有所建树,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有那些方面的影响。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施以积极影响。我们知道,企业是人群组织,更是人性化的组织,而人性化的实质是体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因此,在企业这样的人群集体里要驱动和召引其个体成员齐思一律地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终极目标进发,最基本也得有两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计划、纲领、文件等约速之;二是“同使命”——即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导向之。这两种手法一个刚性,一个柔性,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确是更高的层次,也因其没有固定成模式的操守,故而难度系数大一些。然而无数的企业组织社会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文化起到了导致局面性问题迎刃化解的作用。我们都曾记得,在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几百年间,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经历了“检验——监督——管理——责任——使命”五个阶段。最初大家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只要严于把关,质量就可以保证,后来认为次品是监督失控所致,再后来发现这是管理上疏漏导致品质问题,再后来才发现作业人员责任心强与弱对质量关系甚大,到现代企业竞争阶段,企业

管理者又翻然醒悟,组织文化培养起来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维系质量最好状态的法宝。这个认识经历花了几百年时间,它是阵阵巨疼反思与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这在上部分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学者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工业文明的核心、经济社会效益的核心正是由死板的“硬”制度管束逐步让位于灵活的“软”文化影响。我们不难理解,当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愿望受到寄身组织的真诚关注,当我们个体的孤立思想被先进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召引和融合并给予更大释放空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细致的心思化为种种作业能力去报答这种良好的归属呢?而这个,就正是企业文化生力的基点,也就是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捷径。

其次,是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和策略。企业文化建树绝不是请个什么专家大师来培训讲解,那样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校园文化,而大家都很清楚校园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甚至连影响生产的能力也不存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校园文化的意思,只是校园文化自有其它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建树,首先要做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其目的是看本企业组织相比于其它组织的特点、优势和精神导向有何不同,而后加以评价、补充、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集思广议,能借此打动每位员工个体广泛而积极地参与意识。这样强调的好处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扬了集体智慧、以期提炼出的文化基础更科学、优秀和实用;二是让员工们感觉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码也应使其感觉到组织重视了其建议,这样便于确定后的组织文化在他们中间流通,接受也就快,认同感也就强;第二,须是企业经营者怀着无限激动、真诚和珍视将这份集体智慧互动的结晶(企业文化蓝本和理念)分享给大家,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企业亲和力。事实证明,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现代型绩优企业的经营者都是受员工爱戴和尊敬的。如果领导都如此重视,下属定是大

受感染,学习气氛日盛。这里需提醒的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主思想不大气,没有正气,不成熟,带着幼稚病,分不清企业经营何为主何为次,哪是虚哪是实。企业做大,领导被众多商家的利欲缠身,再加上受浮华风气影响,往往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实的创业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里面。致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实际上,在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才是真实的。只有这个才会积蓄潜力。

第三是选择组织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评价,整理意见,集合思想进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复,去其糟粕,得之精华,日臻完善。这里又有一点需提示,如此的循环往复,组织成员非但不会厌烦,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业。因为企业如此尊重个体员工的思想,他们必然十分感动,加倍努力,而且还更敢于直言,提出自己发展企业点、线、面、体的宝贵意见。只要以上三方面的执行到位,做的扎实,企业文化必然顺利建树并能够确立之,而且必然不同凡响,必然会在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下,企业员工坚决执行。

企业文化建树说其复杂实不简单,然说其简单也并不难成。关键是要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这一个理是:组织文化成功依赖组织群力;一条线是:沿着组织成员议论的焦点一线贯穿跟踪解决到底;一颗心是:对自己的职员(“自家人”)常施以爱心。诚如此,则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之时,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无限辉煌。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6

1.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重要性

1.1财政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支出也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保证财政分配资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我国目前由于财政支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支出监督缺乏、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2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保障

不管是财政管理的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对提高整个财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3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在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对资源分配的管理和协调,其必须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转换理财观念,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管理理念,规范财政管理,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1.4提高财政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

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基础作用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对财政支出的前期测算和后期追踪监管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管理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用。

2.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概括来说,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效益性原则。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要坚持成本和效益的平衡原则,这是经济行为有效性的根本评价原则。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虽然是国家作为行为主体,但也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市场经济活动原则,必须保证管理支出和取得的绩效相协调、平衡,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功效,避免过多的成本耗费仅取得微弱的绩效成果,浪费社会资源,甚至带来利益冲突和矛盾引起的社会混乱,影响整个经济活动的开展和谐社会的进程。二是总体性原则。公共财政支出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其国家作为行为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管理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讲求社会总体效益。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囊括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多个环节,涉及各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三是多层次、多样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是多层次性的,也决定了财政支出的多样性,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行政管理支出等众多层面,针对各个层面支出特点的不同,要求形成财政支出效率的不同层次。所以进行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就要从财政支出总效益、中央和地方各层级财政支出效益等多角度出发, 展开多层次的、多样性的分析,为各个层面的效益管理提供可靠、合理的依据。

3.强化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措施

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实践来看,本文认为强化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有序开展试点工作、分步实施

我国面积广大、层次复杂的特点使得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都遵循先试点再全面推广的原则,这也是保证稳妥、高效的开展全国性工作的基本保障。可以引鉴国外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适用于国内财政支出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的标准值,然后选择条件具备、环境适宜的地区和部门开展先行的试点工作,考评各试点工作的效果,客观评价整个管理方案的优劣,不断修改和完善工作方案和政策规则,逐步建立有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完善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3.2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明确权、责、利是顺利实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解决好“越位” 与“缺位”问题对加强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公共产品应该由市场生产、政府提供,但政府提供并不等于由政府包揽一切。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遵守市场经济自动调节机制,将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撤出,逐渐取消对竞争性领域的干预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防范低效率的“越位”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

3.3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执行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将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律规范体系中,有效的减轻了不规范执行工作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财政支出效率管理本身涉及的层次多、范围广,更要求对财政支出管理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同时配合完善《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条款,明确对全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程序、工作规则、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基本事项,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明确权责利的科学、合理划分,降低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观性和支出分配的随意性。

3.4组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机构

因公共财政支出的特殊经济性质,为保证财政支出分配的公平和管理和公正性,克服财政部门内部机构和其他国家行政部门兼职带来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弊端,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来承担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工作。从整个工作流程的规范、制定体制的建立、具体操作指导政策的落实到机构人员的聘任和淘汰,都必须运用专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进行,这是从软环境上为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效率作保障。

3.5引入现代管理观念,明确效率管理内容

前面部分已经提到,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效率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要想进行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有必要引入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管理内容,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

3.6建立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信息库,重视反馈结果

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必然造成财政支出范围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性,这也加大了支出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业务机构,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政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备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不断地收集、查询项目资料、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同时避免效率管理流于形式,还应该高度重视评价和反馈结果,将其作为财政信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民代表大会审核程序,增加效率管理的权威性,增强各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以增加其透明度,接受民众的监督和评价,公平考核公共管理部门绩效,发挥公共部门在财政资源配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萌.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效率问题.财政税收,2006年3月.

[2] 徐峰.浅析公共财政支出问题.江南论坛,2008年3月.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7

关键词:《经济生活》 《经济学常识》 内容结合点

一、《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及其关联

《经济生活》模块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即: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体现的学科知识是消费的意义、投资的意义、财政的意义、经济建设的意义;体现的生活逻辑是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如何发展;体现的生产逻辑是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经济生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篇8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

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还需从市场经济本质的角度进行解读。

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单纯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自动均衡很难实现,或者说这种实现是低效率的,是与市场经济追求效率这一特征相违背的。市场经济以竞争政策为核心,但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市场每一个个体思想和行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中的各个环节更有效率。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论述中就曾说到:“人们在市场上应当能够自由地按照能找到的交易对手的价格进行买卖,任何人都能够应该自由生产、出售和买进任何可能生产或出售的东西,重要的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机会应当在平等的条件下向一切人开放,任何人或集团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力量对此加以限制,均为法律所不许可。”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于公平的要求,公平是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这二者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初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内公平”即交易规则公平和交易机会平等受到极大的重视,政府由此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对其加以保护,加速刺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是,追求效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拉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收入越高者消费倾向越低,如果这种差距导致社会两极尖锐分化,最终结果是社会消费需求的急剧萎缩,经济效益的丧失。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外公平”,即分配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的调解,这就需要社会政策来解决。正如克洛特·古特曼所说的那样,市场经济所创立的政策框架使得竞争过程得以产生,但是社会平等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因为“市场只能根据人们在市场中的表现来分配收入,还不能考虑到人的社会因素”,“这些社会政策是用来帮助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免受非他们自身的过错引起的生活窘迫”。也就是说,“市场外的公平”单靠市场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种被称之为“市场失灵”的现象就需要政府在就业(最低工资和工作环境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制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政策来调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对“市场内公平”的破坏。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还使得“场外不公平”变得更加严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中国学者估计为0.458。可见,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都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从而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矛盾: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等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