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8篇

时间:2023-10-12 10:26:26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1

关键词:物资采购;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而物资采购环节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采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呢?

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要遵循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正确认识是前提、制度保障是基础、程序合理是重点、执行有效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些,并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予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www.133229.COm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管理之外。这既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三、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合同签订与管理、物资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采购业务的分析与考核等管控节点。

(一)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与审定环节。这一环节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预算,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的申请,仓储或有关部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采购主管领导审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范围等内容。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采购方案是否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明确采购物资的具体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采购方式等,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环节。这一环节是采购管理控制工作的重点,可以使企业的采购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应根据审定的采购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或询价采购等方式确定供应商与采购价格。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为采购是否经过询比价、有无询比价记录,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是否符合招标管理规定,对大宗、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是否采取招标方式,应集中采购的是否有违规自行采购的现象,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三)合同签订与管理环节。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主要通过合同范本管理,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通过资质信用管理,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体系,降低了履约风险;通过合同风险点管理,强化合同履行的风险意识,减少合同履行风险;通过合同会签管理,提高合同审批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通过合同履行管理,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精细管理水平;通过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公司经营决策自我分析能力。这一环节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合同进行审核,签订的合同是否送交财会、法律等相关监管部门。

(四)物资验收入库环节。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检验清点,质检部门出具检验报告,仓储部门依据检验合格的报告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登记库存明细帐。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物资入库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

(五)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环节。财会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入库单、发票等及时作账务处理。采购款的支付应由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填制付款申请单,附齐相关单据,经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财会部门审核,财会部门根据资金安排、使用计划、预付情况及合同约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采购款支付应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办理。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重点是检查财务入账手续是否齐全,暂估入账是否及时合理;检查采购款支付的依据是否齐全,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相关审批是否符合权限。

(六)分析与考核环节。在“分析”环节上,企业采购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计划准确率、保证供应率、质量合格率、厂家直供率以及采购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企业有关会议报告;在“考核”环节上,企业应建立与采购相关的考核办法,定期对采购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四、执行有效,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

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严密合理的采购程序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就是关键。一是可以通过拓宽监督管理渠道,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对采购业务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进行转变,并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和约束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及其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执行力,明确相关部门及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员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完成不力,以致造成后果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警告处分或给予必要的处罚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履行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提升综合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科学运用,不断完善和提升。

参考资料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2

关键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其在新时期下,经济环境出现两个明显的特征,即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迅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更加迅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时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表现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如何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也是企业在现阶段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采购问题概述

采购主要指的是企业为满足自身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从供应方处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一项经营活动。采购工作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购为企业生产提供供应保障,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从而为企业的缺货风险进行降低。企业要想开展生产活动,所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实施物资供应,生产中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以及工具等都需要利用物资采购工作来进行。没有物资采购工作就会导致企业缺乏生产条件,进而企业运行受到影响[1]。其次,物资采购所花费的成本构成了物资生产成本的主体,其中包括采购费用、进货费用、流动资金以及仓储费用等等。若物资采购的成本过高,就会导致企业实际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再次,只有让物资采购部门的相关人员与供应商之间开展积极的业务交流,才能使得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产生积极的联系,进而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各项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能促使企业形成成熟的供应链关系。最后,物资采购供应的物资质量将会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可否生产出市场需要且质量较高的产品,直接取决于物资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好坏。

二、如何提高企业集中采购的管理水平

(一)建立采购中心

在企业内部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采购中心,进行企业生产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同时,还需要组建专门的采购小组与各个子公司之间开展联系交流活动,保证物资采购信息的流通性。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素质较好的采购队伍,使得采购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节约企业成本[2]。

(二)更新机制,适应集中采购的要求

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在企业内部推行管理、采购、物流三者分离的新型管理制度。整个物资供应链各环节既要相互联系,也要相互监督,为集中采购工作提供系统的组织保障。另外,在公司内部全面落实一级物资由集团采购、二级物资由各部门统一采购的运行机制。对管理口径进行统一,完善公司内部采购工作的各项监督体系,使得管理流程更加科学规范。并在公司内部加强监管工作,防范企业出现经济风险事件,提高企业采购管理以及仓储供应的效益,使得企业集中采购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三)实现集中采购方式的多元化

需先对上中下游企业的需求特性进行梳理,按照标准化、通用性以及多样化的标准进行分类,明确采购工作的实施计划,不搞单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开展框架协议的采购方式,有稳定需求的物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统一采购。对于常用物资且满足采购标准的物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若物资批量较大,且生产厂家不多,则采用密封竞价等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若需求时间不够稳定,但单词采购物资量大且采购批次较多的物资,则运用集中组织、分散操作的方式进行采购[3]。另外,还需要对物资价格进行广泛收集,对物资的价格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及时预测,从而把握采购物资的最佳时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资采购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工作之一,缺少物资,企业生产则不能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在实行物资采购工作的时候,需要对集中采购的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充分研究相关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机制,建立起完善的采购体系。通过对采购工作各环节的精密管控,使得集中采购工作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今后需要将企业的集中采购工作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

作者:杨泉生 王健 单位: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吕晓青.从集中采购管理到供应链管理——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采购管理战略路径探讨[J].浙江经济,2012,18:42-43.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3

关键词: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 关键环节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完整安全,保障会计信息资料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应深刻认识到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的、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所有决策,应统驭在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应在内部控制管理之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这既是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采购业务作为企业活动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经济行为,应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加强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采购业务的直接执行人,应加强自身素质及对业务的学习,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服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通过对采购过程的风险控制,使采购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秩序化,切实实现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正确评估采购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活动,而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施行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采购的风险评估是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采购业务的目标应根据企业目标与实际经营情况设定,采购业务目标的设定应考虑全面,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采购任务,经济高效地满足企业运营发展的需求;追求采购性价比最优和采购总成本最低;以招标采购为主,灵活采用多种采购形式,提高采购效率;争取有利的付款条件与付款方式,按照合同结算条款履行资金支付职责;采购过程合规合法、公平公开、规范有序;采购合同或协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外贸政策、行业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

风险识别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和外界所有可能发生的L险、每一个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一般来说在采购环节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采购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和信誉等损失;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或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考核不力,导致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使用部门请购依据不合理、不充分,相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正确,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源浪费或舞弊现象;采购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造成资产损失或账实不符;采购合同或协议条款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或贸易政策,权责不清,审批程序不当,导致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等。在采购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这些风险,随着市场大环境的改变,风险识别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变化的过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对风险识别进行调整。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键风险点及应优先控制的风险,它是风险应对的直接依据。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企业应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成本效益问题,及在技术和资源上的可行性,合理选择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争取做出最大的风险应对方案。

三、合理设计采购流程

根据分析的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设计合理的采购流程,尤其是采购关键环节的流程,是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采购关键环节应包括请购、供应商准入与采购定价机制、采购合同签订、验收入库、付款与往来核对。

(一)请购。首先企业应建立采购请购制度,明确各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及相应的审批权限,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进度办理请购手续。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请购事项是否经过具有审批权限的人员进行审批,以及请购内容是否与原预算相一致,这需要通过预算管理和授权审批来控制。

预算是对采购执行的制衡保障,企业应根据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市场调研情况,做好采购预算工作,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各生产部门应加强预算上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所请购物资应在预算范围内。采购部门应根据各部门的采购预算结合库存实际编制全企业的采购预算,执行预算委员会审核的采购计划,对超预算和预算范围外的采购,应在经过特别审批程序后再执行。

请购过程要明确审批的职责和权限,各部门要遵循采购请购业务制度,明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请购业务审批流程,确保采购请购业务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执行,严禁未经审批而办理采购业务。

(二)供应商准入与采购定价机制。为减少库存的物资积压、降低采购物资的成本、节省物资供应费用,需加强对供应商和采购定价机制的管理。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名录,及时、准确掌握各供应商的信誉、资金等方面信息,完善供应商档案。选择供应商的过程应公开、公平、公正,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准入、选择、评价等方面的机制。了解供应商的资金状况、信誉程度及生产能力等情况,可以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避免了询价人员的舞弊行为。

为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采购部门应制定适合的采购定价机制,首先要了解研究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采购执行价格或参考价格的公平合理性,避免由于信息不准确而造成的采购成本增加。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如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和比质比价等,做好询价比价记录,采购过程公开透明,由监督部门对采购过程实施监督,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或处置意见。

(三)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签订是采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前期采购市场调研、对比同类产品、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招(议)标等一系列繁琐工作的成果体现,也是处理后期采购付款、验收等具体交易及可能出现的纠纷的主要依据。内容明确、合法有效的合同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并且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企业可以按照采购的性质不同,建立不同的、适合的合同范本。合同范本由专业人员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以保障企业的最大利益。通过合同范本管理,使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更具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使采购工作严谨而不失灵活,而且可以降低合同签订风险,保障企业的自身合法权益。

(四)验收入库。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验收,保证到货物资符合前期采购要求。企业应建立物资验收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明确相关验收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质检部门负责物资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报告。仓储部门依据检验报告办理物资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登记库存明细账。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物资合格标准的界定,物资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人员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

(五)付款与往来核对。采购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附齐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等相关资料,经过相应的审批后,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经过审核后进行账务处理及付款事项。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付款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及付款流程。这一环节的重点是付款审核是否严格,付款方式是否恰当。财务部门应当对发票等相关收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采购部门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供应商之间应当定期核对付款余额,确保付款正确。

最后,采购部门应将采购的过程资料保存好,做好相关记录,实行全过程的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可追溯。

四、采购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合理的采购流程的基础上,能否有效执行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为督促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首先,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审制度。在日常运作中对采购内控系统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督察,对采购环节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再检查,对采购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进行监督和评审,不仅可以督促和提高采购部门的工作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使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其次,建立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执行力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在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加大对人员执行情况的考核,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予以通报、警告处分或一定的经济处罚。通过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内部控制管理责任的追究,提高管理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履行意识和业务水平,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使企业的采购活动全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同时也可以防范采购业务带来的风险。运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同时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应在工作实践中科学运用内部控制手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目的。S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4

[关键词]采购工作 标准化 精细化 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增速趋缓,钢铁行业高产量、低需求、高库存,供需矛盾突出,陷入高成本、低利的微利境地。面对经济新常态下钢铁行业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河钢宣钢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创效能力,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高端、高价、高效的“三高”产品比例,为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严格采购工作标准化的基本内涵

工作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运作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其优点在于:一是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二是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从而满足对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

基于河钢宣钢物资采购EPS系统运行模式,完善、加强内部采购管理。通过立足精细化管理思想,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电子采购的规范性和法律有效性,建立起新型的过程监督及运行机制,节约采购成本,降低采购费用,堵塞内部采购环节的管理漏洞,从而由规范采购程序提高企业整体采购管理水平,向全面优化提升企业管控水平目标迈进。

二、严格采购标准化在企业中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体系

河钢宣钢物资部将标准化建设作为一个主要工作来抓,为了从严、从细、从实地落实公司工作标准化要求,在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的同时,逐步形成标准化工作机制,通过自身学习增加了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从组织上保证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展开。

(二)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管理制度

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制度是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企业内涵的重要基石。优化系统管理其实就是对制度的优化,明确部门及岗位职责,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标准,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上更上一层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河钢宣钢物资部从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成效出发,以“管理讲制度、工作讲标准、办事讲程序”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标准,理顺业务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对现行制度、规程中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使各项制度和规程得到优化,使修订完善后的制度和规程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促进我部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以提升性价比为目标,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

1.严把供应商入围关

供应商的入围是供应商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流程,使供应商的入围做到科学化、严谨化,保证采购物资的最优性价比。

2.建立供应商日常管控模式

在供应商队伍的日常管理方面,由业务部门建立供应商档案,其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各种有效资质证明材料、供应商分类评价表、对供应商进行的审核报告等。

3.实施供应商评价管理策略

为确保公司供应商队伍稳定、采购物资质量稳步提升,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供应商评价及管理办法,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供货业绩评价,并定期对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供应商业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建立健全物资统计台帐,实现标准化管理

完善评价机制,做好材料备件上机记录,及时更新消耗动态,为提高采购物资性价比做好数据统计分析。

(四)梳理产线工艺、设备性能不匹配环节,配合设备选型,逐步消除设备性能的过剩使用及不能满足工艺的过度使用

1.计划员、业务员每周必须到现场1-2次,核实二级厂所报计划与实际需求是否相符;看看物资到货质量是否符合期望要求;核实二级厂急用件是否急用:核实到货物资上线情况。

2.各业务科室实施每月与使用单位业务对接,物资部每季度与使用单位业务对接。

3.建立与使用单位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采购物资的质量、服务、需求等信息,完善物资采购的验收标准、规范验收交接过程。

三、通过严格采购工作标准化的效果

河钢宣钢物资部通过严格采购工作标准化,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实现管理规范化,完成采购透明化,获取所采物资质优价廉,达到提高物资性价比,最大程度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达1869.03万元,为保产增效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

(一)围绕公司提档升级目标,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和机制。充分利用阳光采购系统和EPS系统功能,不断完善招标采购流程,一是采用了音视频监控系统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了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二是配合运营改善部完善了综合评标机制,做到了招标工作依法依规;三是针对“单家邀标”和“招标后续标”问题修订完善了《供应商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完善了供应商后评价机制,加强了纪检部门对供应商考察和评标过程监督。

(二)深入现场,发挥全过程质量服务职能,为生产保驾护航。一是各业务人员每周最少两次深入生产一线做好物资验收及现场使用情况记录,掌握材料、备件上机使用情况,建立完善的台账和分析制度;二是全力组织、催办各厂大中修、年修及新产品研发备件供应,对关键设备派人到生产厂家催办,确保了公司重点检修、技术提档升级工作。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5

关键词:物资采购;管理;企业内控;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在企业中物资采购对象包括生产原料、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的采购,以及办公用品、劳保用品、低值易耗品等企业所需的全部物资。物资采购其中包括所需物资的市场询价、供应商的选择、招投标、具体采购、物流运输、物资检验、物资保管和匹配使用等环节。可以说企业物资采购贯穿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由此也可见物资采购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物资采购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如果通过加强管理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对于节约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都非常必要和关键。

一、企业物资采购的流程

企业物资的采购流程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企业物资采购的关键和重要性,因此很多物资采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管理和物资采购都是必须的,因此各企业的企业物资采购流程基本都大同小异。一般都包括采购需求的申报、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所需物资的市场询价及供应商的选择、签订采购合同和采购、运输、验货保管以及分配等。另外还有后续的售后服务、退货、付款等环节。

二、物资采购主要环节的风险点及加强措施

1.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物资采购需求的申报和审批是企业物资采购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在有需求的时候,企业物资采购才开始启动工作流程,因此对于物资采购需求以及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是物资采购的第一个环节。关于该环节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采购需求与生产和企业需求是否保持一致,是否所申报和计划的物资的确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的生产和发展需求。为了避免这类风险出现,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首先,是对采购需求提出展开的管控。在采购申请和计划制定初期,需要经生产、库管、运营、财务等各部门综合商讨,采购需求是否确实符合企业需求。其次,是对采购部门提出的要求。需要采购部门针对采购需求结合企业实际物资和库存以及在途物资等情况,综合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

2.供应商的选择。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利益,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物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选择这个采购环节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因素之一,那就是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以次充好、高价购入、采购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务等现象。所以,对于供应商选择的环节采取风险防控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这个采购环节的风险防控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系统的供应商准入和评估体系,根据制度选择供应商并对其资质定期审查,以及定期根据其提供的物资情况开展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资质真实合法,保证供应商所提供的物资质高价廉。第二,对采购部门在供应商选择的工作中给予一定的监督检查,确保供应商的选择公平公正,严格杜绝的现象。第三,建立供应商信息公开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及时清除不良供应商。

3.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企业物资采购中的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的订立环节,是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的重要环节。但是物资采购框架协议或者采购合同是一把双刃剑,恰当合理合法的协议或合同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物资采购协议或合同在订立之时就存在缺陷或者不足时,就会对企业经济利益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和损失。所以,对于物资采购协议或合同的订立要严格遵守法律法法规,严格审核供应商的合法资质和信用等,确保协议或合同的合法性及其必要的法律约束力。另外,必须严格审核协议或者合同的各项要件和合同条款,明晰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相关信息。同时,在订立企业物资采购协议和合同时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和财务人员参与。

4.采购物资的验收。企业物资采购的验收环节也是需要加强风险防控的环节之一,主要是因为物资入库验收是物资品质、数量等是否符合合同和企业需求的关键环节。如果,出现实收与合同出现偏差等情况出现,极容易造成企业经济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该环节的管控主要侧重的是物资品质和数量与采购计划和合同是否一致,验收标准是否严格执行企业要求,验收后库存物资是否能够做到账实是否相符,物资验收流程及相关单、票据以及签章是否完整并且符合企业标准。另外,除了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物资验收制度和流程之外,还需要针对不合格物资的拒收和损毁物资的处理,以及盘亏盘盈物资的处理和财务处理等相关情况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减少由于各种其它因素导致的企业物质和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

5.会计控制。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会计控制环节,主要是针对物资采购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活动展开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这个环节主要是将采购业务通过财务信息反应的过程。在物资采购的这个环节,最关键的风险防控是对于未能客观真实的通过财务信息反应物资采购经济活动时,造成的物资采购与相关信息不一致,而导致的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首先制定物资采购和相关财务工作有效结合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系统。其中包括采购合同的保管和执行、验收入库的相关表单及完整的签章票据、出入库的记录、退换货记录、货款支付等各种综合信息。其次,制定财务部门的专门人员负责与供应商对账、与库管盘库等工作,也可以为避免会计控制环节出现偏差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情况。

三、结束语

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利好环境的影响,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经济收益和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如何在降低管理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管理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影响目前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通过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的管控,对于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十分关键,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邱明楣,王美星.建立物资采购监管体系的思考[A].贵州煤炭经济《2004年论文选编》[C].2004.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6

摘要:采购管理是整个企业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效的采购管理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提高业主满意度,以低成本高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生产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以期对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产物资采购企业管理

引言

近年来,企业逐渐认识到采购对于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作用。采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开始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进到采购管理中。采购管理的研究一般是以工业企业为背景进行的,由于生产型企业管理的复杂性,虽然一些研究者对采购管理作了初步研究,都强调了对采购管理的研究,但总体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是比较缓漫。

1.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的流程

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的业务流程不仅因企业而异,而且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的业务流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采购来源,采购方式以及采购对象等业务作业细节上。虽然采购流程存在着以上种种差异,但归结起来,其基本采购流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程序组成。

(1)在项目、生产、组织、设计完成以后,物资计划员根据工程部制定的滚动生产计划,利用技术部制定的材料清单,将生产计划拆分成材料需求计划,并结合现场的实际需求,同时考虑原材料库存制定出原材料采购计划或书面请购单,转发至采购部门用来作为采购业务依据。

(2)采购员收到原材料采购计划或请购单后,在原有的供应商中选择诚信良好的厂商,通知其报价,或通过招、议等形式询价,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可能的供应商后,将经批准的书面采购订单发送至合适的供应商处。

(3)如果供应商能够满足订单的要求,它将返回一张订单确认通知,这笔业务将按照正常的业务过程进行。如果不能满足订单要求,它将提议更改送货的日期、数量或者价格。采购员将重新确认价格,同时到材料计划员处核对供应商提议是否符合生产计划的需要。如果不符合,采购员还必须再和供应商协商达成妥协。而且即使妥协达成后,由于工程设计变更还可能会改变对采购原材料的需求。一旦这种变更产生,材料计划员必须再和采购员联系,采购员再与供应商沟通,上述过程不断重复进行,直至最后签订供货协议。

(4)签约定货后,应依据合约规定,督促厂商按时交货。货到使用单位后,使用单位的质检部门、保管人员到现场对标的物的尺寸、数量和质量依据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5)厂商交货检验合格后,随即开具发票、首先由采购部门核对发票的内容是否正确,并填写物资采购验收单并与发票(附材料清单)一起到财务部门挂账后付款。付款时,采购部门填写付款申请单,然后转交财务部门。凡厂商所交货品与合约规定不符或验收不合格者,应依据合约退货,并立即办理重购手续,予以结案。

2.生产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有以下两个特点:

(1)采购物资的多样性:一方面,企业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体形格外庞大,因此需要大量的企业材料、制品、构件和配件,且其复杂的生产过程也需要大量的生产机械设备。而且由于制品、构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生产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占据物资的十类五万多个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设计者的水平技术高低不同,欣赏水平和爱好存在差异,以及生产企业的经济、技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使得企业产品在规模、形式、构造、装饰、生产、组织等方面千变万化,并经常需要运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

(2)物资供应的多变性:企业产品的生产地点是统一的、固定的,使用单位是全方位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产品生产的不固定性。生产企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的材料不仅要随着产品的变动而变动,需求的规格也是多变的,由于市场逐利原因不是畅销材料常常采购不到,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代用工作,从而增加了物资供应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使材料的采购供应规范化、标准化,而需要灵活多变的物资供应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否则可能会造成生产的混乱。

3.供应链的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

3.1基于供应链的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两个层次

(1)技术层次上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应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即满足客户的价值要素,因而企业的采购管理必须保证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及时、准确满足客户需求。所以,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采购管理的任务要以企业外部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从技术层面的角度出发,企业采购管理首先需要考虑应采用什么技术手段与方法来保障企业的产品制造活动的物资供应。而有关技术层面的采购管理应着重考虑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库存、提高采购质量、缩短采购周期四个方面。

(2)战略层面上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采购是建立在供需双方良好合作基础上的,企业采购管理的范围必须扩展到企业的外部环境,管理重点从传统的内部事务管理转向企业外部资源管理。这里所谓的企业外部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建立、发展与维护。建立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它涉及到企业双方的资源、经营战略、发展目标等战略因素。因此,企业的供应链采购管理在从事外部资源管理时,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考虑如何选择确定供应商和与其建立什么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此解决采购技术层次上的问题,满足采购企业的供应需求,摒弃那种为了生产供应需求寻找贸易伙伴的做法。

3.2采购管理模式的关键点分析

传统物资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活动主要围绕价格而展开。价格因素是采购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采购活动考虑的唯一要素。因此,企业为了取得价格上的优势,一般多采取多货源采购策略,通过增加供应商的数量来降低采购的价格。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需要考虑的因素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产品的采购价格只是总成本的一部分,产品的质量对总成本也有相当的影响。

高质量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将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导致较低的总生产成本或较高的产成品价格和质量。在当前买方市场下,产品的高价格或者低质量都将极大地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交货及时性和交货提前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购方制定采购策略时,肯定会考虑到交货及时性和交货提前期这两个因素。正因为如此,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采购管理时,选择和评价供应商时,要充分考虑到交货及时性和交货提前期这两个因素。如果这两者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那么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将无法体现。

3.3系统模型设计

在系统模型设计中,首先要进行需求和市场分析,根据供需对比情况选择供应商和采购方式;接着对拟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协商并与之签订试合作协议,进行合作试运行;然后根据试运行结果选定最终的合作伙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入正式合作阶段。双方开始正式合作后,采购就是在既定的合作协议框架下进行,无需每次都签订采购订货合同。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确认后订单开始执行。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采购部门要不断的沟通、协调供应商与生产部门的供需计划,保证供需一致、平衡。最后是采购评价与供应商评价,采购部门要及时的组织相关部门对采购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以便供应商进一步改进,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激励。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7

1、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公司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

2、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3、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合同签订与管理、物资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等管控节点。

3.1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与审定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使公司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预算,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的申请,仓储或有关部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范围等内容。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采购方案是否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明确采购物资的具体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采购方式等,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3.2.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环节。

这一环节是采购管理控制工作的重点,可以使公司的采购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使公司经营成本降低,并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效益。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应根据审定的采购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或询价采购等方式确定供应商与采购价格。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为采购是否经过询比价、有无询比价记录,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是否符合招标管理规定,对大宗、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是否采取招标方式,应集中采购的是否有违规自行采购的现象,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3.3.合同签订与管理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公司的合法利益。主要通过合同范本管理,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通过资质信用管理,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体系,降低了履约风险;通过合同风险点管理,强化合同履行的风险意识,减少合同履行风险;通过合同会签管理,提高合同审批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通过合同履行管理,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精细管理水平;通过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公司经营决策自我分析能力。这一环节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合同进行审核,签订的合同是否送交法律等相关监管部门。

3.4.物资验收入库环节。

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检验清点,仓储部门依据检验合格的报告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登记库存明细帐。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物资入库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

3.5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环节。

财会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入库单、发票等及时作账务处理。采购款的支付应由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填制付款申请单,附齐相关单据,经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财会部门审核,财会部门根据资金安排、使用计划、预付情况及合同约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采购款支付应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办理。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重点是检查财务入账手续是否齐全,暂估入账是否及时合理;检查采购款支付的依据是否齐全,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相关审批是否符合权限。

3.6执行有效,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篇8

关键词:物资采购;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而物资采购环节又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采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呢?

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要遵循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正确认识是前提、制度保障是基础、程序合理是重点、执行有效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些,并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予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管理之外。这既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三、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合同签订与管理、物资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采购业务的分析与考核等管控节点。

(一)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与审定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预算,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的申请,仓储或有关部门平衡库存后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采购主管领导审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范围等内容。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采购方案是否经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明确采购物资的具体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采购方式等,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价格确定环节。

是采购管理控制工作的重点,可以使企业的采购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其一般管理控制程序为采购部门应根据审定的采购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或询价采购等方式确定供应商与采购价格。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为采购是否经过询比价、有无询比价记录,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的是否符合招标管理规定,对大宗、批量、重要及特殊物资的采购是否采取招标方式,应集中采购的是否有违规自行采购的现象,相关审定是否符合权限。

(三)合同签订与管理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主要通过合同范本管理,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通过资质信用管理,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体系,降低了履约风险;通过合同风险点管理,强化合同履行的风险意识,减少合同履行风险;通过合同会签管理,提高合同审批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通过合同履行管理,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精细管理水平;通过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公司经营决策自我分析能力。这一环节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检查相关部门是否对合同进行审核,签订的合同是否送交财会、法律等相关监管部门。

(四)物资验收入库环节。

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组织采购、质检、仓储等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检验清点,质检部门出具检验报告,仓储部门依据检验合格的报告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入库单,登记库存明细帐。这一环节的管理控制重点是检查物资入库验收资料是否齐全,验收入库是否符合不相容要求,库存明细账登记是否及时。

(五)采购付款与往来核对环节。

财会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入库单、发票等及时作账务处理。采购款的支付应由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及到货情况提出申请,填制付款申请单,附齐相关单据,经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财会部门审核,财会部门根据资金安排、使用计划、预付情况及合同约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采购款支付应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办理。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重点是检查财务入账手续是否齐全,暂估入账是否及时合理;检查采购款支付的依据是否齐全,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相关审批是否符合权限。

(六)分析与考核环节。

在“分析”环节上,企业采购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计划准确率、保证供应率、质量合格率、厂家直供率以及采购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企业有关会议报告;在“考核”环节上,企业应建立与采购相关的考核办法,定期对采购管理情况进行考核。

四、执行有效,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

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严密合理的采购程序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就是关键。一是可以通过拓宽监督管理渠道,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对采购业务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进行转变,并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和约束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及其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执行力,明确相关部门及员工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员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完成不力,以致造成后果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警告处分或给予必要的处罚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履行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提升综合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科学运用,不断完善和提升。

参考资料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