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论“商品-货币-资本”与“反讽-恐惧绝望”的逻辑一致性——基于人本主义异化观的视角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铃木亨在其成名作《实存与劳动》一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一定的一致性,尤其是在马克思的“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结构和克尔凯郭尔的“反讽-恐惧-绝望”的逻辑结构上有高度的一致,而这个论断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的。作为黑格尔异化观的传承者,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都蕴涵着异...

  • 学理、方法和论域: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批判理论述评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主要承续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批判的角度和靶向发生了偏移和深化。法兰克福学派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社会和技术理性的全面批判,总的来看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批判路径。在批判的方法论上,法兰克福学派宗罗百家,跨越学科藩篱,椎陈出新。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理论成果丰富,凸显了批判理论的活力和锋芒。

  • 政治秩序的伦理意蕴及对国家治理的启示——兼谈康德政治哲学

    政治秩序规范和引导人们应该怎样生活。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政治秩序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康德政治哲学为我们理解政治秩序问题提供了学理资源。一方面。政治秩序的伦理内涵是以“公共善”为价值目标,在社会建立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的善的等级系统;另一方面,政治秩序范畴的核心在于国家正义,确立权力的公共责任与边界。基于此,我们应该以...

  • 政府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阐释——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例

    文章立足国内政府创新扩散研究不足的客观现实,以效能建设这一中国特色的绩效管理创新为例,在详细描述其省市扩散状况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阐释了政府创新扩散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创新扩散的动力带有阶段性特征,其中新制度主义中的基于路径依赖的历史制度主义、基于理性选择的理性制度主义和基于制度同构的社会学制度主义能够...

  • 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视阈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新探

    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主要阐明了公共产品的概念与本质、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模式选择、公共产品需求随生产力发展而日益增长等内容。它给我们当下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以重要的现实启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申谁起决定性作用以及两者的职能分工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让...

  • 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及启示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和印度国内社会不公状况明确提出其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主张。在国内地方执政过程申,印共(马)通过推行社会政策对其社会公正理论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执政地区(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的社会公正度及其人文社会发展指数。吸引了世界多国观察家和学者的目光。印共(马)对社会...

  • 历史视角下执政忧患意识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提升研究——执政意识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执政活动是国家的普遍活动,忧患意识建设问题也是传统社会的重要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影响执政忧患意识的主要因素是执政者的综合素质、执政绩效、政治体制和运作方式、社会矛盾的强度和烈度等。要提升执政忧患意识质量,其基本途径和方法是:构建合理的执政目标体系;执政者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宣传执政绩效;建立信息自由流通和共享机制。了...

  • 农民工市民化供求决定机理——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模型

    文章提炼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供求失衡问题,考察了市民化供求两方面。首先。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对市民化的特征进行了属性分析;其次,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市民化的供求过程进行了模拟假设、提出“市民证”的假设概念;最后,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对市民化供求进行了均衡分析。基于公共产品的理论模型,形成了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供求决定机理。

  • 企业特征、融资约束与在职培训——基于中国企业规模与所有制性质的实证研究

    文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特征、融资约束对企业在职培训决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特征、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在职培训决策的重要因素,其中企业规模增大、融资约束降低对企业在职培训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外,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职培训倾向均较大。此外,融资约束对不同属性企业在职培训的影响效应存在显...

  • 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构建统一会计语言的现实问题

    构建基于IFRS的统一会计语言是全球会计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正确对待司法辖区会计准则主权、IFRS制定过程的政治性、采纳IFRS的经验效果与采纳过程的层次性和异化问题,建立公平合理的IFRS成本分担机制,是统一会计语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我国在IFRS问题上面临进一步优化选择问题。

  • 金控集团多元化经营下绩效考核障碍与优化建议——基于子公司风险管控的视角

    金控集团能否实现安全稳健运营,将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改革的进程。子公司金融牌照业务的差异性导致母公司很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考核体系。通过梳理各类金融牌照公司风险管理特点,文章对于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金控集团统一风险管理考核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建议细化风险分类评级、建立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划分子公司风险资本...

  • 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研究

    基于2002-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测算了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程度。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产业转移。在转移的地区分布上。2007年之前主要在沿海地区之间转移。之后开始向申西部转移。在转移行业分布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则是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西北等地...

  • 基于GEM与钻石模型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及路径优化——以无锡市为例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整体竞争优势发挥,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完善现代城市功能及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GEM模型与钻石模型中的因素进行整合细分,以无锡市为例,分析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包括诱导、主导、支持因子等。继而提出路径优化策略.包括基础、企业、市场三个层面,如打造智慧物流,营造创新环境,培育龙头企业...

  • 人力资本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提升绩效的重要资源。文章以29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员工平均年龄对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专业人员比例对人力利润影响关系不显着外,其他人力素质测量指标与企业财务绩效(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的假设关系得到支持;员工培训对企业财务...

  • 西部省份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城镇化与工业化始终是我国内陆省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两大主要动力来源。传统观念认为城市化主要是作为工业化的一个结果,但我国西部省份经济发展的联动性和被动性造成了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工业化与城镇化因果倒置的现象,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 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探析

    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是一种对特定产业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融资以及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重要投融资制度。由于它具有市场化运作、产业导向明显的特点,因此在环保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中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弥补资金缺口,并为市场主体参与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实践。但是相关制度规定并不完善。...

  • 历史上广西北部湾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海上交往

    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海上对外交往的主要地区。从特点上看,双方的海上交往早期以朝贡贸易为主,后期私人海上贸易逐步增多,对外交往带有很大的偶发性。交通条件的变化、移民和文化的传播是对双方交往产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因素,这使两地间的交往不但具有了政治、经济交往的性质而且具有文化交往及传播的作用。正视这一段历史,可为...

  • 刑事判决非法证据排除说理的困境与出路

    非法证据排除的说理状况是整个判决书说理问题的“缩影”,而且被许多人认为是改革进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强化非法证据排除说理,有利于排除虚假的可能性、拓展公开原则的价值、真正遏制刑讯逼供。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说理,有必要厘清证据可采性与客观真实观的碰撞、克服法律规则适用申法律发现的尴尬、解决与业务考评机制等配套制度的冲突。我...

  • 诉讼时效抑或消灭时效:时效概念的名实之辨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对于其术语之选取,当前主要有“消灭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表达。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其差异实质上是由采用该术语的法城里时效各自不同的法律性质所导致的。我国受苏联民法学说的影响,采用了“诉讼时效”这一术语,但是这一术语不利于民法的体系化。因此,在编纂民法典时宜改称“消灭时效”,以实...

  • 入世议定书差异性条款的性质

    入世议定书的差异性条款一共有13条,涉及28个具体的案件。尽管现有国际法专家就差异性条款的性质提出过修正、嗣后协议、禁止反言的观点,但是都不符合国际法上的相关定义或W70自身的规则体系。国际法上的保留必须符合形式规则、时间规则和效力规则三方面的要求,而前述的13个差异性条款作为新成员在加入WTO时,与现有成员之间的协议内容,在内...

  • 加强农村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思考

    加强农村大气污染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事关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进程。现阶段,我国农村大气污染治理不仅未实现与全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同步化、一体化.也未被纳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面临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模式不适应等困难.与农村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的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加强农村大气污染治理,...

  • 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空间的建构及评价指标研究

    基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分析,文章将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层决定要素投射到战略空间,建构起包含基础维、核心维、潜在维三个基本维度的三维战略空间模型.并依据科学性、目标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设计出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空间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评估、选择及定位提供分析基础。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建设面向东南亚的离岸文化中心研究

    文化全球化推动了跨国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开发利用国外文化资源面向国际市场生产文化产品的离岸文化中心相应兴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岸文化中心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把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机遇,利用东南亚与我国地缘相近、经贸往来密切的优势,选择重点领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

  • 文化主体性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本质

    价值观的发生、建构和发展与人的文化主体性生成与提升相伴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本质在于通过教育者的文化教化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主体性建构的互动活动.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的核心价值意义,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同类价值意识,提升其文化主体性。据此,探索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主体性文化教化的社会主义核心...

  • 自媒体舆论场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控制研究

    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权力资源,自媒体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大众共享。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支配着网民对现实的感受和认知,通过话语力量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当下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自由化、非理性化以及自媒体舆论场与传统舆论场的离心力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应从培养意...

  • 视觉艺术的流变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文章通过对西方视觉艺术的简要梳理,从视觉艺术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批评的功能入手,尤其是通过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在冷战期间的文化战略分析,以西方艺术作为参照,在对其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判断我国当代视觉艺术发展方向,并提出应该把当代艺术当作一种提高我国软实力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竞争中。

  • 作为音乐史料的民间歌谣曲谱之学术价值研究——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为例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全国民间歌曲普查、搜集、整理、出版的大型音乐曲谱文献,亦是保存至今关于20世纪80年代民间歌曲最为全面的历史音乐形态。如此宏伟巨着,其学术应用价值如何,需要进行客观的认知和掌握,方能有效使用并从中提炼出更多的专项研究。为此,拟将其视为音乐史料文献一类,以广西卷为个案,观察其史料制...

  • 少数民族高考录取优惠政策评估——基于相关利益者评估模式的分析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较大差距。为提升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水平.培养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增进各民族关系的和谐,我国实行了少数民族高考录取优惠政策。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政策评估模式,以多所高校的496份问卷为数据来源,对优惠政策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政策评估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政策执行环节评估分最低,...

  • 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及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美国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为未来美国的科学教育描绘了主要的框架,也作为国家新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文章对新《框架》研究情况、核心概念、主要内容和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并结合新《框架》的特点及课标间的比较。得出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加强核心...

  • 权力共谋:大学内部“行政化”归因的别样逻辑

    “权力共谋”思路为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归因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刻和有效的逻辑。大学内部的多重权力关系可以看作一个从权力到权威的连续谱结构。据此描绘的大学人员身份“九分法”有助于解释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动机与行为。权力效用的特殊性、利益驱动的内生性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逐渐形成了一个逐利同盟。达成了“服从一资源”和“赞同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