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3-08 06:39:50
摘要:创新数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对数学教学意义重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保护他们的上进心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教学更加卓有成效。
关键词: 数学 教育 教学 数学教育 教学论文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之谈

一、教学手法的创新

1.改革课堂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热烈讨论、积极发言,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课堂进行创新的目标。要改革数学课堂氛围,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摆在首要位置,为学生的学习利益考虑,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教师在讲完相关的知识后,将准备好的与课内知识有关的课外或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讨论的组合可以是学生就近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在讨论期间,允许不同组的学生自由走动,交换观点,而不必强求纪律,束缚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多设计新鲜的、有趣的问题,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热情。防止问题过于抽象或理论化,使学生疲于理解,无法展开讨论。因此,无论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课堂纪律的放宽还是问题的设计,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改革课堂模式的前提。

2.改变教师角色,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上的主要关系,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上,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更强。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他们的学习心态影响极大。因此,教师要注重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防止学生因害怕数学教师,转而害怕数学课,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参与者,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耐心的解答,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觉得自己得到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此外,学生在无法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回答错误时,教师也要避免一味地惩罚,而是要对学生细心引导,使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这样会使学生对错误理解更加深刻,避免再犯。而课下,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将教师当作朋友,有利于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的喜欢转移到数学课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个性,使得纯理论式的数学教学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需要更多直观的、易于理解的教学活动的支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提出来,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寻找更为合适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难题,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几何知识直观展示,以增强学生对几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有利于创新数学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二、结语

总之,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对数学教学意义重大。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更需要学校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更加卓有成效。

作者:李长春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罗集中心小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一、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这一方面要求我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旷会旷工。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朋友,关心爱护他们,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营造和谐良好的相处环境。

二、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常规

把常规强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全面了解教材的结构、难点与重点;了解学生概况,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把握好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各个知识点也要分别侧重。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或者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之外,教师除了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还要及时对学习较差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自习课的时候,把分层施教的原则积极落实下去,对各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等生的培养工作,也便于及时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对于教学策略也便于及时调整。工作中更要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取长补短。

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

四、提高教研水平,加强学习和研讨

教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研讨和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学习新课改中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运用把新的课改理论和教学模式积极,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都充分发挥出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学困生的转化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应注意特别关照,像平时的回答问题、黑板板演等,只要学困生举手,就要先把机会给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教师心里是一样平等的。为了给学困生较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我会经常性地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较简单的问题,学困生可以正确回答的时候,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外作业中,也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安排,多做面批。针对他们在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不但要当面表扬,还要在作业本上写上“太好了”“继续努力”“进步很大”这样的话。对于做错的,或者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困生要给予耐心辅导,直到其学会。学困生都比较害怕考试,怕考不好教师指责,同学讥笑,家长生气。为了消除他们这样的心理,在平时的小考中,我会尽量把基础题的分量增加一些,而对综合类的题型,尽量增加引导性的小问题,以减少难度。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更要及时表扬,考得不理想的,增加关爱,及时加以辅导。同时也会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要求他们对学生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爱。保护他们的上进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困生成绩都有所提高,课堂上也较以前活跃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经过认真的反思,做到成功。我认为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

2.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加大对学困生的说服教育力度,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学英 单位:甘肃和政县第一中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必要的

素质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以及丰富的知识和具体的实践能力等为主的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去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教育,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是提高他们素质教育的必经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服务,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也是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指导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向导,其中,逻辑思维对人类的影响也是很长远的,它主要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加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教学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并且还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的机会,进而再全面地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传授一些新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与之相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的结合、整改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新学的知识,在使用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地巩固旧知识。这样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初中数学是一门枯燥而繁琐的学科,又是学生比较畏难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提不起精神来,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因此,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在主观的思想意识里添加一份对数学的爱好,还能够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教材内容。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感情,他们就会喜欢上数学课,而且他们还会把数学课堂当成他们发现和创造的舞台。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教学来烘托出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来,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的内容,结合一定的数学手段,创设出某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并且有效地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同时,对一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还是能够感受到某些情感因素,慢慢地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四、鼓励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需要培养一些善于钻研、发现未知的数学定理的人才,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钻研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比如,在教会学生某一个定理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定理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方法适当地进行探索,并且教师还要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教会他们探究知识的方法,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钻研教材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最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品质并不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冲突,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当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后,可以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又能够反过来辅助他们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同时,还需要讲究一个“度”字,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和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数学品德,进而才能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服务。

作者:吐尔逊江·卡德尔 单位:库车县比西巴格乡中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浅议

数学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另外,数学素质教育,还承担着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手、口、脑并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加强训练,要求学生从当前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学习当中的小知识点开始做起,坚持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此环节中,注重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比较学生当中,谁的作业写的认真,谁的笔算速度快,谁的口算较为准确,通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引导学生手、口、脑并用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勤于动手、灵活表达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动脑,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获得一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就是让学生去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实验、解题等手段,掌握知识、掌握数学学习规律。动口,主要是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围绕着某一命题或者某一数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类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的生命个体。教师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人物,而只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相关数学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在学生采取“滚动”的方式进行圆周长的测量时,笔者问道“,圆形的游泳池可以滚动起来吗?”于是学生经过思考,想出了利用“绳测”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于是笔者又进一步问学生:“倘若将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然后将小球放置空中旋转,那么绳测的方法还管用吗?”经过实践发现,以上运用的“滚动”和“绳测”方法,都有着局限性。因而笔者又追问,“那么能不能探寻出圆周长的运算法则呢?”学生们又开始努力思考,然而发现了“圆周长=3倍直径”的规律。通过这样的层层设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四、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

(一)尊重学生,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热爱、信任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和善的微笑、热烈的赞美,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尤其减少对他们的批评,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多种平台,让学生能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努力学习。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切实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关心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因而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第二,教师要注重交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其中包括,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挖掘数学教学当中蕴含的素质因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邢振波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双胜小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对各种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供机会,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进行激发。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景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非常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相结合,对各种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进行灵活地运用,使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探究性心理,从而使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最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

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起始阶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发现,进而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由此来看,情境创设带有一定的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心点,否则就算情境创设得再好,也不能将教学任务完成。因此,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出现“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现象,将问题情境的创设回归到数学教学内容中来。

(二)趣味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小学生的身上最适合不过了。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敏感,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创设出新颖、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兴趣,进而将学生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现代心理学家将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观行动思维,第二阶段是具体形象思维,第三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为直观行动思维,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处于上升的阶段;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五六年级的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在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应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进而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层次性

数学问题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以点带面逐层深入,利用一个问题的研究引发纵横知识的分析和探讨,逐层地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这样教学内容就可以得到精缩,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不同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设计,使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到课堂中,然后再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的真谛,从而利用数学思维方式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力量而热爱学习。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融入到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故事融入到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故事氛围中,还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

实践操作是眼、手、脑协作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动态事物进行把握的过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获得的知识也较为深刻。例如,我在“铺一铺”的教学中,改变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用瓷砖铺成的精美图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通过记录和精心的绘图获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学生畅所欲言,利用自己得到的材料展开分析与评论,充分体会到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创设悬念化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对一些新颖的、科学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学生在悬念化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情趣更加浓厚。例如,在教学“加法的估算”时,我向学生做出邀请:大家只要说出加法算式,老师就能马上说出算式的结果接近几十,同学们可以为老师的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告诉学生:老师之所以可以算得这么快,其实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秘密。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到底是什么秘密?教学过程设置出问题的悬念,能使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产生一种迫切感,从而使数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抽象的知识,这与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发展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要想对这一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数学课堂实际上就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将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中心,那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问题作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是指导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向导,其中,逻辑思维对人类的影响也是很长远的,它主要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加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教学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并且还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的机会,进而再全面地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传授一些新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与之相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的结合、整改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新学的知识,在使用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地巩固旧知识。这样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初中数学是一门枯燥而繁琐的学科,又是学生比较畏难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提不起精神来,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因此,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在主观的思想意识里添加一份对数学的爱好,还能够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教材内容。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感情,他们就会喜欢上数学课,而且他们还会把数学课堂当成他们发现和创造的舞台。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教学来烘托出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来,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的内容,结合一定的数学手段,创设出某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并且有效地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同时,对一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还是能够感受到某些情感因素,慢慢地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鼓励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需要培养一些善于钻研、发现未知的数学定理的人才,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钻研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比如,在教会学生某一个定理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定理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方法适当地进行探索,并且教师还要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教会他们探究知识的方法,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钻研教材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最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品质并不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冲突,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当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后,可以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又能够反过来辅助他们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同时,还需要讲究一个“度”字,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和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数学品德,进而才能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服务。

作者:吐尔逊江·卡德尔单位:库车县比西巴格乡中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灵活教学,开启数学创新教学的课堂模式

在过去,我们的数学教育课程模式采用的是老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课桌上死板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安静的课堂学习氛围往往是教师所期待理想的学习的场合,但是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的活跃性,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懂得问题是不能够积极地及时的提出来,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受到限制,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也不能够做到及时的了解,这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相当不利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够得到很好地保障。为此,我个人认为,开设丰富的数学创新教学课程是相当的有必要的。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是较弱一点的,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会比较低的,另一方面,小学生往往不能将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因为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散注意力,因而,我们可以在枯燥的数学课程中添加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元素,从很大的程度上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售货员与顾客“的小游戏:选出一名学生来当售货员,假设出一些学习用品的价钱,如铅笔一毛三分钱,橡皮2毛六分,笔记本四毛五分钱,其他的学生来当顾客,发给同学们一些钱让学生拿着正确的钱去买学习用品,谁正确的话可以设一些小奖励,把铅笔橡皮奖给谁。”在这样的小游戏中学生即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又学习了新的知识还得到了奖励,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提高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懂就问,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培养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想象力是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近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于很多的伟人科学家来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想象力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也是创新的开始,只有想到了才能够做到。因此我认为要想加强小学教育的创新,首先一定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动手能力,便是对想象力的进一步升华,动手力即使将想象力落实与实际,最终做出完美的成果。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常常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们一边想、一边做、一边说,使脑、手、口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达到了统一和谐。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不采用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小组为单位给同学们发下我事先准备好的直径4厘米、6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手中的圆的周长直径并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去测量,讨论,同学们很快就可以明白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不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都是与这个圆本身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巧妙地设置一些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上的情景,使学生们产生一定的新奇感与求知欲望,从而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就提出以下的问题:“同学们,大家谁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们都回答:“知道,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都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们一听,马上就议论纷纷,这时我就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同样增进来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我认为小学教学教学的创新从小培养起了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认知的创新性,使学生从小便在脑海中埋下了自主创新的种子,使学生在平日的数学学习中,通过自己的细心的观察、思考、归纳等等,不仅使自己对各种知识的认知有了独特的思想,不同程度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数学生活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变成了学生日后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的垫脚石。

作者:骆秋瑞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阳光小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改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的地位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宗旨,高中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能够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开展更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等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态度,始终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每一次的数学授课活动都不脱离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提高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第一,努力创设具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广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活跃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直接解释数学相关概念,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接触、发现、研究从而收获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数学理论同生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数学素养。第二,培养学生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打破因思维定势而影响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打破消极的知识框架和生搬硬套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实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三,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知识理论修养,对待教学事业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就会获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愿意跟老师进行学习并喜欢上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的整体上把握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情况。

二、提高高中数学考试能力的教学活动

学生考试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和老师也认识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和老师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为的就是能够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比较好,掌握知识也比较快,能够准确、快速地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在考试的时候却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广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从容应对考试。广大教师如何开展数学考试能力的教学活动呢?我们可以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着手进行分析。考前准备。在考试之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除了在知识上进行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考试工具上也要准备充分,防止不必要的纰漏影响考试状态,例如准考证、笔、尺子、演草纸等。在做好外在物质上的准备,也要合理调整好心情,不断告诉自己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在考试之前摒弃各种杂念,不要为自己设置过高的成绩期望,防止因为期望过高导致紧张过度,甚至产生怯场、焦虑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考中应对。在考试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与做题速度、顺序等情况,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要学会果断放弃,避免因为耽误时间过长而影响后面的答题速度,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严格审题、认真做题,减少因为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错误情况,确保数学基础运算的准确性,同时注意使用解题技巧,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提高做题速度,为考试中的自查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考试即将结束的时候,要再一次将试卷进行仔细地检查,确认是否有空题的情况,试卷上的答案是否有书写错误以及格式是否规范、字母是否有抄错的情况发生,减少考试因为疏忽导致的准确率下降。考后调整。在考试结束后学生也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调节,不能因为自我感觉答题不理想而产生失落,这样会影响接下来其他学科考试的正常发挥。考试结束之后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仔细研究试卷,总结出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常错的题型,防止下次考试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三、结语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是面对全体学生并按照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习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而高中生在不得不面对考试的时候,广大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知识教学之外,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考试能力教学,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考试方法展现真实的数学水平。素质教育教学与考试能力教学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他们并不是完全对立统一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朱建国单位:江苏泰州田家炳实验中学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数学教育教学法

摘要“填鸭式教育”曾经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用广泛,这样的教学,是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直接灌输给学生,并无创造性可言。世界著名教学教育权威——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目前已被视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再创造”教学法建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是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现代的数学教学,不应再是将单纯的教学内容作为现成的产品强加给学生,而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填鸭再创造数学教学

“填鸭式教育”曾经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用广泛。顾名思义,它就是不理会学生反应,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无非是将学生当容器,并无创造性可言。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世界著名教学教育权威—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被视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危害:

一、课堂死板无趣

“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老师一昧枯燥的独白、死板的教学,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最容易疲劳走神。这样的授课,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低下。

二、缺乏互动反馈

学生已经听懂的内容,老师也许还在滔滔不绝;或者学生没有听懂,老师却一笔带过;明明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老师却没有发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直觉、经验或个别抽样信息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难以了解整体的真实情况。

三、思维守旧

在“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下,答题只是个别学生的专利,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我们可以看到,如此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做的作业,解题方法、思维模式尽皆相同。老师的“填鸭”,导致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完全按照老师的思维模式行事,无创新,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想事情和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填鸭式教育”使得他们已习惯于上数学课时不停地做笔记、然后对照笔记做作业。你说这样有用么?没错,认识题型多了自然有它的好处,但是我们看到,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脱不开“本本对照”,遇上一些拓展性的新问题就一筹莫展了。

如何从这样一种现状中摆脱出来,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再创造”的教学方法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思想认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原则就是“再创造”,“再创造”应当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全过程:

1、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从自己的“数学现实”中进行“再创造”,得出数学成果。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一遍。

2、数学教学就是一个指导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使其各种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能得到自由发展。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理解现有的运算法则和各种定律,发现更多的规律和定律,形成概念,充分实现其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自94年担任“数学”课程教师以来,笔者也曾尝试和运用过多种教学方法,2003年起,试行依照弗赖登塔尔的这一论点作了初步的尝试:

(1)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创造、理解掌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不要求学生背诵概念,而是力争摆脱讲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数学现实”建构新的知识概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学生足够丰富和符合其“数学现实”的材料,以便帮助其从中发现某些规律和性质,进而进行总结,形成科学且正确的观点;另外帮助他们将其发现的规律和性质提升为数学知识,并逐步培养其习惯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应用,一般来说还可以保持较长久的记忆。

例如,在讲椭圆时,笔者并未直接切入椭圆的理论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椭圆,而是鼓励学生动手,用自己的方法最快画出一个标准的椭圆。教师随后用一支粉笔套着一根细绳,在课堂上当场进行演示。通过这些活动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椭圆上的点具备哪些公共属性,从而引出椭圆的概念。

再如,讲到幂函数的概念时,笔者会用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作为引例: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二次分裂,得到4个细胞;三次分裂,得到8个细胞……细胞的个数分别为:2,2,2,2……2。如此的教学引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在自己的“数学现实”中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枯燥程度,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创设问题情景,引疑促思,鼓励学生创造新规律。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概念之后,我并不将各种规则、定律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设法满足学生不同的思维和方法能得以实现,为其提供一个发展和发挥的空间,提供很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认识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继而发现或者“再创造”出更多的规律。

例如,在函数奇偶性的基本判断方法掌握以后,可以给学生举出各种类型分数指数幂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数指数幂的分子、分母的奇偶变化对函数奇偶性的影响,发现和总结蕴藏在其中的快捷判断规律;再如,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车流量调查,帮助其在“数学现实”中体会“概率统计”的特征和规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推导得出的规律,往往比老师的直接传授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在此仅起抛砖引玉和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发现规律的作用。

(3)和谐师生,和谐课堂,教学相长。在近四年的“再创造”教学方法试验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再创造”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绝大部分的学生在投入探索、讨论时的积极性表现得较高,课堂教学气氛相对较为活跃。“再创造”的教学方法融洽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师生共同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感受到共同创造的快乐。

同时,“再创造”的教学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象以前一样“人云亦云”,更多时候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预见性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教师亦在此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再创造”教学方法建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是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现代的数学教学,不应再是将单纯的教学内容作为现成的产品强加给学生,而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对学生而言,“发现”和“创造”是一种乐趣,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引导学生“发现”和“再创造”则更是一种成功和乐趣!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数学优质教育教学思路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应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质课堂;氛围;方法;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尊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中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1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随着目前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多符合时展需要的要求,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理论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面引导。那么何为优质教学课堂,如何构建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原则。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提高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的效率,而且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时,老师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耗能原则。初中课堂每堂课几十分钟,教学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多,因而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在数学这门课上花费的精力,也就是低耗能原则。与此同时,还应该包括师生共同进步原则。一提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但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还应该包括提高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数学老师的成长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学生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体,受到教学的主导者,也就是数学老师的引导。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也促使老师在实现高效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这几点基本原则,并且合理的遵守,从而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2构建优质教学课堂的途径

优质教学课堂概念的提出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过程。初中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对于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构建优质教学课堂,首先应该通过开发教学情感因素构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种研究,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个体,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开发教学情感因素,能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学生怀揣积极态度、畅快心情和活跃思维,情感体验得以强化,此外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兴奋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把“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作为教学境界的理想追求,尊重学生的心理与个性,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交流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用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故事渲染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让课堂高潮迭起。其次,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贵得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最大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懂得从阅读课本、学习基础知识做起,并遵循向“最近发展区”理论,实行递进式学习和发展,保证思维发展的连贯性和螺旋式上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借助外力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比如,老师、同学、工具书等,做到善假于物发展自我。有了学习方法这个武器,学生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思考,不至于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或偏离学习的主方向。这样,课堂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最后,积极地创建立合作制度,成立兴趣小组。古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充分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达不到小班教学的标准。长期以来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无法实施小班教育,对数学较弱的学生无法进行单独辅导。数学兴趣小组的建立建议有效改善这种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以让能够按照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课后,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由数学学习的优等生来帮助其余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这既增强了数学优等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帮助了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这种兴趣小组的成立对于培养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培养和谐融洽的班级关系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情趣小组的成立,不但为高效课堂建设作了贡献,更是一举多得的大好措施。其实,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往后的工作中,认真的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原则;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合理指导;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效果。

作者:宋许亮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论文

一、培养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想象力是重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于很多的伟人科学家来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想象力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也是创新的开始,只有想到了才能够做到.因此我认为要想加强小学教育的创新,首先一定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动手能力,便是对想象力的进一步升华,动手能力即是将想象力落实于实际,最终作出完美的成果.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常常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们一边想一边做一边说,使脑、手、口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达到了统一和谐.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不采用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小组为单位给同学们发下我事先准备好的直径4厘米、6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手中的圆的周长直径并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去测量、讨论,同学们很快就可以明白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不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都是与这个圆本身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巧妙地设置一些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上的情景,使学生们产生一定的新奇感与求知欲望,从而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就提出以下的问题:“同学们,大家谁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们都回答:“知道,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都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们一听,马上就议论纷纷,这时我就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同样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方法,我认为小学教学教学的创新从小培养起了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认知的创新性,使学生从小便在脑海中埋下了自主创新的种子,使学生在平日的数学学习中,通过自己细心地观察、思考、归纳等等,不仅使自己对各种知识的认知有了独特的思想,不同程度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数学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变成了学生日后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就的垫脚石.

作者:骆秋瑞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阳光小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