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时间:2023-04-10 17:35:58
摘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服务人员,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然后阐述了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最后论述了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关键词: 高职 金融专业 课程思政

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而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来说,如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服务人员,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摆在金融专业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拟对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加以探索。

一、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首先,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注重职业道德建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金融业是一个特殊且风险较高的服务行业,对金融从业人员素养和道德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由于金融行业存在比较大的信息差,从业人员极易受到利益的考验,一旦从业人员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出现缺失或扭曲,就容易引起金融风险、职业犯罪,甚至引发恶性金融事件[3]。研究表明,目前在金融领域,道德风险是最难以管控的风险。早在1987年,中国金融研究所研究人员就曾发表过一系列文章,提出要加强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金融行业之所以更容易出现道德风险,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涉及的都是“别人的钱”。其次,高校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这个阶段也是金融从业人员价值塑造的关键时期。金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除了在岗继续教育,最重要的是高校时期。魏蓉蓉[4]认为我国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基本呈空白状态,指出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含诚信、法律、风险和心理教育。还有学者[5]分析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高校金融专业除了要抓住知识教育这只“有形的手”,还要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这只“无形的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两手都要抓、缺一不可。金艳红[6]提出,对高等教育来说,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实现金融相关专业知识的讲授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要使人才有明确和坚定的政治素养,这样其才能在改革中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稳定的守护者。最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金融专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高度契合。《纲要》明确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内容重点及教学体系,提出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加强学生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了解,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在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金融职业道德、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不仅要为金融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7]。通过这一举措,可为金融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借鉴思政与课程“盐”与“汤”关系的比喻[8],本研究赞同将课程思政比喻为“盐”,但更确切地说,很多课程中本身就有“盐”。课程思政要做的就是找到课程中的“盐”,挖掘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然后通过教学实施这个“水”将“盐”融化,最后对“盐水”进行评价。依据这个思路,本研究认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如盐化水”可以分四步进行,如图1所示。第一步,明确“盐”的功效、构成、种类,深入理解“盐”,也就是第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梳理课程思政基本元素和拓展元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第二步,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盐”的地方。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思政化,也不是简单地在教学内容的最后进行思政引申,而是要挖掘出本来就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师要基于对课程知识和能力内核的把握,对课程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到有“盐”的地方,筛选并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知识点。第三步,在明确了“盐”和“有盐的地方”后,给“盐”一点“水”,“盐”就可以融化了,在思政建设中,“水”就是教师、教法、教材、考核、资源等教学实施保障。第四步,评价一下“盐水”的味道,也就是进行课程思政考核和评价。

三、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本文现以“个人理财”课程为例,对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加以论述。

(一)“个人理财”课程简介

“个人理财”课程是高职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前置课程有“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基础知识”等,后置课程有“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营销”等。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金融业务服务能力,而根据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将其分为3大模块11个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科学的财商思维,对理财行业、理财岗位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理论,如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能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出具完整的理财规划方案,包括家庭财务状况分析、理财目标分析、现金规划、住房规划、保险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纳税筹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

(二)“个人理财”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流程

1.“盐”:思政元素。

依据本研究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流程,第一步是明确“盐”,明确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明晰思政元素。本研究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思政拓扑图,对思政元素进行全面梳理,可以看到思政元素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教育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包含一些细分的基本元素,而基本元素又有丰富的拓展元素,如图2所示。

2.有“盐”的地方: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思政元素的知识载体。

第二步是挖掘课程中本来就有“盐”的地方。思政元素的挖掘梳理情况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传输内容、推进模式和最终效果[9]。“个人理财”课程作为财经商贸大类高职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必然承载着除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培养之外的思政育人任务。围绕《纲要》提出的“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目标,在对“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学生学情进行分析之后,根据课程教学要点,结合思政基本元素和拓展元素进行挖掘。受篇幅限制,本研究以课程第一章“个人理财概述”为例,分析课程中有“盐”的地方。第一章“个人理财概述”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个人理财规划,掌握个人理财目标要素、理财价值观、客户风险属性与偏好、个人理财规划工作流程等。这些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诚信服务、爱岗敬业及合法合规意识等,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金钱观、消费观,以及理财观,并避免陷入金钱崇拜、一夜暴富的思维误区。在职业规划方面,教师可让学生理解作为未来从事银行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信贷经理、保险公司营销顾问、证券公司投资顾问等岗位的金融行业服务人员,需要做到诚信服务、爱岗敬业、德法兼修,牢牢树立合法合规意识。“个人理财”课程内容中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3.“盐”的融化:“个人理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挖掘出“个人理财”课程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之后,接下来第三步则是“盐”的融化,需要教学实施这个“水”。“水”是专业教师比较擅长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指标,从教学团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第一,变革课程理念,搭建“1+1”团队,把育人贯穿始终。“个人理财”课程的育人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认可并接受正确的理财观念,建立科学的理财思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职业规范意识;塑造学生的职业信仰,帮助学生构筑扎实的理财服务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共同体形成;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金融服务职业人才。主讲教师要搭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知识团体,团队教师需具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教研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记育人目标,对传统讲授法进行变革,结合金融理财市场的现实情况,由典型工作任务推进,实现做、学一体,让学生增强实践精神,懂得知行合一。同时,教师要注重增加国家经济发展最新成果的内容,由此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了解国情,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第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政教学设计,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表2所示,教学思政设计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思政元素,分别是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在全书3大模块11个任务中都可以挖掘到思政元素。对此,教师要精心选取最重要、最突出的思政元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这条线,举办读书会、讨论会,或者开展市场调研、辩论赛等活动,以案例分析、角色体验、情景设定等多样化学习参与方式,让思政之“盐”融化。比如,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学会分工合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项目教学资料,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战案例将教材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有关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即时解答和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应用,进而掌握和运用理财的基本原理。第三,引入典型工作任务,实施“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贯彻任务驱动,在住房规划、保险规划、养老规划中采用市场调查、仿真模拟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市场、了解国情,接触准客户,培养理财服务意识。同时,通过模拟操作和理财方案展示,训练学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抗压受挫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理财方案展示中可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以此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团队合作的精神。第四,多样化融入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深度参与。个人理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素材,故本课程教师可精选部分最新的国内理财案例、热点问题等素材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树立合法合规意识、服务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课堂与课外的互动中形成富有本课程特色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邀请证券、期货公司的资深分析师来校举办讲座,将投资分析理论知识、新的研究成果及专家本人的认识,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4.“盐水”的评价:思政考核设计。

针对变革后的“个人理财”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对已有课程考核进行改革,“个人理财”课程要设计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总结性考核为辅的多元课程考核体系[10]。过程性考核将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实践性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由平台、学生、教师针对知识、能力、思政目标进行考核。此处重点分析思政考核部分,根据前文设计本课程思政目标时,要注重对基本元素教学效果的考核,即分别对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如学生提交观影心得、参与课堂讨论发言中的价值观表现、读书笔记价值观的呈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理财规划方案、汇报表现,以及课内竞赛分数等考核中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打分部分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教师打分,也有学生互评打分,还有系统打分。详细内容如表3所示。

四、结语

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素养和道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从业人员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育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就是高校时期,这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度契合。本文在《纲要》的指导下,借鉴“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理论,提出了“如盐化水”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并以“个人理财”课程为例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以便为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后续也会对这套建设思路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课程思政育人前后效果对比情况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2-09-15].

[2]王星.新时代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18):97-99.

[3]李娟.金融职业道德课程基于“问题·思辨·构建”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9):205-206.

[4]魏蓉蓉.金融新常态下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5(19):104-106.

[5]张薇.论高校金融人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122-123.

[6]金艳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以金融专业课程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38(6):14-18.

[7]张博,李强.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0):101-103.

[8]李常应,韦艳春.将思政之“盐”融于课程之“汤”:谈课程思政的设计和运用[J].经济师,2020(8):153-154.

[9]张一璠.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38-42.

[10]周晓莲.基于技能大赛的项目课程混合教学设计:以《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为例[J].时代金融,2018(33):371-373.

作者:周晓莲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