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3.49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经济学家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新知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9
  • 国际刊号:1003-5656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610074
  • 国内刊号:51-1312/F
  • 邮发代号:62-92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四川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中国经济学论坛
  • 理论经纬
  • 改革探索
  • 比较与借鉴
  • 研究报告
  • 金融研究
  • 农业研究
  • 学者风范。
  •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理论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是否繁荣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理论创新是否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相适应.因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度重视和推进理论创新.

  • 高校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肩负起繁荣发展财经科学的时代重任

  •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大力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中央3号文件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中提出,"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要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加强传统学科建设,使传统学科增强活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更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其主要学科都属于哲学社...

  • 与时俱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研究要在特色、气魄、创新上下功夫

    一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的走向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笔者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来,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社会科学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欣喜之余,谨将多年来从事科研的感受与大家交流.笔者以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在特色、气魄、创新上下功夫.

  • 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 了解实情 面向实际 服务实践——关于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思考——学习中共中央3号文件的体会

    中共中央3号文件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到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认为,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实践中,要认真贯彻落实3号文件精神,就得做到四个必须:

  •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对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的思考

  • 高校应当成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阵地

  •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

    中央3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来临.我们认为,为了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应当进行研究范式的转换.

  • 社会科学有什么用?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社会科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提问的背后,其实是对"理论"存在合法性的深深怀疑.因此,"社会科学有什么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理论有什么用"的问题.标准答案通常是:理论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说明"是什么",另一个是"预测".但这个标准答案恐怕并不能令人满意.在大多数人眼里,理论其实没有什么用.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用的标准是什么?是...

  •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应坚持城乡关系平等统一,城乡优势相融互补,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城乡发展可持续,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开创城乡联动,共赢共荣的新局面.

  •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小康社会的社会保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建构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政府应立足于全民而不是个别或某些社会阶层的全局观念,始终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积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

  • 试论国有企业定位与国企改革实质

    本文提出造成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关键原因是对国有企业定位模糊不清以及没有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国有企业应定位于只承担"特殊职能","特殊职能"的定位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完全是企业,既具有企业的职能,还具有政府的职能,是通过企业的组织形式行使政府的部分职能.衡量国有企业绩效的标准不应是经济指标,而是看"特殊职能"的完成情况.国企改革的实...

  • 高税率的逆向选择效应研究——减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高税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将抑制企业投资,从而抑制GDP增长,导致税基和税收总量下降,使税率与税收总量的关系呈现"拉弗曲线"的形状.文章利用我国的实证数据对高税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进行了验证,并得出减税具有刺激投资、促进GDP和税基增长的结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及对策

    本文对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变动趋势提出了三个基本判断:第一、正常的总体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第二、1992年以后,伴随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高收入群体迅速崛起,不同收入人群组的收入水平呈非常明显的发散态势.第三、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阶段性徘徊不前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表现之一,相对于不断提高的货币化程度而言的收入水平...

  • 本刊重要启事

  • 农民增收的极限约束与跨跃路径

    从长期看,农民增收有两个极限性约束条件:一是收入增长速度不能高于或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二是农民收入增幅不能高于农村财富的增幅.但是农民收入又不能不维持大幅度的增长,否则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影响政治社会的稳定.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通过农村内部挖潜,拓宽内源性增收空间;调整束缚增收的制度;寻找和扩大外源性增收渠道.

  • 我国农村分配制度变迁的博弈论解释

    本文认为,由于农村分配契约不完备和制度缺陷,基层政府鸠占了农村分配制度供给者之位,而中高层政府则沦为现存制度的修补者,其历次改革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制度缺陷并提高分配契约的完备性,最终导致十多年来我国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因此,提高农村分配契约完备性,弥补制度缺陷,取消基层政府的制度供给资格,增强中高层政府和农民对基层政府的行为...

  •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中的公司结构分析

    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条件下,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已不适应高速变革的需要,必须在收集、贮存、处理和分配信息的方式上实行重大的变革,使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成为其微观组织基础.现实中的公司结构变化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一种交叉兼并和联合的独特方式.这种交叉兼并和联合的内生性,在于产业融合带来的公司业务交叉及企业组织边界的任意延展.

  • 合约权利的安排与再安排——基于规范与实证两种视角的分析

    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安排问题应该从签约前和签约后两个方面入手.签约前剩余权利的安排具有规范的性质,它往往会以效率为导向,主要影响因素有当事人的退出成本、个人主观判断、风险偏好以及监督难易程度等;签约之后的履约过程中,剩余权利的再安排更具有实证性质,主要取决于合约当事人的谈判力.

  • 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

    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企业、家庭会产生溢出效应,公共经济也存在溢出效应.产业聚集提高了资本、财富和劳动力的运行密度,促使企业、家庭和公用事业走向集中,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积极溢出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共享.

  • 用卡尔多收入分配模型试解里昂惕夫之谜

    本文利用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多的宏观收入分配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给予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批判的不是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论,而是对该理论进行解释的'要素禀赋论'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 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复制性和可控程度,显示了它在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上的优势.本文探讨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

  • 传统金融理论模式的再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初步分析

    以消费品物价指数测定货币价值的理论基础有局限性,货币价值必须是一个综合指数,要更加关注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货币成为一种商品、一种资产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流通中的货币需要分作若干部分,作用于不同的领域;货币多不多要从较长时期去考察,不能限于一年;金融机构按其功能划分为四种类型,从事金融投资活动的不具有"中介"...

  • 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重新认识

    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模型分析只注意到人们受过去经验和经济变化的影响,而忽略了现期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没有考虑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因素对于预期的影响.因此,该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货币政策无效.本文通过对理性预期学派在预期通货膨胀时所使用的信息从时限上作适当的调整,用现期的信息代替过去的信息,发现实际产出方程中包括货币政...

  • 金融市场研究范式的二元化及其互补性

    对源于"经济人"假设的实质理性范式的批评和行为金融的兴起,导致金融市场研究中日益形成新的认知行为范式.金融市场研究范式呈现出二元化的状况的同时,两种范式在竞争中更多地表现出潜在的互补性,从而在研究中形成新的"理性"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