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总纲领。面对这一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

  • 科教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完善科教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从机制体制层面着手,以机制体制建设带动支撑体系的发展。

  • 新形势下中国高校专利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也越来越重视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中国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在专利成果产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中国高校专利一直面临着专利投入产出比低、专利维持率低、专利转化率低、科研活动中专利流失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提升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改革科研业绩评...

  • 论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切入点

    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版)明确了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并且明确可以通过协议定价等方式确定价格,预计将会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热情。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方面的作用,仅有政策是不够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技...

  • 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对策

    高校产学研合作涉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引导。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产学研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社会的进步,但法律方面的条款依旧欠缺,需及时更新完善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法律思路、完善技术成果转移的法律制度及...

  • 高校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与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发展较落后,保护体系不完善。高校亟需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建交流平台、培养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式,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工作。

  • 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前瞻性研究

    长期以来,高校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职科研队伍。随着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亟待推进。结合新形势和高校实际情况,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功能定位应是"绿叶"而非"红花",须重实不重名。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从管理体制来看应将"重心下移",并且要引进"市场化、企业化"的...

  • 我国高校科研模式及其有效性探讨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仍然严重脱节,高校科研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微乎其微。我国高校必须从自我封闭式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决树立和形成以促进和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以形成企业现实生产力、核心竞争力为前提和目标的开放性科研模式,并配有正确、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

  • 科研项目吸纳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法律探微

    要厘清目前高校科研项目吸纳大学生就业政策混乱的状况,就要明确报酬和社会保险支付的权利义务,解约与经济补偿的权利义务。通过形式公平的法经济学透视和实质公平的法社会学透视,提出了完善政策与法律冲突,报酬支付与社会保险,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与经济补偿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等路径。

  • 高校科研团队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立和发展,各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各项科研奖励随之而来。由于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在科研奖励的分配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影响科研团队的正常发展。因此,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奖励制度,并进行完善,对于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京津冀区域生态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而区域生态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中的大战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内涵,可以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生态位视角,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三生"承载力,结合京津冀区域三地发展情况,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生态...

  • 高校社联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基于协同创新理论

    高校智库在高校内部是一个混合型的跨组织机构,需在更高层面上构建一个跨边界组织以提高其整体协同性和影响力。高校社联具有突破各研究机构壁垒、整合资源等优势,在禀赋和职能上与高校智库协同需要深度耦合,应在高校智库建设中发挥驱动作用。

  • 从学科特点看大学国际化招生与人才培养改革

    面对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全球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教育质量需要从学科特点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造成学科之间国际化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科对国际化招生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使用专业语言教学的程度和国际化发展的综合基础等三个方面。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国际化课程建设是当前我国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学基础科学学科取...

  • 建构“创新系统工程”学科

    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需要科学方法论的支持。结合创新发展理念的需要,对"创新系统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要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创新系统工程"学科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助力“双一流”建设

    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领军者,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以来,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不仅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化发展,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为此,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建立长远发展计划与完善的引进、培养制度,创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与培养方式。

  • 浅析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东南大学为例

    虚拟仿真实验作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学习研究方法,对产、学、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延伸,故教育部启动了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东南大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专业布局的发展状况,依托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

  • 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以大连大学为例

    专业是本科人才培养的载体。地方性综合大学立足地方,应结合区域特色与当地实际情况,本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吸纳校内外利益方意见,外延控制与内涵建设并举,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使专业内涵既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又符合相关专业标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协同创新的“不莱梅模式”

    德国不莱梅州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通力合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协同创新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形成了独特的"不莱梅"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借鉴学习。

  • 世界顶级智库美国兰德公司的人才培养之道

    兰德公司是世界著名智库,其旗下的帕蒂研究生院是培养高级决策者的摇篮,在政策分析方面极具权威性。帕蒂研究生院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的特征,其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理念,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特别是国家高端智库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 “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急需进行改革。"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创客教育虽发展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诸如缺少实效性、义务性、趣味性等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创客教育需要从教学理念、政策支持、教学内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协调推进,使高校创客教育实现健康、稳定、可...

  • 基于众创空间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探索

    工程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探索地方高校工程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各主体共同参与,以科研平台、学科竞赛、众创空间、产教融合为核心建立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人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可为地方经济...

  • 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效果的提升路径——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前还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大赛管理机制不健全,参赛团队的组建及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学校应提高学生参与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科学组建参赛团队,使创新创业大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 以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为根本的任务,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

  •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以南京邮电大学科技产业为例

    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具有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高校的科技产业既是高校科技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产业的一部分,具备缓解高校经济短缺、提高创业就业率、促进产学研合作等作用,并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 高等教育参与欠发达地区发展型社会变迁的政策实效

    优先发展教育这一公共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迅速扩张,但从跨越不同部门的发展型社会变迁视角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非清晰明确的线性关系。通过对数个欠发达省区的考察,发现教育作为被优先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不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政策实效,而且在某些领域的作用远落后于预期。未来对教育公共政策的改进,应立足于构建更为兼...

  • 浅谈地方高校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

    地方高校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主要指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先进文化指导和导向的作用。地方高校在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地方高校应积极利用自身在人才、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参与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引领地方文化。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坐落在南海之滨的中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北部湾新兴科技工业城市——湛江市。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推进校企合作,建有3个校办工厂和一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 评《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兼谈对我国当代影视文化的审美思考

    全球化的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在新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如一壶甘甜的米酒,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当前,电视剧与影视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