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0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90
  • 国际刊号:1004-132X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68
  • 国内刊号:42-1294/TH
  • 邮发代号:38-10
  • 全年订价:¥ 984.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机械基础工程
  • 智能制造
  • 工程前沿
  • 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金属热压模具的制作工艺研究

    研究了利用UV-LIGA技术制造PMMA微流控芯片金属热压模具.采用预机械抛光的Ni板作为电铸基底,光刻SU-8 2050后形成电铸型模,然后电铸Ni微通道,去胶后电铸基底与微通道结合形成芯片热压模具.此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UV-LIGA方法中的倒拔模斜度的问题.制作的微流控芯片模具微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偏差分别为1.7%和2.8%,满足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要求.

  • 运用知识工程的摩托车设计系统研究

    综合运用知识工程(KBE)技术、动态设计技术等,在摩托车总体设计阶段预测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整车的动态性能匹配.构建了基于KBE的摩托车总体设计系统结构,研究了其工作流程和各应用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开发了基于KBE的摩托车总体设计系统--MCODS,通过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抽油管缺陷检测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抽油管缺陷在线检测系统.油管缺陷定量检测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的建立分别在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三个融合层次上进行;选取4路传感器信号进行信号直接融合,通过硬件直接形成油管的偏磨信号;建立了基于插值法的偏磨缺陷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实测结果.对于坑状缺陷,通过对28路传感器所观测的目标进行统一的特...

  • 面向熔射快速制模的机器人自动研磨系统的开发

    为解决熔射制造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过程中人工研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建立了面向熔射快速制模的机器人自动研磨系统.在该系统上进行机器人研磨工艺参数实验研究,得到了研磨角度、机器人行走速度和路径对研磨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研磨条件,在通过等离子熔射制造的模具表面皮膜上进行了研磨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保...

  • 细分曲面切片轮廓线的Lifting小波变换

    基于Lifting小波变换原理对细分曲面实体切片操作产生的离散交点序列进行处理,将它们组织为属于多个层次结构的多分辨率曲线.用4种不同的Lifting小波变换进行了多分辨率曲线的构造实验,并对产生的多分辨率曲线进行了对比,讨论分析了这些Lifting变换方法的性能特点.

  • 六分量力传感器及其校准系统

    对当前国内外多分量测力传感器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六分量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在传统的牛顿迭代算法中引入了遗传算法的思想,创造了随机牛顿算法;对逐步回归算法进行了研究与相应的改进,并进行了大量的结果对比分析;设计开发了六分量力传感器及其校准系统,从而使六分量力传感器的精度得到可靠的保证.

  • 基于ASP的协同设计研究

    提出由ASP供应商管理员、ASP用户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团队成员4个角色组成的ASP模式协同设计的管理框架及ASP模式协同设计的项目协同和数据共享方法;分析了ASP模式协同设计的决策指标,提出基于ASP模式协同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方法.

  • 逆向供应链生产运作研究

    针对传统生产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目前国内外逆向供应链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集成制造与再制造模式的逆向供应链生产运作模型.研究了再制造的存在条件,分析了组件恢复比率和回收产品平均滞后期对产品最大收益的影响,解决了制造与再制造共存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制定问题,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对企业生产提出了具有现实指...

  • 复杂产品开发活动序列分析方法研究

    应用图论中可达矩阵的性质与原理对产品开发活动的组织方式及其序列作了定量分析,实现对产品开发活动的按区域划分,从而明确了影响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主要路线和关键环节;通过对产品开发可能路径持续时间和作用概率的分析研究,为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 基于图像数据的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研究与开发

    在分析基于图像数据的数控加工技术特点基础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基于图像数据的数控自动编程系统.该系统采用链码跟踪方法记录图像的边缘轮廓,通过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缺陷修补,基于由阴影恢复形状(SFS)方法获取图像的三维形状信息,同时,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采用适应性包容盒方法实现图形的矢量化处理.给出...

  • 面向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快速诊断技术研究

    在分析现有质量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可重组制造系统故障诊断的架构和一种基于粗糙集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统计过程控制数据,并结合现场传感器数据作为数据源,以粗糙集为知识获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最小规则集,最终得到故障诊断结果.以一个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 切削-挤压翅片管成形过程的研究

    采用无屑切削-挤压成形技术加工翅片管.对翅片的成形过程和加工刀具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翅片尺寸的理论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主偏角、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翅片尺寸的影响规律;以正交试验为基础,获得了翅片高度和厚度的经验公式.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切削用量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的精确匹配是翅片成形的关键.

  • 实时协同设计并发控制机制研究

    为了解决协同设计中数据量大、事务长、多层嵌套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协同设计并发控制模型.根据数据要求生成复制事务,事务发生改变后,其他站点能够实时显示图形、实时读取数据.通过计算数据传输的最小延时确定操作权管理者,提高了协同设计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事务语义的并发控制策略,分析了并发控制机制中事务结构、事务提交、锁机制和冲突协...

  • 标定模板与图像平面平行时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在工业应用的机器视觉系统中,存在着较多的图像平面与标定模板平面平行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而快速的标定方法.该方法仅需要一个取景器和一个平面标定模板,通过取景器可直接得到光轴中心坐标,同时也可计算出镜头的焦距;再利用平面标定模板上的特征点计算出摄像机模型的其他参数.实践证明,该方法无需预标定过程即可迅速、方便...

  • 四足步行机器人关节位姿和稳定性研究

    四足机器人爬行控制的关键是关节位姿的确定、机器人稳定性的判断和摆动腿顺序的选择.提出了一种求解关节位姿驱动变量的有效方法,此方法能获得满意的四足机器人步行步态.通过定义立足点的静态稳定区域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复杂的机器人正动力学求解问题,同时还可给出机器人稳定性和立足点稳定范围的信息.实际爬...

  • 圆柱形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特性的实验研究

    从提高驱动效率、改善输出性能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台新结构形式的圆柱形多自由度超声电机,对电机定子的工作模态和电机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电机定子的模态实验表明,无论是工作频率的一致性、驱动端的振幅,还是压电陶瓷元件与工作振型的相互位置关系,均较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电机输出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输出转矩得到显著提高...

  • 法向圆弧锥齿轮数控加工研究

    研究了法向圆弧锥齿轮的数控加工原理与技术,设计了成形铣刀,给出了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条件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斜航式法向圆弧锥齿轮数控加工实验表明,该锥齿轮数控加工原理正确,工艺简单,且加工精度较高.

  • 316不锈钢粉末直接激光烧结的球化效应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的方法,对316不锈钢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实验.实验发现,由于液相粘度较高、表面张力大以及熔体材料不浸润固相颗粒和基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烧结过程中出现球化现象.球化的出现,一方面导致形成球形的液滴表面和不连续的烧结线,妨碍下一粉末层的铺放,不利于烧结的顺利进行,严重时还将会导致无法烧结成形;另一方面也使得...

  • 激光微涂敷层的电火花后处理及其加工性能

    分析、测量了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和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并研究了表面微裂纹和微硬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材料具有类似的电火花加工性能,材料去除率随脉冲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峰值电流比脉冲宽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于选择合适参数进行电火花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激光冲击晶粒超细化的研究

    采用高能短脉冲激光冲击(LSP)技术获得具有亚微米晶体结构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层.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分析研究了表面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单次激光冲击即可实现样品表层晶粒超细化,晶粒大小0.1~0.5μm,接近纳米级;晶格常数增加1.12%,处理区显微硬度显著提高,形变层深0.25mm.分析认为,在激光诱导、应变...

  • 工业炉分会第7届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电火花加工基础理论、电火花加工工艺理论等方面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电火花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 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板料成形极限判据的可靠性对于板料成形质量预测与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的基于应变的成形极限(成形极限应变图)判据所存在的只适于在线性加载板料塑性成形中应用的缺陷;介绍了基于应力的成形极限判据(成形极限应力图)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成形极限应力图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成形极限应力图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