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访谈

    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话题在高等教育界日渐升温。最近,本刊就此访问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教授。 科教融合、体制创新、成果转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任何一个大国、强国,总有它作为大国或强国的标志性行业或产业,像日本的电气、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化妆品、英国的金融业,等等。如果没有,说明这个国家还不够强大,这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幅员、地域关系不大。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拥有120多所世界知名的大学。这些大学强大的科研,造就了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成就了美国各行各业的繁...

  • 学风建设要在“建”字上下工夫

    学风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在"建"字上下工夫。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主题鲜明、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较好地回答了学风建设建什...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转让收益和股权奖励模式探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经济利益的实现是寓于整个转化过程的核心,是市场经济中满足于转化利益各方的真正动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注意转让收益和股权奖励政策操作的可行性以及科技成果转让中的权益认定问题。

  • 大学技术转移的探索与思考

    技术转移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大学技术转移模式探索方兴未艾,但由于国情不同、校情不同,其功能及人员属性定位受到诸多限制与束缚,往往容易导致缺乏可持续发展活力。单纯的行政化或公司化都存在先天制约,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从业人员活力,从而通过创建、凝聚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吸引、培养出一批复合型技术转移经营人才,...

  • 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指出",大学是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12年规划纲要实施已近过半,当大学正逐渐成为科学技术创新重要基地时,其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却略显滞后,未能和其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相匹配。在大学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是加快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 美国专利政策修改与大学技术转移

    美国大学是基础研究和传播前沿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帮助大学将知识发现由实验室向商业领域转化为产品和工艺以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专利制度扮演着关键角色。为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美国专利法在实行先申请制、增设授权后再审程、优先审查等方面进行了修改,特别是大学参与的关注点及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有借鉴意义。

  • 低碳服装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初探

    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服装产业创新体系是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服装产业的有效措施。如何发挥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主体建设作用、高校研究机构的支撑作用及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创新体系成功运作的关键。

  • 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美国高校较之中国高校有明显优势。比较中美高校在教学上的差异,可为探索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事实证明:灵活的课程设置、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浓厚而自由的学术氛围、丰富的科研活动,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重视实验及实践教育、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于世界的法宝。

  • 高校全面能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高校开展全面能效管理面临着意识、目标、体制、资金和技术困境。高校应建立全面能效管理的策略模型,实现能效战略体系、能效保障体系、能效技术体系和能效监管体系的集成化,从而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探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确保高校的资产安全,也是实现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体系等问题,并据此对完善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 编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实践教学环节在计算机类高等工程教育中有着特别的重要性。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编程实验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落后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实验代码在线评测和群体式互动评测为考核方式的创新型编程实验教学模式,可在C语言等课程实验中得到很好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 创意产业与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的我国创意产业,需要大量从事创意产品开发的创意人才。复合型艺术人才是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意产业的实践指导。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致力于以艺术为核心,以工程背景为实践依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增加职业规划师,实施"三导师制"非常必要。土建类专业实施"三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 期权理论在高校科技企业股权激励中的应用

    股权激励能够促使管理团队的利益长期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股票期权是其中重要的激励方式。目前股票期权激励在国外上市公司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应用,但是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科技企业要勇于创新,研究解决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执行价格问题、员工获得股权后的退出问题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问题,借助股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对人们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切入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有利于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转化。

  •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园在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已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大学科技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应从政府、高校、大学科技园等多方面着手解决现存问题。

  •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以促进大学的高度社会化、并有效发挥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作用为背景,这对学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现代大学制度无论如何变化,也都是在充分占有大学本质基础上的发展,必须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在于学术性。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而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

  • 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既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又是一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极好机遇;高职院校要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搭建平台、挖掘项目、共育人才,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原动力。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障其成功高效实施,必须更新观念,从体制、机制入手,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 袁贵仁:充分发挥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大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近日,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 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

    在7月6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的问题,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 首先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变以论文、项目、经费、专利论人才的做法。评价体系的改革关系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良好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是形成...

  • 周绪红:用事业平台凝聚一流人才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学要用事业平台凝聚一流人才,有了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就可以争取到一流的项目,就能出高水平的成果,从而产生一流的学科;有了一流的学科就能吸引、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使学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