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在诚信与利益之间:由《羚羊木雕》谈两难困境中的道德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七年级语文课本《羚羊木雕》讲的是:“我”把一件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方,父母发现后,立即逼着“我”去要了回来。“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跌宕的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广大中学生津津乐道。

  • 默默地、持久地 承负作为公民的责任——解读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从2008年5月12日以来,我这段时间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关注四川大地震上,思维也几乎停止了运转,一直无法找到平时沉稳思考的感觉。在为大地震所开启的社会的、心理的、生命的场域之中,哀伤、感动、敬佩,止不住地流泪、不时萌生的无力之感,不断地在内心激荡。当灾难事件渐渐平稳,整个社会开始逐渐回复到常态,我的思考也开始慢慢生长,我一点...

  • 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

    一、由文化引起的遐思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所要讲座的题目是“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由于这个命题的范畴太大,因此我想从英国遗产老舍故居挂牌这个切入点开始讲起。

  • 博士论文摘要

  •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德育政策回顾(上)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回顾30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就.整理基本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学校德育预示发展路径.我刊开设“学校德育30年”专栏,涉及“学校德育政策回顾”“学校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学校德育实践的历程”“校外德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等内容,本期主题为“学校德育政策回顾”。

  • 20世纪80年代制订和试行德育大纲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专访彭佩云同志

    为对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政策的出台,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教育部制订和试行德育大纲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等问题有更为全面和深刻地了解,本刊特采访了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佩云同志。

  • 《中国德育》2008年征订

  • 全球社会中的公民教育

    公民是有知觉的道德主体,每个社会都要求有公民教育,而公民道德教育又是其重要的方面。教学者总是希望公民的教与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就要求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说教、经验、反思这三个方法。如果要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全球公民的概念,那么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全球公民成为现实,就需要有合作和相互依存的心态,超越国家界限...

  •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观照与当代价值

    当代中国的发展深切呼唤公民教育的勃兴。追溯和梳理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缘起及其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只有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理性、积极、有责任感的现代高素质公民,才能促进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民社会的建立,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全球视野下我国公民教育研究应把握的三个维度

    我国的公民教育研究存在着研究方法上的单一化以及研究成果的浅表化,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公民教育研究有可能跳出原有的狭隘视野。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三个维度是我国公民教育在全球化视野下应该把握的研究进路。

  • 师生和谐,从同感沟通开始

    师生矛盾频出是其人际关系不和谐的表现。社会大背景、教育体制与管理以及当事者双方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师生和谐。由于师生和谐并非是社会关系层面的角色适应,而是建立在深层互动基础上的情感的和谐状态,因此,构建师生和谐更需要从情感的体认与表达开始,运用同感沟通方式来促进并实现师生的和谐交流。

  • 德育视界中的“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交往教育”是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在“十五”期间自主开发、研制、实施的校本课程,在五年多的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中.该校提出“以共生为价值取向,以交往为教育主题,以唤醒为教育要义,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活动为运作载体”的课程核心理念,倡导教师自主确定交往主题、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自主提炼研究成果,本期我们精选刊登该校“交往...

  •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一、看录像感受真情 师:今天,生病住院一个多月的卢枭洵小朋友出院了……

  • 陌生人,我该不该信你?

    一、案例谈话,引出话题 师: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孙熠的爸爸——刑警中队的孙队长和周茹的爷爷周老先生来我们班做客。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索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讲,要增强教学时效性,就必须坚持凸显观点、关注过程这一基本准则,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形式确定、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效果预期、教学评价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 从探究活动设计看《思想品德》新教材的变化

    新一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注重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填鸭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转变,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新教材秉承这一理念,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 多元对话:班级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会价值取向趋于多元,青少年学生自主性不断加强,个性张扬,富于表现力。同时,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更高的期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学校德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更新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式。

  • 德育成长记录袋的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建立德育成长记录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因而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评价的过程,也是德育的过程。与传统的德育评价手段相比,这种资料收集和评价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能充分记录与显示学生德育成长过程中的努力、进步;

  • 将德育融入学校生命之中——天津市河西区水晶小学德育工作探索

    德育为先是指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之中,教育学生先做人再成才。德育是学校的生命,只有将德育融入学校生命之中,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使学校充满活力。

  • 知行统一 德育为先——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道德箴言伴我行”活动摭探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新时期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指南。然而,怎样才是正确理解“德育为先”,怎样才能把“德育为先”落到实处,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知行统一”作为理解“德育为先”的突破口,结合我校的实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 让学生也成为德育主体——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

    德育为先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的关系来看,德育为先指的是应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从个体发展的层面来看,德育为先指的是应把育德放在发展、完善个体的基础性地位。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活动,

  • 发挥主体作用 力求关爱实效——江苏省泰州市“四位一体”关爱留守女子工作纪要

    近年来,江苏省秦州市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管理及留守子女自我教育管理“四位一体”关爱留守子女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为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 阅读·推荐

  • 区域推进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南通市班主任工作研究举隅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摆在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国当前班主任工作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下,南通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专委会),面对新形势,继续发扬优良作风,注意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活动规范,开展...

  • 编者寄语

  • 大众传媒对家庭德育的挑战及应对

    在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几乎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家庭、属于一定的家庭。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未成年人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的互动,获得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角色规范以及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在以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年幼的孩子通过家庭认...

  • 浅谈家庭教育的几种误区

    家庭是未成年人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有以下几种。

  • 让爱在心中流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耳畔常回荡起这首儿时习得的歌曲。其实那时的我,根本不懂得这里的“爱”是指什么,自从走上了教育岗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我才若有所悟。有人问我与孩子们相处得那么融洽,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其实除了对孩子们毫不吝啬的爱,

  • 教师的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四卷本教育随笔(《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是他和中小学教师一道分享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和理解的成果。“教师的教育学”也就因此成为其教育学思想的鲜明标志。

  • 信任是一种教育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劳教犯在外出修路的途中捡到了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把钱交给了监管警察。可是监管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想把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来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