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34
  • 国内刊号:21-1570/G4
  • 邮发代号:8-581
  • 全年订价:¥ 264.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决策咨询
  • 热点研究
  • 教育政策
  • 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 院校改革与发展
  • 教育督导与评价
  • 教育法制建设
  • 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 承接产业集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辽宁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思考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合理设置与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高职教育应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设置与调整专业,同时加强管理,保障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顺利实施,突现辽宁高职的办学特色,以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需要。

  •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

    利用1996-2006年辽宁省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以丹尼森模型为基础分析得出:由于辽宁省GDP增长率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较低等原因致使辽宁省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与全国水平相当。但辽宁省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水平低于同期全国水平,而高等教育占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比例高于全国。

  • 我国学校场域中教育公平失真及影响因素

    教育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蕴含在社会层面,而且也体现在学校场域层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学校场域中教育公平的实现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困境,包含了起点、过程、结果等不同层面的公平失真。其中的原因既有场域内部各方力量和关系网络的影响,同时也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 以制度创新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

    教育起点的公平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以制度创新维护教育起点公平的路径,首先是在制定教育方面的规则时,必须以维护教育起点公平为基本价值考量,并正确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其次,在制定和落实相对公平规则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积极探寻维护教育起点公平的配套性保障措施。

  • 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兼谈大连交通大学特色化办学的回顾与展望

    特色化发展是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特色是在竞争中形成与发展的,是市场检验与社会评判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加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 特色发展战略与适需发展战略的统一——大连大学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中的特色发展道路选择

    大连大学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大学,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初步形成了比较明晰的以特色办学方略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学校在对自身优势/强项、劣势/弱项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校园规划、文化建设、服务地方八个分战略和学...

  • 多源流理论视野中的教育政策议题形成分析——以《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例

    《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在多源流理论框架中,民办教育政策议题的问题源流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尖锐矛盾以及民办教育规模扩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政策源流是政府官员、研究者以及民办教育举办者等提出的各种意见主张;政治源流是指党和国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教兴国”以及“依法治教”等意识形态。...

  • 免费教师教育政策导向与策略选择

    我国免费教师教育政策导向在于通过免费方式,提供课程改革示范,培养高水平师资,营造农村教育良好氛围;这一政策会引发出免费与贫困、数量与质量、局部与全部等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教育等策略提高政策效能。

  •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全球化取向

    全球化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客观上呼唤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外语教育政策。为此,要建构科学并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研究体系,要以提升国际素养和国际化能力为政策变革取向,要实施跨文化教育战略,树立全球本土化培养目标。

  • 学校“工厂意象”的批判与超越

    学校究竞是怎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为何而存在?这些问题是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本源性问题。学校的“工厂意象”认为学校应该遵循生产投入和产出式模型,完全在被圈定的轨道上寻找其宗旨与使命。这种意象的学校课程规划不仅导致了学校被简约化的危险,而且使学校沉沦为应试教育的战场。三级课程彰显了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学校进行...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战略实施

    通过关键价值因素的识别,从顾客、内部流程、财务及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建立高校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讨论法和层次分析法赋予了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实践证明,将企业应用的平衡计分卡引入到高校的战略实施当中,使高校的战略实施更具操作性,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高校的战略执行难或战略实施盲目性的现象发生。

  • 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活动及其实现途径

    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活动是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共享与创新实现主要依赖于隐/显知识的有效转化。隐/显知识的有效转化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转化环境。建设良好转化环境应从以校园网为基础,架构现代化的知识共享平台,为隐/显知识有效转化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发展师生员工知识转化的认知水平,提高知识转化的能力和质量;建设以知识共享为中心...

  •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组织层次划分缺乏科学依据,层级间职能漂移与错位;基层学术组织职能上偏重教学,研究职能较弱;制度过于刚性,基层组织缺乏活力等现实问题。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应建立一种教学职能与科研职能相对分离、相对稳定的二元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能较好地承担起大学的各项职能,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对大学的需求。

  • 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保护

    特殊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社会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的转型,形成了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艾滋病患者,由于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境遇。为此,构建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成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

    虽然国内学者对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有不同的认识,但受教育权的社会权和自由权的双重属性却基本达成了共识。由于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加上宪法解释的欠缺,通过诉讼保障受教育权的做法又没有具体的法律做依据,使得宪法对受教育权的保障基本成为空中楼阁。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受教育权保障的经验,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宪法保障的应然选...

  •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约翰·金通的多源流理论是分析政策生成过程的理论框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符合这一框架。高等教育改革、民办教育现状及独立学院自身,与“触发性事件”政府介入,一起形成“问题源流”;学者、投资方、高校和政府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源流”;执政理念、国民情绪和公共舆论促成“政治源流”形成,三个源流共同作用...

  • 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组织动因

    通过量表和问卷对湖南省5所省属高校263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组织内有关因素进行施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组织动因。结果表明:一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关系绩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存在工龄与职务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存在性别差异;二是组织支持感通过感情承诺间接影响关系绩效,...

  • 论大学教师的基层组织

    大学教师的基层组织主要包括基层教学组织和基层科研组织,统一于基层学术性组织。时代的发展冲击着高校教研室的建设,教研室的发展和建设关键在于明确教研室的功能并付诸实践。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替代教研室并非必然选择。“教研室”比“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更适合作为体现“教学”和“科研”的大学教师基层组织的名称。单一的基层组织无法迎接多...

  • 从教师知识的构成看小教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教师的知识有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看来,如果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高校专业,那么其核心课程应该是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但是这两种知识并非教师特有的,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陷入困境。因此,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走出困境的出路。

  • 传统师生关系的透视及其现代转型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师生关系的生成受到不同社会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深层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伦理性、工具性、等级性的特征。实现师生关系现代转型的选择:一是树立人本思想;二是建立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三是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学生期望中的教师角色;四是寻求教育资源的支持;五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 大众化平台上一般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

    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都是精英,精英教育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可以实施精英教育。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即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教育,不再是量的概念。教育机构分类分层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一般高校可采取分段贯通、联合培养、学科交叉等模式,在优势学科领域培养精英人...

  • 本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性及对策:四年的纵向研究

    在4年纵向研究中,我们对521名学习过1-4门双语课程的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双语教学不甚了解,但认可其重要性,认为具备提高专业技能和英语能力等多种优势;对双学教学具有既期待又担忧的矛盾心态,认为其存在学生英语水平不足、师资水平不高及教学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 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探讨

    课程评价与建设是提高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课程研究理论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大学课程的评价与建设水平,应发挥国家精品课程评建系统的动力作用,实施不同高校与专业课程的分类评价建设,完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程评建功能,促进课程评价和开发的一体化建设...

  • 大众文化的流行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

    在商业规则的驱动下,大众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力量,其意识形态功能被放大,对大学生道德导向产生强烈的冲击;机械化、标准化的文化产品消解着大学生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继承,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分层划一;在媒介人的推动下,大众文化日益突破旧有的界限,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接合,消解着大学生的道德深度。应对文化冲击,大学生道德...

  • 高校教育契约的育人功能

    高校教育契约属于教育行政合同范畴,既具有教育法治内涵与价值,又具有引导、规范、约束、激励等育人功能,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通过高校教育契约这一载体的有效运用,对培养学生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学生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推进民主法治意识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荣辱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有效开展,将会...

  • 建国60年高校德育工作历史回顾及其现代转型

    高校德育工作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中的演变与转型,展现了建国60年以来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在全面估价社会变革与思想观念变革的复杂性关系,合理把握二者不同的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对高校德育的问题与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进而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

  • 手机新媒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应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而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手机新媒体这一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探索新的模式,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 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建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通过测量发现,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现状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针对学历、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类型进行了差异比较后,认为应夯实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修正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 斯坦福大学募捐战略研究

    大学拥有了雄厚的财力资源,就有了更大的实力聘请高水平的教授,进而通过学术成就、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升大学声望。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募捐战略的研究发现:募捐运动可以为大学积累大量的储备资金;科研市场、学术成就和大学声望可以通过社会服务的形式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校友一直是大学募捐的重要对象;培育外部募捐市场环境是大学成功募捐的...

  • 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