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34
  • 国内刊号:21-1570/G4
  • 邮发代号:8-581
  • 全年订价:¥ 264.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决策咨询
  • 热点研究
  • 教育政策
  • 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 院校改革与发展
  • 教育督导与评价
  • 教育法制建设
  • 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 建构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与理想取向

    大学巨型化是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种现象,并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标多元、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等十分突出的组织特性,使得巨型大学在其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注意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层级与幅度的关系。委员会管理模式下的多方参与决策和多样化负责、二元权力结构下的双重组织模式、学院制组织架构下的分权管...

  • 大学社会责任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探讨大学社会责任问题的一个适切的研究视角。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应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大学社会责任的内容即在于积极回应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多中心的大学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各相关利益主体在大学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有助于大学社会责任的实现。

  • 走出价值迷失的困境——关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如果把教育质量作为一个实体范畴来讨论,即认为教育质量应该具有某种固定标准,我们就无法得出统一的答案。从本质上看,教育质量问题其实是教育价值问题,应该从属于关系范畴。当我们从价值关系维度来讨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时候,这样的讨论才会有助于我们澄清...

  • 以校园文化构筑大学品牌

    大学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结晶,而校园文化则为大学品牌的构筑提供动力和支持,是建设大学品牌的必要因素。随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程的推进以及和谐文化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高校培育和发展符合历史潮流的特色校园文化是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实现大学品牌战略的有益举措。

  • 适应与协调:大学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的关系探讨

    大学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密切关系,两者呈现既自我增长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效的大学战略管理是对大学文化的适应与超越;大学文化既支持大学战略管理的实施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战略管理的实施程度。为增强大学战略管理的有效性以促进大学的发展,在大学战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大学战略管理与大学文化的动态适应,通过加强组织学习来建立大学...

  • 中国大学生文化及其价值内核^①

    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世俗化、双重性及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的特点,其价值内核是超越机械团结的“后集体主义”。后集体主义抛弃了传统集体主义牺牲个人的特点,强调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有机统一。

  •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控制中的潜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自身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非营利与产品的特殊性、战略控制目标的模糊性、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有限性、资金与资源的短缺性、管理体制的传统性、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性、控制体系构建的理想性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控制中主要潜在问题的影响因素。解决研究型大学战略控制中的潜在问题必须做好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构建、战略控制目标确立、战略控制的组织与...

  • 从“高等专科学校”到“高等应用本科院校”一种新制度主义的思考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合并方式组建“本科院校”,是中国社会承认的“合乎情理”的逻辑。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分析“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本科院校”的过程,分析政府的强制和诱导作用、社会的规范作用、大学自身的学习和模仿机制在大学制度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深刻理解这个转...

  • 我国高等教育趋同化发展摭探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形态背后隐藏着趋同化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趋同化体现在高等教育的类型、形式、层次和区域等方面。高等教育趋同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避免高等教育趋同化,必须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高等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 高等教育拨款体制机构模式:问题、借鉴与展望

    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核心是拨款体制的机构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财事权分离,拨款体制与机构改革处于两难困境。考察发现,英、美、印三国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迥异、拨款体制的机构特征异化,但三国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高等教育拨款体制中都有中介机构参与。构建我国拨款体制框架,不仅要坚持有条件的财权和事权统一,更应注重集中管理下的分权和...

  • 重构现代大学教学观:基于知识观嬗变的视角

    对于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本体论向知识价值论的嬗变过程。四种不同的知识观在性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知识观的嬗变凸显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和课堂教学样式革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正是基于此,重构现代大学教学观成为当下大学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起“奖、贷、勤、补、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认定标准不一、认定程序不规范、认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认定是实施有效援助的基础,建立有效、可实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十分紧迫。应通过建立源头控制、学生审报、班级考核、学院审核、学校公示...

  • 教育营销概念歧见分析与重新认知

    教育营销产生的历史并不长,但教育营销在我国教育界和工商实务界的运用中却产生了概念歧义,造成用语混乱。研究表明,教育营销在教育界和工商实务界运用中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教育营销”应界定为“市场营销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营销应该有其基本的概念、对象、实施主体和内容。

  • 论科层制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的运用

    当前,科层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主导性的制度原则,但科层制在对高校内部事务管理中既有利又有弊。在高校内部进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展高校的学术权力,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层制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 欢迎订阅2008年《辽宁教育研究》

  • 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①

    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要利用新兴网络信息资源,使研究生及时掌握和跟踪国内外科学技术的进展;转换角色研讨课题,使学生主动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模拟课题申报,解决研究生的科研思路问题;建立宽松的实验环境,给予研究生研究与创新的自由和空间。

  • 基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体系建设^①——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缺失及制度补给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要义,然而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的现状令人堪忧。教育公平的实现关键在于机制建设,即通过采取政府调控机制、法律法规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市场与社会参与机制和评价监测机制等,共同构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体系。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探究

    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与课程的文化价值是有本质区别的。课程改革是一种负载着一定文化价值的动态运动,体现着关系性、群体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征。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化价值的要素是课程改革文化主体和客体、课程改革文化价值客体和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关系三个方面。

  •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的案例研究

    制约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根源;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性原因;经费投入体制问题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人口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变化是影响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因素;社会阶层化的加速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社会根源。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探索——开展教师岗位实践培训活动

    辽宁省实验学校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根据薄弱学校和农村骨干教师的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菜单式”、“一对一、面对面”的岗位实践培训,完善了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创新了教师教育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

    “十一五”期间,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使得教育成本分担成为一种缓解经费短缺的必然之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实施成本分担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并且正在逐步实施成本分担。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不足之处,需要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 论“官—产—学”三重关系中的高职“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的双方不仅是一种市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按“官—产—学”三重关系,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中的职能主要体现为:政策设计,宏观调控;组建中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为“产学合作”提供监督和保障。

  • 论终身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推进终身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职业教育包括就业准备教育、职业技术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教育。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加强普职沟通、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基于产业的教育合作和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终身职业教育的实现。

  • 委托—理论在民办学校治理中的应用

    委托—理论是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理论的内涵实质是研究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可依据信息和行动、事前和事后的不同又有不同的专门研究。委托—理论有两个假设:人是超级理性的,人有着机会主义倾向。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也比较模型化。委托—问题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选择最优人,二是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人为委托...

  • 独立学院:把握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道路

    在独立学院跨越“规模效益期”步入“实力竞争期”阶段,准确把握现实,合理选择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道路方向,已成为摆在每一个竞争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在现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独立学院必须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前提下,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打造办学核心竞争力。

  • 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融通

    在民办高校恢复发展的20多年间,民办高校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在不断发展,但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起点低,先期投入少,缺乏必要的校舍和师资,在维系学校的教学运行上出现了较多困难。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利用教育资源融通来解决其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帮助民办高校走出校舍、公共设施紧张的窘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民办学校办学风险及其防范

    近年来,一些民办学校相继发生了损害办学声誉、干扰社会秩序的群体事件,在不同程度上暴露了民办学校存在的办学风险。民办学校办学风险的发生,不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也使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预防和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是民办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

  • 博洛尼亚进程中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协调

    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协调是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必须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词源来看,二者并不是一对绝对对立的概念,可以协调并存,在理论上,二者的和谐共存有内在的合理性,必须相互依存。在实践中,以德国、法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三种高等教育模式都实现了以一体化协调多样化、以多样化支撑一体化。高等教育一体化和多样化不仅方便了国家之间的...

  •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制度创新^①

    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组织管理、项目设置、成果交流、经费支持、奖励评价等方面的本科生科研制度。内涵的扩展和地位的提升,使得本科生科研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存在一些不足,并不十分完善。

  •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目前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我国多数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企业结合还不够紧密,借鉴英国在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热门期刊